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2)于8月26-28日在北京、海南兩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其中,北京會場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亦創國際會展中心。
大會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單位承辦,將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電動化與全球合作”為主題,邀請全球各國政產學研界代表展開研討。本次大會將包含20多場會議、13,000平米技術展覽及多場同期活動,200多名政府高層領導、海外機構官員、全球企業領袖、院士及行業專家等出席大會發表演講。
其中,在8月26日舉辦的主論壇:“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上,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凌逸群發表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海平總工程師,各位領導,各位院士,各位專家,各位同仁,非常榮幸受邀參加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與大家共同探討氫能發展問題。借此機會,首先向長期以來給予中國石化關心支持和指導幫助的各位領導,各位院士,各位專家和各界朋友表示誠摯的謝意。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中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遠景目標,充分展現了中國堅持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擔當,有力推動了我國綠色低碳轉型過程。氫能作為一種具有廣泛優勢的二次能源,一種可有效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理想介質,已經成為工業、交通運輸等領域大規模深度脫碳的最佳選擇之一。加快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中國石化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新戰略,大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將氫能作為新能源業務中重中之重,加快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特別是今年5月份,國務院國資委將氫能應用產業鏈鏈長的重任交給了我們,我們加大了與相關企業合作的力度,在氫能的制運儲銷等方面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
在氫氣生產方面,去年我們生產了氫氣大數是445萬噸,占全國的13.3%,在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等九家企業建成氫提純及充樁設施,同時擁有三條20公里以上的氫氣輸送管道。在加氫站建設方面,中國石化擁有3萬多座加油站,目前建成了83座加氫站,這里包含了油氫合建站,已經成為全球建設和運營加氫站最多的企業。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利用我們的氫點燃了開幕式的主火炬,四座加氫站累計為賽事的車輛加氫87噸,綠氫煉化方面依托煉化基地布局大型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儲氫利用項目,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去年7月啟動了新疆庫車綠電制綠氫的工程,投產以后每年可以減少碳排放48.5萬噸,該項目是中國石化引領氫能產業發展的標志性工程,在行業內受到廣泛關注。
科技創新方面,打通了氫氣制備提純、儲存、運輸、終端加注全產業鏈。首套質子交換膜制氫示范站已經在燕山石化投用,儲氫瓶燃料電池核心材料研發也在有力推進。在近年來的不斷探索實踐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蓬勃態勢。一是綠氫成本競爭力有待提升,這里主要是受綠電資源富集區與主要氫能應用市場錯位,制氫技術成熟度等因素的制約,綠電制氫成本仍然高于化石能源制氫。綠氫的成本競爭力有待提升,短期內還難以大規模推廣。
我們在庫車的制氫項目綠電制綠氫,成本達到16塊錢左右。
二是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有待提高,當前我國氫能科技攻關取得長足進步,在電解水制氫技術及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膜電極、電堆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在設備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部分關鍵的零部件仍然依靠進口,國產化進展有待加快。
三是氫能多元化應用場景有待豐富。氫能的應用場景是非常關鍵的,目前看國內已經發布的氫能產業政策的省市,將發展的重點聚焦于氫燃料電池汽車及其產業鏈上,對氫能在其它領域的應用較少涉及,單一化的應用場景不僅制約了氫能發揮比較優勢,確立市場地位,而且讓一些真正脫碳困難的領域進展緩慢。比如說我們的冶金、化工有一些工業領域的脫碳最終還要依賴氫能。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石化將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文件為引領,積極穩妥布局氫能業務,加大攻關核心技術,推動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是積極推進產業布局,按照加氫引領,綠氫示范,雙輪驅動,助力減碳的思路更加聚焦氫能交通、綠氫煉化兩大領域,大力發展氫能一體化業務,在氫能交通領域積極穩妥推進加氫站網絡布局,規劃到2025年,目前目標是建設1000座加氫站。加氫能力達到每年12萬噸左右,油氫混合站網絡初具規模,帶動全產業鏈升級發展。在綠氫煉化領域,在現有煉化煤化工制氫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擴大氫氣生產利用的規模,大力發展可再生電力制氫,重點抓好內蒙古、新疆、寧夏等風光資源豐富地區綠電制綠氫項目的布局建設,努力形成全國范圍內的規模化氫氣供應。
二是不斷強化全面創新,堅持問題導向,集聚中國石化優勢創新資源,加大技術攻關的力度,力爭在高性能燃料電池催化材料、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加氫站關鍵設備國產化領域實現更大的突破。為實現氫能產業鏈自主可控作出更大貢獻,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構筑以骨干企業為牽引,高校院所聯合攻關的創新聯合體,積極引導搭建國家級創新平臺,著力構建高效協作創新網絡,共同推進氫能技術與裝備國產化建設,積極參與產業標準體系的制定,推動技術創新與標準融合發展,為氫能產業穩健發展提供保障。
三是深入開展戰略合作。近年來,圍繞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我們采取戰略投資、合資、合作等方式,與國內外很多能源企業開展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7月14日,在中國石化舉辦的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建設推進會暨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我們與一汽解放公司、中國氫能聯盟、中國船級社、國電投、武漢綠動氫能等公司簽訂協議,共同打造氫能全產業鏈生態圈。
下一步中國石化將以更加開放共融的態度,加強與氫能產業界學術界全方位的合作,大力推動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有效對接,攜手構建一個基礎實力過硬,應用場景完善,產業生態良好的氫能產業鏈,同時也將積極聯合各政府產業基金、金融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領先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氫能產業投資平臺,構建產業投資生態,更好支撐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規劃的指引下,我國氫能產業有望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成為能源新風口下的關鍵賽道,我們期待與各位同仁一道,勇立潮頭,加快釋放能源革命的強大力量,為實現“雙碳”戰略的目標貢獻氫能的力量。
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8350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