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不止一次對慘烈的2023年定了性,根本原因還是由于作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明星車企,特斯拉那次“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突然官降。
即便這家美國車企深知會遭到老車主大面積的維權,深知會讓品牌信任度降至冰點,深知會催生出更多的“等等黨”,卻依舊把Model 3與Model Y分別拉到了22.99萬元與25.99萬元的在華歷史最低價。
行動之堅決,令人感嘆。但在我看來,背后也暴露出深層次的痛點。
其一,特斯拉曾經爆棚的累計訂單消耗殆盡,終端新增客戶的乏力也是必須直面的事實,加之剛剛擴產完成的上海工廠就明晃晃的擺在那里,所以必須狠狠“割肉沖量”。
其二,無論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罷,礙于推出已久,遲遲沒有煥新,產品力層面曾經的領先優勢,正在被后來者不斷蠶食甚至反超,那段非特斯拉不選的日子過去了。
而在“改款”真正到來并且大規模交付之前,只能被迫用損失毛利率的方式,祭出更多的誠意俘獲人心。
其三,身為掌舵者的馬斯克,對于2023年全球車市的消費活力與真實需求,持有悲觀態度,認為不排除發生一場大衰退的可能。
也恰恰由于身處這樣一個充滿變數的大環境下,必須采用各種方式,讓公司繼續保持向上增長的勢頭,不然就會再次陷入泥潭。
寫到這里,更想說:“實際上,特斯拉率先挑起的,就是一場不留任何情面的價格戰。”而從已然過去的1-4月,這家美國車企取得的終端反饋來看,效果還算得上令其欣慰。
奈何,凡事必有利弊,頻繁且幅度不小的價格調整,同樣不可避免催生出越來越多的“等等黨”,手握資金持觀望態度。
殊不知,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特斯拉突然在華“不降反升”,宣布國產Model 3與Model Y全系價格上調2千元,并為全球性行為。調整后,各自入門版車型分別23.19萬元與26.39萬元起售。
而就在今天,特斯拉繼續在華將全新Model S與Model X全系價格上調1.9萬元。調整后,各自入門版車型分別80.89萬元與89.89萬元起售。
作為旁觀者,對于這波逆勢上浮背后,表層原因預計還是與特斯拉的動態利潤模型波動有關。但望向更深處,不排除前段時間降價傳言太過猛烈,通過漲價“逼單”消費者的可能性。
當然,按照這家美國車企的一貫風格與操作習慣,或許也是一場所謂的“暴風雨前的寧靜”。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01850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