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采埃孚發布2021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采埃孚2021年的銷售額為193億歐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3%;而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EBIT)為10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負利潤”(2020年同期:–1.77億歐元),實現了不小的盈利進步。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一直聲稱國際市場環境不景氣來著,采埃孚怎么就能在“芯片荒”的大環境下,實現了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如此穩定的“增長勢頭”?
采埃孚首席執行官沃夫翰寧·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在公布上半年業績時表示:“我們繼續保持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良好發展態勢,同時受益于汽車行業的整體復蘇。此外,我們以靈活的協同方式不斷優化組織架構,通過創新技術降低排放和提高車輛安全性,持續獲得大量新訂單。”
由此不難看出,施艾德將采埃孚的營收提升歸結到了3個方面:汽車行業的整體復蘇;不斷優化的組織架構;以及低排放、高安全的創新技術加持。但采埃孚具體是做了哪些事情呢?
組織架構再變化
自2020年8月,采埃孚宣布不再為內燃機傳動系統研發部件(自2021年1月1日起)之后,集團的發展重點便開始向長里程的混動和純電動車輛轉換。
2021年1月,采埃孚將原乘用車傳動技術事業部和電驅動事業部合并,正式成立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而從此處便不難發現,采埃孚由傳統傳動向電驅動方向轉型的決心,以及順應電動化、智能化潮流的明智之舉。
時至今日,采埃孚的商用車事業部,也將于2022年1月正式整合成為商用車解決方案事業部,并由采埃孚集團董事威爾海姆·雷姆(Wilhelm Rehm)擔任商用車解決方案事業部的全球負責人;于素杰女士擔任采埃孚商用車解決方案事業部亞太區負責人。
而與之相對應的,更加清晰的權力分工,以及更為集中的資源調配,即將整合完成的商用車解決方案事業部,很有可能會成為采埃孚的又一個盈利點。所以,綜合來看,今年采埃孚商用車領域的銷售額也將會迎來一波增長。
正如采埃孚首席執行官施艾德所說的:“收購威伯科后不久,我們即作為商用車技術的系統供應商,通過豐富的產品組合,為客戶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和優勢,并因此獲得認可。通過技術與系統的融合,我們能夠獲得在自動駕駛、車隊管理和電動化等方面的持續及大量的訂單。”
技術更新迭代
盡管采埃孚一直以傳統變速器著稱,但新時代終歸要“求變”,而這種變化不僅僅體現在企業的上層建筑,還往往需要落實在具體的電動化產品上。
采埃孚曾推出多款電動化產品,其中就包括:采用電子控制的雙小齒輪軸轉向系統、前橋電子駐車制動器(EPB)、結合電驅動單元的8擋自動變速器等等。
而在火熱的自動駕駛方面,采埃孚亦是不甘落后:已搭載于2020款東風風神奕炫的coASSIST L2+半自動駕駛系統;可支撐L2到L5的采睿星(ProAI);與Mobileye、豐田合作開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首次投資中國自動駕駛公司天瞳威視······
上海采埃孚變速器有限公司(ZFTS) 8擋自動變速器生產線
而且在本次上半年的財報披露中,采埃孚還透露出了新的消息:9月7日至12日,采埃孚將在慕尼黑的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上,展示其對未來移動出行的解決方案和預想。
而采埃孚想要重點呈現的則是:“軟件定義汽車”與長續航純電動車輛的系統技術。而且采埃孚官方透露,在IAA Mobility上所展出的組件和系統,都將會在市場上陸續推出,而不是概念產品。
大環境與供應鏈
正如采埃孚首席財務官康斯坦丁·紹爾(Konstantin Sauer)所說:為保持積極的發展態勢,成本控制仍然是采埃孚的一個重要課題。
而在全球疫情、缺芯的大環境下,Teri1龍頭的采埃孚卻依舊能夠“吃得消”,并實現營收逆勢增長,也不得不讓人疑問:所謂的市場環境不景氣,供貨緊張又在哪呢?
供需關系轉換之間,帶來了原材料和物流服務價格的上漲,而這些成本又隨著供應鏈一步步加在了車企,以及最后的消費者身上。但諸多因素之下,比如生產技術的更新換代、供應鏈的本土化替代、智能化的引入等等,又促使著整車的標簽增多、質量上升,甚至成本的下降等。
但這或許稱不上是矛盾,而是一種輪回。而且人們即將看到的,也將會是一個變得更加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汽車行業,以及一個更加完善的世界。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張之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289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