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聯網轉型做微型電動車,江蘇易靈新能源車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健笑稱,“真真實實的重新活一次。”互聯網+一直被看做是商業風口,那么,為什么有那么多互聯網企業開始關注汽車行業,涉足汽車行業?在2016中國(南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論壇上,張健以自己的事業轉型為例,分析了互聯網人轉型做汽車的想法,并分析了當前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兩種路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同時分享了易靈選擇“由低到高”發展路徑的原因。
江蘇易靈新能源車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健
互聯網造車、智能化汽車、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這些詞匯正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媒體的報道里。智能化作為未來汽車發展方向,有實力的車企都在積極準備。然而,除了這些車企,也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涉足汽車產業,國外有谷歌、蘋果,國內有百度、樂視,以及車和家、蔚來汽車等等。如此密集、大量的資本投入汽車行業,究竟是什么原因?作為互聯網人,張健深有感觸,智能化無疑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而智能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汽車電動化為基礎的。目前來講,不論國外還是國內,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支持都是前所未有的,上有政策的支持,下有百姓的需求,可以推斷,汽車行業會有千億級別的企業出現,可以說,這是百年不遇的機會。
然而,與這些致力于高速電動車領域的互聯網大咖們不同,張健在選擇之初就把目光鎖定在微型電動車產業。用他的話講,“我們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尋找市場需求點,最終決定,我們要做老百姓需要的電動車。”選擇從低速電動車作為切入點,一方面是基于張健對市場的判斷,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能為普通老百姓做些什么的情懷。“老百姓的需求很簡單,能夠遮風避雨,接孩子、買菜,需求有高端的也有低端的,我們要發動自己的力量做一些事情,滿足這些普通老百姓的低端需求。易靈的消費人群定位在45歲-75歲,這些被稱之為中老年的群體,他們不需要多么好性能的車,需要的只是可以代步的車子,能滿足短途的出游。”
選擇從低速、低端做起,但不滿足止步于此。張健表示,“微型電動車之所以存在必有存在的理由,事物的發展規律也往往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對于未來汽車的發展計劃,易靈計劃要從三步走。第一階段,滿足普通消費者的基本需求,那就是安全性、舒適性,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易靈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產品;第二階段,以第一階段為基礎,收集用戶需求數據,根據用戶的真正需求,提升產品的性能,增加產品的功能;第三階段,就是智能電動汽車階段。
張健稱,對于中老年消費者,用戶的需求是一個過程,就像智能手機的使用一樣,易靈要和用戶一起成長。當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做產品并不難。用戶是否需要,決定易靈會把產品做到什么程度。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4303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