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吉利最重磅的家用純電SUV 銀河E5正式上市了,指導價為11.28萬元-14.88萬元,限時優(yōu)惠價為10.98萬元-14.58萬元。
這個價格,結合銀河E5所具備的產品力優(yōu)勢,放在A級家用純電SUV里是非常能打的,包括超越目前銷量第一的同級競品,品價比非常高。但也架不住外界還有一些輿論的聲音,認為銀河E5可以再便宜一些。
其實吉利內部對這款車的定價研討了很久,要說依照目前不少車企卷價格的模式,吉利完全可以通過降低配置來做到更低的售價,畢竟對于一家即將年銷200萬輛的車企來說,規(guī)模化效應帶來的成本優(yōu)勢已經不是問題,而且吉利新能源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很多技術和配置遠超同級競品。
但吉利沒有這么做,翻看銀河E5的配置就可以發(fā)現,最入門版的配置依然搭載了Flyme Auto車機、540°全景影像、棉花糖座椅、6安全氣囊、熱泵空調等別的車型可能中高配才有的配置。不到12萬元的次低配就已經搭載了全景天窗、座椅加熱通風、16揚音響系統(tǒng)、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智能APP遠程控制等。
當然這還不是銀河E5展現出來的全部,隱藏在產品點背后,還有全新一代的GEA架構、更先進的智能化11合1電驅、更安全性能更好的神盾電池、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G-TCS全天候防滑系統(tǒng)等技術帶來的更好的產品體驗,這些都是需要消費者真正開起來、用起來才能真正感受到的。
面對市場殘酷的競爭,銀河E5應該就是反內卷最直接的代表作。
反內卷者,吉利也
有人可能會反問,比別人高出幾大截的配置、賣別人同樣的價格,難道銀河E5不就是真正的內卷選手嗎?
其實關于內卷的定義,前不久國家高層也進行了定調,主要是要強化行業(yè)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內卷其實并不是原罪,惡性的才是。而吉利應該是為數不多,敢于在公開場合反內卷的車企之一。
按照吉利對內卷的定義,主要集中在競相降價,展開簡單粗暴的競爭;不顧質量和安全,不顧行業(yè)法規(guī)要求,為一己市場份額,擾亂競爭秩序;低水平競爭,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求量的增加,不求質的突破。
所以在銀河E5這款車上,質量和安全、行業(yè)法規(guī)、高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用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的話來說,那就是這款車準備了很長時間,把吉利當前最好的技術,都放到銀河E5這款A級主流純電SUV上了。
“高質優(yōu)價,讓用戶充分享受到高品價比的產品。”淦家閱表示,價格不是越低越好,一定要把質量和性能做對比,如果性能很好,價格可能也會高一點點是合理的。
在銀河E5這款產品上,關于此的體現很多。比如G-TCS全天候防滑系統(tǒng)可以讓銀河E5在比較滑的路面上,打滑量可以減少50%以上,在同等路面上,安全轉彎速度可以比其他車提高6~10km/h。有的人可能會說,何必花大力氣去做這么一套系統(tǒng),開慢點不就行了?但吉利的造車邏輯并非如此,而是讓車輛在行駛時有更高的極限,以確保更好的安全和駕駛體驗。
再比如說磷酸鐵鋰電池,雖然目前吉利的自研神盾電池沒有頭部電池企業(yè)那么有名氣,但對于技術的深耕和堅守,吉利一點都不含糊。其實吉利很早就進行了研究,只是沒有簡單地追求數量和速度,而是要追求高品質,要解決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痛點。
之前神盾短刀電池也做了高于行業(yè)標準數倍的極限測試,順利通過了中汽中心的“8針同刺”試驗和6項魔鬼串行試驗,性能非常可靠。包括在電池容量和壽命方面的突破,吉利神盾電池做到了3500次的電芯循環(huán)壽命,折算成里程超過了100萬公里,在行駛超過30萬公里后,神盾短刀電池包依然擁有90.5%的健康度,一定程度上也能打消消費者的一些顧慮。
包括銀河E5這款車,也是全球車型,它的安全標準基于全球最權威的四大安全標準,設計,能充分滿足89個國家的法規(guī)要求。要知道標準提高的背后,是企業(yè)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甚至在產品節(jié)奏上可能也會落后于競爭對手。如果單純僅僅是滿足國標,那吉利的新能源車應該很快上市,但吉利沒有這么做。
按照淦家閱的話說,“安全和品質永遠是造車的基礎和根本,丟掉安全和品質,造車就失去了意義,只有把可靠性和安全性做到極致,才是對用戶的負責任。”而這也與之前李書福說“吉利造車首要標準是安全,任何的決策都要以安全為前提”的理念不謀而合。
還有包括能耗方面,銀河E5的百公里電耗最低能做到11.9kWh,這背后就是對風阻、電驅效率、熱管理系統(tǒng)包括車重的綜合能力,銀河E5的風阻系數只有0.269,同級最優(yōu);11合1智能電驅是全行業(yè)第一個IGBT效率突破90%的產品;“魔方”熱管理系統(tǒng)做到20合1的超高集成。
而在輕量化這個系統(tǒng)性工程方面,是反映研發(fā)團隊的綜合能力,銀河E5車重只有1.6噸,比同級競品車大,但比別人輕,是在輕量化方面也是吉利目前水平最高的一款車。同時還要安全、品質不打折扣,這背后是集材料科學、集成技術、仿真技術等等,需要大量、深厚的功底,才能把輕量化做好。其中的192Wh/kg的電池能量密度,就比競品高出近30%,對整車車重控制帶來了更多好處。
所以看上去吉利是在內卷,但這種卷才是有益的,有價值的。相較于一些車企創(chuàng)概念、搞營銷、糊弄不知內情的消費者,吉利這種依靠不斷的技術突破,實現產品價值和品質的提升,無論是對消費體驗,還是汽車技術的進步,都大有裨益。
受人尊敬,需要哪些條件?
