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汽乘用車熱銷全球,繼續(xù)保持自2019年起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的地位!在英國,單月零售銷量達4184輛,同比大漲384%;在澳新市場,零售銷量達4209輛,同比增長85%,位列當地銷量榜第7。從具體車型來看,純電動MG EZS在瑞典和英國的純電市場1-11月累計排名分別為第4和第8;MG eHS在丹麥混電市場1-11月累計排名第5,成為當地主流品牌。
EV Sales最新出爐的榜單印證了上汽乘用車在海外的戰(zhàn)績。10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達58.9萬輛,同比增長70%,市場占有率達到了8.8%。其中比亞迪以80289輛升至榜首,特斯拉下降至第二位,上汽通用五菱保持第三位,大眾、寶馬緊隨其后,上汽乘用車占據第六的位置。此外,朋克首次上榜,蔚來則跌出10月榜單TOP20。
從今年的整體市場表現來看,1-10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484.68萬輛,占全球汽車市場份額的7.2%。特斯拉以67.67萬輛穩(wěn)居第一,比亞迪增速明顯,繼續(xù)超過上汽通用五菱位居第二名,兩者累計銷量分別為40.99萬輛和34.94萬輛;上汽乘用車銷量超過18.02萬輛,依然牢牢守住第六位。值得一提的是,長城、廣汽、長安、蔚來、小鵬也成功上榜,中國品牌占比接近一半。
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出彩表現,得益于各車企的前瞻布局和技術創(chuàng)新。比如,比亞迪多年深耕動力電池技術,達到世界領先級水準;上汽通用五菱切中用戶代步剛需,創(chuàng)造了銷量奇跡;上汽乘用車最早布局三電核心技術,自主掌握燃油、混動、純電、燃料電池等全能源技術的構建,還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正是這些品牌的努力,扭轉了外國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刻板印象,讓中國制造贏得世界信任。以上汽乘用車為例,乘聯(lián)會數據顯示,11月上汽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出口達6110輛,位列中國品牌第一,并成功打入了歐洲、澳新等多個海外成熟市場。今年以來,旗下MG品牌在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典等歐洲發(fā)達國家市場上,已銷售新能源汽車4.6萬輛,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開拓海外市場的“領頭羊”,并助力品牌1-11月海外整體銷量達31萬輛。上汽在海外的攻城略地,也為其他中國品牌樹立了典范。目前,長城、比亞迪、蔚來、小鵬等車企紛紛進軍歐洲,著手重點城市的布局。
回歸國內市場來看,新能源市場的持續(xù)走強,進一步助力中國品牌產品牢牢占據銷量主導地位。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fā)銷量達到42.9萬輛,同比增長131.7%,新能源汽車表現出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滲透率逐步走高。數據顯示,作為全國新能源車型銷量最高的省份(直轄市)之一,11月上海新能源汽車上牌數為24417輛,占上海總上牌量的46.1%,銷量前三的品牌為比亞迪、特斯拉和上汽乘用車。而在市場份額方面,上汽乘用車1-11月累計份額達到17.84%,排名中國品牌第一。
在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助推下,中國汽車品牌在電動化領域已經占據了先發(fā)優(yōu)勢,實現了階段性的彎道超車。面對智能化的后半程,中國品牌也已經先于外國品牌開始布局,以上汽乘用車為例,作為互聯(lián)網汽車創(chuàng)領者,旗下新能源汽車已經實現了全產品矩陣的智能網聯(lián)化。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電動化、智能網聯(lián)化陣營,中國品牌在出海方面大有可為。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忻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6462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