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物流,顧名思義即服務于生產過程的物流運輸。2023年9月19日,在2023第三屆商用車自動駕駛大會上,盟識科技(蘇州)有限公司CEO邱長伍表示,生產物流場景具備作業人員專業化、場景相對封閉、車輛運行速度低等特點。這些共性特點決定了生產物流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礦區、港口、廠區等場景具有較強的遷移泛化性,因而也彰顯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然而,在不同生產物流場景中作業工藝需求的差異化非常顯著,領域問題的特殊性要求必須聚焦于特定場景進行開發與落地。從需求的真實性、迫切性,以及市場價值體量來看,露天礦山在這幾個場景當中最為突出,因此盟識科技近幾年的開拓重心始終在露天礦山。邱長伍介紹,目前國內的露天礦數量近萬座,挖運業務每年支出規模約4000億。通過應用無人駕駛技術,能夠在傳統的生產運營模式基礎上提升利潤至25%左右,市場規模與經濟價值極為可觀。
盟識科技自成立以來,堅持軟硬件全自主,開發了整套生產物流解決方案體系。針對礦區、港區等場景多邊地理分布的特點,以提供快速響應與服務為導向,盟識科技打造了核心產品——“云、邊、端”無人運輸系統解決方案,整套解決方案自底向上分別為:車端無人駕控系統(VCS)、多邊分布的調度管理系統(FOS)和公有云部署的云端支持系統(CSS)。通過VCS和FOS兩者的配合,可實現生產物流場景內的自動化、無人化作業。
邱長伍|盟識(蘇州)科技有限公司CEO
以下為演講內容整理
生產物流是服務于生產過程的物流運輸,生產物流場景具備以下特點:在場景中參與的作業人員都是專業人員,場景相對封閉;車輛運行的速度一般不超過35-40公里;在時間控制精度方面要求不高,秒級到分鐘級就可以滿足要求,場景的共性特點決定了未來礦區、港口、廠區遷移的機會很大,同時也說明了它的商業價值很高。實際上露天礦區有露天采礦工藝的要求、港口的作業循環和周邊的作業設備協同工作配合的要求,這些共性特點令生產物流場景應用技術具備很強的場景遷移泛化機會,但每一個場景工藝要求差異化,各自領域問題要求獨特的knowhow,所以真正實現時,還需要聚焦特定的場景逐步實施。從需求的真實性、迫切性,以及市場價值的體量來講,露天礦山在這幾個場景當中最為突出,所以盟識科技這幾年的開拓,盡管在礦山和港口都有落地項目,但重心始終放在露天礦山上。
圖源:盟識科技
需求迫切,行業趨勢明確
露天礦山屬于工作條件艱苦的行業,發生一次事故的代價很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技術的角度來講,唯有自動駕駛;另外從人的角度,根據國家數據統計從2015年開始,勞動力人口持續下降,根據近年來的調研,礦車司機群體普遍的年齡在50歲上下。現如今就業選擇非常多,年輕人不愿意到危臟苦累的環境中工作,未來后繼無人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近5年來,從礦山的運營方、業主方來看司機群的人工成本上漲了30%。這給行業帶來了兩方面問題,第一是勞動力供給,第二是經營方用人的角度,如何解決人的問題?客觀來說,我國的礦山規模相對偏小,礦石的品位偏低,成本壓力非常重,如何降低成本,實現降本增效?另外,國內的礦山在過去這些年經營層層分包,每次分包都是利潤不斷地分配,如何改變?近幾年,國家層面在不斷地發布引導政策,新疆、內蒙、甚至最大露天礦的國家能源集團,也都明確提出了一些行動計劃,要求近三年內必須實現智能化,否則不允許繼續生產。從技術角度來講,解決這些痛點問題,目前看唯有應用無人駕駛技術。
