來源:FF官方
作者 | 蘇 鵬
編輯 | 王 妍
七年磨一劍的法拉第未來,首款車型雖至今未量產,但如今卻在資本市場上先行一步。
按照計劃,7月22日晚,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下文簡稱FF)將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分別為 "FFIE "和 "FFIE.WS"。
值得注意的是,FF之所以能夠以上市的方式為后續量產籌得糧草,主要是靠和空殼公司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PSAC)通過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方式進行上市。根據FF說法,雙方業務合并完成后,FF預計可獲得約10億美元的資金。
為了這一刻,赴美四年多的賈躍亭等了太久。除了官方從周一就開始輪番預熱,賈躍亭也早早抵達紐約為FF的上市儀式做準備。賈躍亭表示,“FF 91將在未來一年左右開始交付,自己將全力準備交付事宜。”
在美股盤前交易中,FFIE股價漲幅一度飆漲近50%。但人們更關心的是,抓住了IPO這根翻身稻草,賈躍亭是否真的要回來了?
來源:FF官方
即便早已從創業明星淪為“老賴”,但當賈躍亭用兩年多的時間,“四兩撥千斤”地讓手里握著數百億元債務的債權人與自己站在一邊,并試盡所有辦法將還未量產的FF推進納斯達克的大門,還是讓資本市場結實地為其興奮了一把。
受FF上市的影響,持有FF 20%股份的恒大汽車率先在港股迎來狂歡。截止到午間收盤,恒大汽車漲超26%。
與此同時,根據FF提交的文件顯示,原定出資1.75億美元的基石投資人不會入股FF。但澎湃新聞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新的相關投資機構已完成了投資協議簽訂,已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打款。而因外匯因素導致退出此次投資的該一線城市,也表示在FF完成上市后將與其在中國的落地展開深度合作。
美國市場也對這個“為夢想窒息”的故事開始買賬。
未與FF合并之前,PSAC就提前“預支”了FF在投資人眼中的股價預期。從年初至今,PSAC的股價漲幅已高達28%。相關美股分析師表示,隨著FF臨近上市日期,PASC的股價也開始不斷向上發力,市場吸籌明顯。
廣發證券相關分析師張可告訴未來汽車日報,雖然FF目前仍陷在虧損泥潭中并難以脫身,“但股市炒的是預期,并不影響FF在資本市場受歡迎。”張可分析稱,美國的能源政策和FF自身發展規劃都是FF在資本市場擁有高預期的原因所在。
自拜登上臺以來,就開始大力倡導新能源計劃,鼓勵發展清潔能源,并身體力行地倡導由“凈零排放”的電動汽車組成新的車隊。受益于新任總統的一系列操作,美國電動車的代表特斯拉的股價也頻頻迎來暴漲。
“FF選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也可以吃到更多政府帶來的資本紅利。”張可表示。
此外,當FF不再被資金掣肘,FF 91也將被提上日程,對于這個“臨門一腳”,資本市場也順勢給出了更高的預期。
來源:FF官方
FF全球首席執行官畢福康(Carsten Breitfeld)表示,此次合并籌集的資金不僅會幫助推出FF 91,“同時還將繼續致力于面向大眾市場的高端車型——FF 81和FF 71。”
這讓坐在華爾街辦公室里的股票分析師們為之振奮。華爾街美股分析師Benchmark通過對FF未來的銷量和收入進行分析后得出,FF的營收將在2022年將實現快速增長,2024年營收轉正并達到85億美元,2025年達200億美元。
按照FF計劃,預計未來5年銷量將超過40萬輛。目前FF在美國加州擁有年產能1萬輛的汽車工廠,根據財聯社報道稱,FF還將分別在韓國和中國建廠。
FF稱,韓國明信集團與FF簽署了代工諒解備忘錄,計劃2023年下半年進行代工生產,規劃年產能可達27萬輛。此外,FF在中國的制造基地也正在籌備。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那些坐在華爾街辦公室的資本家們在進行一場豪賭,押注賈躍亭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馬斯克,FF成為另一個特斯拉。”張可分析道。
雖然上市后的FF能否如期量產未曾可知,但是對于曾經以“放手”FF為代價,寄希望于上市擺脫“老賴”的身份,對于賈躍亭而言,這是接近自由的時刻。
2019年10月,面對各方債權人的圍追堵截,賈躍亭不僅放棄FF的CEO職位,在美國申請個人破產,并設立債權人信托,將自身債務轉化為FF汽車股權。
S-4監管文件顯示,FF原有股東以及債權人(通過債轉股)將在交易后持有公司股權比例達66%。債權人可通過出售FF的股票來拿回自己的索賠資金。協議顯示,債權人與賈躍亭的訴訟靜止期為4年,而FF上市之后,債權人與賈躍亭的訴訟靜止期則可延長到債務還清為止。
如今擺在FF面前的當務之急,是10億美金能否支撐其量產上市?
