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中國市場表現不好的汽車品牌,深耕歐美市場就能守住基本盤嗎?估計很多外資品牌是這么想的,但是就最新的汽車行業形勢來看,美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年中之際,美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態勢日益激烈,眾多汽車制造商正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包括價格疲軟、庫存高企以及物流困難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汽車制造商的盈利能力,還導致其股價出現大幅波動。
最近,Stellantis股價也下跌了近9%,觸及近一年來的最低點,這顯示出全球汽車制造商普遍面臨的困境。日產汽車的股價同樣下跌了7%,這一跌勢還波及到了其法國聯盟合作伙伴雷諾,盡管雷諾上半年利潤超過預期,但銷售額的下滑仍讓投資者感到不安。
汽車制造商們受到美國庫存過剩問題的嚴重拖累,部分原因可以歸結為6月份的軟件故障,即受CDK網絡攻擊導致的停電影響,美國6月份新車銷量預計將較去年同期下降,停電已影響到全國各地的經銷商。
這一故障導致一些經銷商的運營放緩或停止,進而加劇了庫存積壓的問題。
相關機構指出,7月初的新車供應量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這顯示出庫存問題的嚴峻性。盡管有人預計,隨著CDK軟件故障影響的逐漸消退,庫存將在幾個月內恢復正常水平,但由于美國汽車產量依然強勁,投資者對庫存增加仍持謹慎態度。
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大多數投資者都表示擔心價格風險的出現,尤其是在庫存增加的情況下。美國聯邦數據顯示,每輛車的平均銷售單價最近有所下降,這進一步加劇了汽車制造商的盈利壓力。
本田美國銷售主管表示,對于本田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而言,庫存在美國并不是一個大問題。但他也承認,當任何汽車制造商陷入困境時,它都會影響到整個行業,因為這會對定價產生連鎖反應。
他強調,今年的主要任務是平衡庫存和需求,本田預計今年在美國的銷量將增長10%。
同時,由于美國市場大幅打折,日產還不得不大幅下調了年度業績預期。日產首席執行官內田誠表示,優化美國庫存積累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公司將專注于生產質量更好、可以收取更高價格的汽車,以此作為應對庫存問題的策略。
銷售前景疲軟
作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近期Stellantis在上半年業績低于預期后,明確表示正在積極采取措施,以解決美國市場利潤率低和庫存過高的問題。
其首席執行官唐唯實對此表達了堅定的決心,他表示將毫不猶豫地從其龐大的投資組合中剔除那些表現不佳的品牌,直言:“如果他們不賺錢,我們就會關閉(賣掉)他們。”
自2021年由意大利-美國汽車制造商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合并成立以來,Stellantis一直擁有包括瑪莎拉蒂、菲亞特、標致和吉普在內的14個品牌,并堅稱這些品牌都擁有未來。
然而,近年來,盡管Stellantis的利潤率一度高于同行,但根據相關分析師的一份報告,其當前的利潤率并不比通用汽車高出太多。這一現狀使得人們開始質疑Stellantis一貫的成本效率聲譽。
尤其是在該公司早些時候公布了穩健的業績并上調了年度利潤預測之后,這種質疑聲更為強烈。報告指出:“這讓人們對Stellantis的成本效率聲譽產生了懷疑。”而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下跌超過20%,成為歐洲主要汽車制造商中跌幅最大的。
與此同時,全球銷量第三大的汽車制造商現代公司的表現則相對亮眼。該公司第二季度業績強勁,主要得益于美國高檔SUV車型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這有效地抵消了韓國市場長期疲軟帶來的不利影響。
面對挑戰,日產也制定了相應的策略。與Stellantis相似,日產計劃在下半年通過推出新款和改款車型,如Armada和Murano這兩款SUV,來提升銷量。
然而,有分析師對此表示了擔憂,他指出:“完全不清楚日產在美國銷售的哪些車型受歡迎。”他進一步分析道:“由于其車型陣容中的競爭力正在下降,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生產新車,銷售新車,并希望它們能夠受歡迎。”
汽車股價大跌
近期,三家美國汽車制造商以及Stellantis均公布了第二季度或上半年的業績報告,然而,這些報告卻如同重磅炸彈,讓市場為之震動。截至上周四的交易,所有相關股票均出現下跌,這一態勢無疑讓投資者對電動汽車的增長和消費者需求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通用汽車上周二公布的業績卻相對亮眼,該公司不僅報告了好于預期的利潤,還上調了全年的業績預期。定價策略略勝一籌,美國人對于卡車的購買熱情依然不減。通用汽車預計,今年下半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將進一步攀升,但為了匹配供需關系,公司也適度放緩了一些與電動汽車相關的支出。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2023年美國電動汽車的銷量實現了46%的顯著增長。然而,進入2024年,第一季度的銷量增長卻僅為3%,這一數字確實令人堪憂。不過,第二季度的銷量增長有所回暖,達到了11%。
零部件供應商TE Connectivity預計,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將達到2400萬輛,較2023年增長約20%。盡管TE公布了好于預期的收益,但其股價在周三的市場拋售中仍下跌了約2%。
通用汽車在上周二公布業績后,其股價也下跌了約6%。但值得注意的是,進入本周,通用汽車的股價已較去年11月的低點上漲了約80%。這一低點是在新的UAW勞工協議獲得批準之前創下的,因此股價的上漲也反映了市場對該公司未來表現的樂觀預期。
此前,特斯拉公布了低于預期的第二季度數據,其股價也隨之下跌超過12%。然而,特斯拉的股價反應更多地反映了投資者對該公司在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形機器人方面進展的看法,而非美國汽車市場或電動汽車市場的整體表現。
進入盈利階段后,特斯拉的股價已從4月的低點上漲約80%,這主要得益于第一季度好于預期的盈利。盡管特斯拉的市值仍為7000億美元,相當于福特、通用和Stellantis市值總和的數倍,但其近期的數據卻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
Stellantis作為一家總部位于歐洲的公司,Stellantis每半年發布一次完整業績報告。然而,這次的業績卻并不如人意。營業利潤為92億美元,低于華爾街預期的96億美元。相比之下,該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利潤約為110億美元。
Stellantis在美國市場一直掙扎,銷售額下降、產品陣容陳舊等問題層出不窮。其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8個百分點。盡管2024年上半年美國人購買了約780萬輛新車,同比增長約2%,但Stellantis的表現卻并未能跟上市場的步伐。不過,Stellantis仍維持了全年業績預期,預計將實現兩位數的營業利潤率和正的自由現金流。
可以肯定的是,市場很難爭辯的是,股票發出的信號表明消費者需求的減弱對汽車行業來說將是一個大問題。然而,這種需求減弱或全球性的大問題尚未在數據中明確體現出來。
盡管如此,投資者確實感受到了一個數字的沖擊——800億美元。這就是本周迄今為止這些汽車股市值蒸發的金額。通用、Stellantis和特斯拉的股價平均下跌了約12%,這無疑讓整個汽車行業都感受到了市場的嚴寒。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3969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