國外以四大鐵礦石巨頭為代表的礦業巨頭應用無人駕駛技術已超過10年,為這些企業提供技術與設備的供應商主要是卡特彼勒和小松,這些礦業巨頭在無人駕駛應用方面,分別投資金額均達到了數十億美元級別。卡特彼勒與小松自20年起,大幅加快了部署速度,至今年1月,分別部署均已超過500臺以上大型礦卡,運輸規模已超100億噸。國外的巨頭企業,雖然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技術體系,但是礦山資源敏感,國外廠商的技術對國內封鎖,他們想要真正殺入國內市場比較有難度,而這給了國內廠商機會。目前國內有6萬座左右的礦山,而露天礦基本上在萬座的級別,其中達到百萬噸級別運量需求的礦山在3000座左右,市場的機會和場景非常多。露天礦內每天的挖礦、剝離土方等計算在一起可以達到1000億噸左右的運量,超過20萬臺的工程設備和運輸車輛在這些場景中工作,所有挖運經濟規模在4000億左右。通過應用無人駕駛技術,能夠在傳統的生產運營模式基礎上提升利潤15%,傳統的從10%左右擴大到25%左右,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
圖源:盟識科技
盟識科技自2018年啟動就非常堅定的看好這個方向,所以針對場景的特點和需求,盟識科技堅持軟硬件全自主,開發了整套控制系統的解決方案。在高性能的控制器、調度管理平臺、云端的管理系統方面都打造了自己的產品體系,目前是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盟識科技團隊特點突出,主要是以技術出身為主,在機器人、人工智能、整車集成與工業運營方面具備豐富經驗與知名企業工作經歷。注重技術與業務落地,堅持務實作風。
經過驗證的完整解決方案體系
盟識科技這些年一直在努力打造合作生態,生產物流自動駕駛作業系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由上下游產業鏈與產業的相關參與方合作完成。針對場景需求面臨的問題,我們打造了“云、邊、端”無人運輸系統解決方案,自下而上分別是車端控制系統(VCS),車隊的運行調度管理系統(FOS)和云端的支持管理系統(CSS)。VCS主要實現在接收到指令之后完成車輛的運動規劃、循跡運行、自主避障,完成車輛本身需要做的各種操作。FOS主要是將生產計劃任務分解,并分發給各個車輛,根據場內車輛的位置,作業任務的狀態,優化調度車隊,聯合作業,完成整個工藝所要求的操作流程。CSS作為一個支持系統,僅由盟識科技使用,其設計目的主要是為部署在客戶現場的作業系統(FOS+VCS)提供高效的支持和服務。
圖源:盟識科技
在VCS系統中,我們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都從安全性角度出發,做了很多工作,在硬件、軟件,甚至算法層級都做了冗余安全設計,全力保障整個系統的安全性。FOS為代表的自動駕駛作業系統是礦山中智能化作業系統里面技術壁壘最高,也是最核心的作業系統,礦山的智能化僅依靠無人駕駛作業系統是不夠的,實現礦山整體的智能化管控,意味著這套生產調度、執行管理的子系統必須跟礦山生產過程管控的其他系統打通。
FOS還配置了遠程駕駛系統,用于當自動駕駛系統在現場作業時碰到特殊情況,無法應對時,保障生產系統的持續運作。最重要的是運營優化,生產過程的全面管控、數字化是實現全面運營優化的基礎。設備管控、人員管理都可以比較方便地實現數字化,而在露天礦生產運輸的環節中應用無人駕駛系統,才能真正補全礦山中的數字化盲區。應用無人駕駛系統為未來持續的數據積累,進行運營優化奠定了基礎。針對這個場景,我們在多源數據融合、高維的實時動態規劃以及應對場景復雜多變的魯棒控制方面積累了自己獨有的創新優勢。換句話說,擁有基礎的算法開發能力,同時在場景當中摸爬滾打,積累獨特的解決方法knowhow,形成自有解決方案和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業務規模持續放大,公司發展穩健加速