根據FF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2019年、2020年FF的運營虧損分別為1.1億美元、6494萬美元;凈虧損分別為1.42億美元、1.47億美元。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FF的凈虧損達7552.5萬美元,同比增長313%,虧損缺口還在不斷擴大。
在其近七年的造車生涯中,FF總共耗資約20億美元。S-4監管文件顯示,截至2019年7月,FF在銀行的存款僅為600萬美元,2019年結束時,只剩220萬美元,到2020年末,這個數字是110萬美元。
來源:FF官方
2019年,畢福康曾在CES車展上透露,FF 91距離量產還有8.5億美元的融資缺口。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此次募資籌集的10億美元并不足以支撐太久。
即便FF 91達成量產的里程碑,仍需要大量的資本持續輸血。根據蔚來汽車財報顯示,自2015年成立至今,蔚來已累計虧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約合46.41億美元),且至今未實現全年盈利。
后續面對建廠擴張產能、鋪設經營渠道等方面,FF仍需繼續籌集更多的資金來維持自身運營。此外,當FF“出走”數年,從原定的2018年底跳票至今,中國市場也早已不再是當年的境況。
從首批造車新勢力們用一紙PPT給消費者帶來震撼,到資本寒冬下大批造車新勢力的淘汰,再到如今“蔚小理”占據穩定格局,如今賈躍亭與他的FF面對的中國市場今非昔比。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FF如今在中國市場已經失去了最佳發展契機。“FF在中國最好的發展契機是在2018年左右,彼時的新能源市場方興未艾,FF 91憑借當時的驚艷的科技感與產品力完全與特斯拉MODEL X掰一掰手腕。”
但FF 91的一再跳票也將消費者的耐心與期待消磨殆盡。在一位關注FF的消費者看來,原本當年看起來很科幻智能的一臺車,到今天已經沒有那么有科技光環了。“FF就是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來源:FF官方
在一位新能源從業者看來,更重要的是,“FF 91的定價能否匹配它的配置。”近日,FF91再次開啟量產版車型在線預訂,預訂金額為5萬元,美國市場售價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0萬元),中國市場則高達200萬元人民幣。并預計劃將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
對于FF 91目前的生產情況,FF美國公關團隊相關負責人告訴未來汽車日報:“目前正在按照計劃進行,按時量產。”根據此前公開信息顯示,FF 91已獲得超1.4萬輛的訂單成績。
面對未來的競爭態勢,FF必然要在中國市場祭出平價策略。
根據FF產品規劃顯示,FF的第二款新車FF 81預計于2023年量產上市,FF 71將于2024年底量產上市。FF81市場定位依然是高端電動車,但級別比FF91要低;而FF71則是FF針對大眾市場推出的產品,意在搶占主流大眾市場。
不過目前的新能源市場,特斯拉以及“蔚小理”均已取得先發優勢,后邊還有蘋果、小米和百度等跨界科技巨頭在奮起直追。
在造車新勢力和科技巨頭的前后圍堵下,還會有人為FF買單嗎?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蘇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2079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