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發布會,一切準備就緒,當主持人說正式開始后,突然舞臺的大屏、燈光、聲音全部熄滅,會場一片黑暗。
“停電了?”“好像停電了” 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時,大屏幕開始出現幾行字:如果有天全世界都停電了,該怎么辦?那一刻,當知道并不是真的停電時,大家明顯松了一口氣。
那一刻,也許大家真正認識到了沒有電這個問題在汽車領域的重要性,以前里程焦慮這個問題,我似乎在文章中頻頻提起,卻又輕輕放下。可如果是在路上,在野外,在惡劣天氣中,突然的沒電一定會比在會場坐著時更加焦慮。
帶著這個認知,我重新審視了皮卡這個車型。皮卡所以真的適合純電動化嗎?
這個車型是美國的熱門車型之一,因為美國領土面積大,移動距離又長,加上皮卡驚人的通用性,價格低廉的皮卡自然成為了美國農場主們的代表車型之一。
但皮卡在中國卻甚是少見,其實,中國皮卡的“祖上”也輝煌過。皮卡的實用性通用性都比當下火熱的SUV車型更勝一籌,但政策限行、高能耗以及環境污染等似乎漸漸也只能將皮卡歸類為小眾市場。
但隨著2023年,中國皮卡解禁全面落地,全國97%的地級以上城市放開了皮卡進城限制,皮卡的使用條件在逐步放松,后續的管理和報廢年限等都在深入研究,皮卡市場正在升溫。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中國市場皮卡銷量分別為45.1萬、43.9萬、47.8萬、54.6萬、51.3萬輛和51.3萬輛。目前年銷量已經穩步在50萬輛左右。這個市場不大,但卻有其獨特的潛力,并且這個領域也正在大舉邁向新能源領域。
隨著特斯拉Cybertruck這個“顯眼包”皮卡在中國巡回展出,雖然這款皮卡暫時不售賣也不上路,但是卻將皮卡的關注賺了個盆滿缽滿。也讓更多年輕人開始關注皮卡,以及新能源皮卡這個領域。
皮卡和新能源如何適配?
皮卡,曾經是細分市場中著名的油老虎,需要載重又需要克服各類路面,所以對于皮卡來說大功率的發動機是靈魂。但大功率自然意味著高油耗,當皮卡和新能源連接時,解決的問題正是兩個最核心的點。
首先是,當部分乃至全部油耗轉化為電耗,使用成本將大幅降低,同時,電機介入會使得車輛的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都會有質的飛躍,在能耗降低的同時提高峰值扭矩,這似乎是時代進步的紅利。
去年,中國的車企紛紛推出自己的皮卡車型,長城炮推出商用自動擋皮卡金剛炮、福田汽車推出柴油混動的豪華皮卡產品序列“火星”、江鈴皮卡推出包括乘用版在內的三個版本車型、上汽大通的全新皮卡品牌“星際”等,都體現了各品牌開始注意到皮卡這個細分市場了。
但這其中涉及新能源的卻少之又少,除了福田的輕混之外,基本都沒有邁進新能源皮卡的領域。
但今年剛開年,新能源皮卡就要一個又一個地登場了。比亞迪預計要推出插混和純電兩種動力模式的皮卡,吉利旗下雷達 RD6電動四驅皮卡車第二季度上市,上汽大通GST 純電皮卡可能搭載半固態電池,江淮的四驅純電皮卡全新悍途,等一大批新能源皮卡預計將會在2024年的后半年開始登陸中國。
但開年的第一個的新能源皮卡居然來自于長安,全球首款超級增程皮卡—— 長安獵手正式上市。長安沒有避諱大家對于增程的誤解,而是直接表示,增程才是皮卡的最優解。
回到這個文章的開頭,當時說如果這個世界突然停電了,你該怎么辦。這問題也直接回答了,為何長安沒有選擇純電,而是將增程搭載在皮卡身上。注定要承載更多、走得更泥濘的皮卡確實需要多一重的保障。
所以,這款皮卡的最大的看點正是這款超級增程器,增程器由藍鯨2.0T發動機和R100G發電機構成,其中發動機的最高效率高達97%,而且無論在低轉速還是高轉速,增程器的發動電功率確實都“遙遙領先”,官方用數據“即使重載1噸、在30度斜坡上能連續行駛30km以上”來證明發電功率的強大。與柴油皮卡相比較也是毫不遜色,長安獵手的最大扭矩470N·m,接近3.0T發動機水平;零百加速7.9s,比3.0T皮卡還快。
更重要的是,在補能算法技術的加持下,長安獵手可實現在純電行駛時,電量最低可以到8%,增程器才啟動充電,而市面上大部分車型純電模式的保電量都在15%-18%。這7%-10%的電量差值,可以讓車輛純電多跑大概15公里。
同時,長安獵手的發電功率大,長安獵手從電量8%到20%的充電時間少于10分鐘,比常見插電混動PHEV和其它增程車型相比,節約了10分鐘,甚至更久。15公里和10分鐘這兩個數據都是最直接幫助消費者省到的錢和時間。
有趣的是可能皮卡車主從沒想過的NVH,長安也做優化,100km/h時車內噪音是63分貝,翻山越嶺的皮卡車內也能安靜如圖書館確實有趣。而放電功能也被放入這輛皮卡中,2000W的電磁爐,能持續燙火鍋接近5天,這類功能的增加,讓曾經用來載貨的工作車似乎也能承載更多可能,真正變成了比SUV還要多功能的車。
眾所周知,三把鎖一直是高端越野車的頂配,在極限場景下可實現快速脫困。長安獵手也配備了前橋鎖+后橋鎖+中央能量鎖,可以對打滑車輪進行高效限滑,并對各車輪的扭矩輸出進行實時分配,通過電控四驅扭矩分配的精準控制,新手也能越野。
更值得一提的是,長安獵手也針對皮卡車主真實用車場景出發,開發了行業首創的“一鍵注力”。據長安給出的數據稱“能夠在裝載近1噸、海拔高差2000多米的長距離爬坡中”依然實現高效補能。面對曾經柴油皮卡“多拉慢跑”“高速疲軟”的痛點,長安給出了增程的解決方案。
輔助駕駛、動態儀表顯示和各類智能配置都很意外地出現在了皮卡身上。
長安似乎沒有用“這是一款皮卡”的思路去造新能源皮卡車,它將很多曾經不屬于皮卡的功能放在車上,因為長安知道,皮卡的車主似乎也不是曾經那一批了,如其思考中國為何不流行皮卡,不如做一款中國流行的皮卡。
中國的市場在放開,車企的技術在進步。當政策的卡點,也就是 15年強制報廢’和‘一年一檢’這兩個政策放開,至少對新能源皮卡放開,再加上汽車下鄉政策對皮卡產品的鼓勵,皮卡似乎又將迎來一片生機。
中國的皮卡不僅想要打開國內市場,其實更多品牌是想要打開國際市場。所以可以看出,今年以長安為手段的各大品牌推出的皮卡,都想先下手為強,以己之長——新能源和智能化,去征服國外廣闊的皮卡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2124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