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廣汽集團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21次會議,其中主要涉及三件事:
一是同意埃安整體變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增資擴股,在產權交易所通過公開掛牌方式進行A輪融資引戰,本次A輪融資引入戰略投資者所持股權占融資后總股權比例約15%。
二是同意埃安設立自主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由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全資子公司廣汽乘用車及廣汽商貿分別持股51%、40%、9%。
第三便是同意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建設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量產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項目總投資36.9億元。
前者,是埃安混改的重要一步,而后兩者則是廣汽集團開啟電池自主產業化的關鍵。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零部件,掌握電池技術是區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今年7月,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公開表示,動力電池占整車成本的40%-60%,且還在不斷上漲,目前除特斯拉和比亞迪外的新能源整車廠都是虧損的。
彼時,他便笑稱公司是在為電池廠打工,并直言廣汽集團已經在做電池,顯然,廣汽自研自產的電池正在加速到來。
根據公告,廣汽集團將新設綠擎電池公司,作為自產電池項目的實施主體。
根據規劃,自主電池產業化將在今年底開工建設,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產線,可覆蓋純電及混動車型市場需求。前期以配套埃安及廣汽集團內企業為主,穩步提升電池市場份額,今后將拓展外部市場,進行市場化運作。
目前,廣汽集團旗下主要新能源汽車生產載體廣汽埃安標準產能為20萬輛/年,第二工廠預計2022年四季度投產,屆時整體產能將達40萬輛/年。若按單車平均搭載電量50KWh簡單測算,自產電池產能可以滿足自主配套需求。
微晶超能鐵鋰電池;圖片來源:廣汽集團
據介紹,前述項目首款核心產品為自主磷酸鐵鋰電芯,在整包體積利用率和體積能量密度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在今年6月28日的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發布了基于微晶技術的新一代超能鐵鋰電池技術,相較于市面上量產的磷酸鐵鋰電芯,前述電池質量能量密度提升將13.5%,體積能量密度提升20%。
今日,廣汽集團還“劇透”了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的下一步投資計劃,將斥資36.9億元新建電芯生產車間、PACK車間、研發試驗中心、試制車間、電池安全實驗室等,生產涵蓋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等先進儲能器件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等產品。
巨灣技研已經建成的pack工廠;圖片來源:廣汽集團
此次,隨著自主電池公司成立以及巨灣技研電池生產基地建設兩大項目的落地實施,廣汽集團將加快實現在動力電池供應上實現擇優外購、合資合作生產、自研自產“三路并舉”,有力保障電池供應鏈穩定,進一步降低核心零部件的采購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促進廣汽新能源汽車事業長遠發展。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8334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