實際上做企業(yè)也是要分等級的,比如有的企業(yè)的目的是盈利賺錢;有的企業(yè)目的是做到行業(yè)一流,贏得消費者和口碑;還有的企業(yè)是為人類和社會提供服務,承擔社會責任,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是一家企業(yè)在創(chuàng)造時的初心,以及在企業(yè)文化、目標傳承等方面的具體體現。這個看似無形的動機,都將在企業(yè)的發(fā)展和行業(yè)競爭中展現出來。
報以什么目的和愿景,就將決定一家企業(yè)在行業(yè)和消費者心中的評價和口碑到底如何。所以這是一個多元且睿智的話題,除了讓消費者滿意,更大的社會價值也在于讓行業(yè)尊敬。對吉利來說,其愿景一直都是打造令人尊敬的汽車品牌,讓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
比如在近兩年來行業(yè)熱議的價格戰(zhàn)方面,吉利秉承不簡單地打價格戰(zhàn),沒有為了自己企業(yè)的市占率而大幅降價去獲得市場和消費者,因為這一幕吉利在創(chuàng)立之初已經深深體會過其帶來的負面效應。而是打價值戰(zhàn)、技術戰(zhàn)、服務戰(zhàn)、品質戰(zhàn)和企業(yè)道德戰(zhàn),堅持長期主義,在產品的品質和可靠性上,為用戶的長久利益考慮,為用戶提供長期價值。
“不簡單地打價格戰(zhàn),不代表產品沒有價格優(yōu)勢。吉利的價格優(yōu)勢一直從產品、原材料、二級、三級甚至到最底層的材料都有體現。”淦家閱表示,雖然吉利不打價格戰(zhàn),但吉利無法阻止對手不打,因此自己的實力必須過硬,堅持做“高質優(yōu)價”,高品質是前提,同時要給用戶更優(yōu)的價格。
淦家閱深知,企業(yè)和企業(yè)間的競爭,本質就是產品的競爭;產品和產品的競爭,就是成本的競爭;成本和成本的競爭,最終是技術能力的競爭。不過從產品競爭力看,領先的產品技術,不一定成本高,這背后要看技術是不是真正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價值和意義,以及技術實現背后的難度。
吉利應對競爭的方式就是技術革新,淦家閱表示,吉利一定堅持技術領先、質量領先、成本領先,技術革新永遠在路上。所以在銀河E5這款產品上,也足以體現出吉利多項技術的革新,從三電到智能化,從安全到空間, 每一項都可以引發(fā)消費者和行業(yè)深度關注。
當然在令人尊敬的目標打造上,還得有所奉獻,對行業(yè)和社會的價值奉獻,就像沃爾沃將安全帶技術奉獻給全行業(yè)一樣。這一次,吉利也深刻理解到新能源技術時代,行業(yè)對安全技術的需求,包括消費者對電車時代安全的質疑。
比如隱藏式門把手,很多企業(yè)在用,但每家所展現出來的技術標準各不相同,在發(fā)生事故時,不能解鎖不能彈出的問題,也讓很多消費者對隱藏式門把手有所害怕。所以吉利這次宣布將“門把手遇到碰撞自動彈出”的專利技術向全行業(yè)共享,全行業(yè)安全才是真的安全。
淦家閱表示,這就是“老師傅”和“新手”的差距,很多車碰撞以后門把手不能彈出來,是因為信號斷了,斷電就沒法彈出。因為很多企業(yè)把信號盒裝在機艙前面,一旦碰撞、吸能,信號盒就被撞壞了。
吉利則是結合整車安全、整車結構做了精細化的計算,能規(guī)避這些問題。而且在這么多年的安全開發(fā)設計的過程中,吉利積累了大量研發(fā)數據,包括沃爾沃的安全技術能力,都對吉利目前的安全能力做了賦能。
從上半年業(yè)績發(fā)布會上將全年目標調整到200萬輛,到吉利旗下多個新能源品牌持續(xù)熱銷,即將成為國內銷量第二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吉利的新能源之路正在穿越周期,迎來全新的曙光,特別是銀河E5進入到10萬-15萬元級的家用純電賽道,將很快為吉利銀河系列和吉利新能源的突破提供助力,不斷推動吉利朝著“令人尊敬的汽車品牌,讓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的愿景前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4054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