2021年四季度,我們聯合濰柴智能向山東港提供了全球首個針對散貨碼頭的無人運輸解決方案。初始的時候部署六臺,經過客戶實際使用,統計發現門機、車輛全面無人化以后,整體作業效率提升大于5%,節省人力成本超過70%,現已經實現了無安全員常態化運營,項目進入了交付驗收階段。另一個項目是跟徐工礦機聯合,為華潤水泥在廣西賀州的礦山提供了解決方案,實現礦區內整體的無人化。基于電動礦卡平臺的無人化應用在廣西是首次,該礦車4.35米寬,載貨以后100多噸,控制難度非常大,但車輛在運行過程中完全可以實現實行自主避礙。人車混合作業,尤其在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初期部署的時候,是一定會碰到的問題,如果沒有應對能力,在部署的時候就會出現困難。這也是整個露天礦山方向從業者推廣技術解決方案時經常碰到的問題。
圖源:盟識科技
另一個項目是跟中建材——國內最大的水泥建材龍頭企業合作,其旗下最大的研究院叫天津水泥院,合作方對整體調度管控平臺技術自主性有要求。在此項目中,車載自動駕駛控制系統由盟識科技整體提供,管控調度管理平臺由合作方設計開發,盟識提供技術支持。雙方合作,自2021年4月份到今年目前8月份基本上達成了開發目標,整個項目已經進入到驗收階段。從2021年-2022年第一次買到第二次復購,達成了良好的合作綁定。目前天津水泥院對整個無人化應用開發,擬定的目標是要實用化、規模化,后續,盟識會與水泥院通力合作,共同開拓這個市場。
圖源:盟識科技
自動駕駛在生產物料場景早期開拓推廣難度很大,2019年前,我們要費很多時間告訴企業運用無人駕駛系統能帶來哪些好處和收益,新生事物,當時客戶不了解、也無體驗,說服非常困難。到了2020年疫情,情況發生大幅轉折,因為人員持續工作保障難題,令礦山行業對無人駕駛技術期待大幅提高,客戶常會問到底行不行,能不能做到,因此,踏踏實實的案例最有支撐價值。2019年我們開始在一些礦區里測試,想規模化很難。在2021年經過兩年測試后達成了階段性的目標,在銅陵部署了作業環節完整無人化的項目,有了山東港的客戶、中建材的客戶實際體驗,眼見為實才有后續的合作。
接下來的項目很重要,無人駕駛系統只是一個作業子系統,真正的智能化礦山實際上是全流程整體管控系統。作為整體管控系統智能化來講,雖然技術壁壘要求最高的就是無人運輸系統,但從戰略的角度講,僅有無人駕駛系統并不能在礦山里面站住腳跟,其他的廠家照樣可以切進來。如果針對礦山能夠拿到整體的管控系統,從戰略層面上講,業務的穩定性、控制力就會比較好。在此,也非常感謝志存集團,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在部署無人作業系統的同時,在礦山采運選整體作業流程,全部由盟識科技提供整體智能化解決方案體系。此項目中,無人運輸作業運距達30公里,是目前國內L4級自動駕駛最長運距的無人化運輸項目,整體業務規模近億元。
圖源:盟識科技
產品最終落地應用到獲取收益的商業閉環,必須設計合適的運營模式,關于運營模式探索過程,業內目前以兩種為主:一種是賣解決方案+技術支持,另外一種是拿著產品技術,帶著生產運營服務團隊到現場為客戶直接提供生產運營服務。實際還有中間路線,盟識科技也已經在實踐探索,但當前階段,綜合技術、產品與生態等的現狀,可以預期,近幾年,業內將主要以生產運營服務為主要模式,進行市場開拓。
近5年來,盟識科技在發展過程中,基本遵循了技術開發、小規模迭代、大規模快速復制的發展路徑規劃,到目前,盟識科技在手訂單超4個億,已經進入規模化部署的階段,我們期待自己能夠成為行業里第一家實現盈利的自動駕駛企業,這個目標的實現計劃是2024年。
(以上內容來自盟識科技有限公司CEO邱長伍于2023年9月19日在2023第三屆商用車自動駕駛大會上發表的《無人駕駛技術在生產物流領域的應用與運營探索》主題演講。)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謝雨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1164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