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動力電池行業正在經歷大躍進,太多外來者垂涎欲滴打算進入這個領域!”在對產業完成一輪集中調研后,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院長羅煥塔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GGII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新增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而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數量也從2014年底的50家左右快速飆升到2016年的接近150家,增長近3倍。
新增的100多家企業中,有傳統數碼電池轉型過來的,有從上下游延伸進入的,也有從房地產、鋼鐵、消防、家電等不同領域。
有光的地方就有陰影,300%的增速之下,暗藏亂象和危機:“挖墻腳”現象驟增、安全問題頻發、低端產能過剩風險、產品抄襲模仿……這些都隨時可能毀掉行業前行的“地雷”。種種亂象中,挖墻腳最受業內詬病,也是引發安全隱患和產品模仿抄襲等的根本原因。
資本的急功近利,使得不少新進企業并無耐心做人才的儲備培養和企業員工制度體系的建設,而是投機取巧的企圖通過到一線企業“挖人”來解決眼前之需。
“短期逐利的思維下,一些渾水摸魚、不負責任的外來者企圖通過“挖墻腳”的方式快速建立團隊,但被挖的角色往往只是一些小工程師,這些人出去搖身一變就成為總工。”
羅煥塔發現,不少所謂的“總工”對設計體系并不了解,對產品設計也只是略知皮毛,“由于缺乏系統的認識,這些企業生產出的產品忽略安全概念,加上不少以低價搶占市場,因此嚴重擾亂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極為負面的影響。”
挖墻腳蔚然成風,說明行業過于浮躁。和羅煥塔的感受類似,北方車輛監督檢驗鑒定試驗所(201所)主任、《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評審專家王子冬用浮躁二字評價當下的動力電池行業。
浮躁的最大惡果就是頻發的安全事故,高工鋰電網初步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已超過20起。在王子冬看來,引發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動力電池企業缺乏技術研發積累和實際應用經驗。
而如果再往下深究,技術研發的短板背后則體現的的是人才團隊建設和系統化制度的缺失。
事實上,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其對于整車的安全作用不言而喻,要實現動力系統安全,則涉及到材料、電芯、成組結構、電池管理系統、動力總成匹配、整車環境、運營管理、充維管理等多個層面和維度。
安全問題的解決和技術突破需要企業建立一個過硬的人才和技術團隊。動力電池產業屬于技術與經驗并重的行業,需要大量長期從事該行業的高端技術人才 , 技術人員除需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綜合設計能力以外 , 還需要有豐富的實際應用經驗。
在羅煥塔看來,指望通過挖到一兩個核心人才就能讓企業迅速翻身的想法向來都只是一廂情愿,不少曾抱著這個幻想的企業最后發現,所謂的“捷徑”無異于飲鴆止渴,既無法根本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管理等核心問題,同時也錯過了人才體系建立的最佳時期。
“經驗的積累是長期磨合、沉淀的過程。靠挖墻腳難以培養出一批既有足夠的設計、開發專業知識 , 又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團隊,這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來積累磨合,無任何捷徑可走。”
以動力電池 PACK環節為例,其核心技術包括電池管理系統的定制化開發技術、熱管理技術、電流控制和檢測技術、模組拼裝設計技術、鋁合金動力電池外箱鑄造技術、計算機虛擬開發技術等,如沒有該等核心技術, PACK 環節完成的僅是組裝過程 , 很難生產出有別于其它競爭對手的產品。
但根據高工鋰電網的調研顯示,很多動力電池企業根本沒有PACK技術的系統儲備,不少都是簡單從大企業挖一兩個工程師就開始建產線,這樣的結果自然可以想象,由于缺乏對于系統安全的深刻理解,導致其最終的產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風險。
根據王子冬分析,新能源汽車起火主要集中在電和熱方面,在研發過程中,電芯、pack、電機、電控、整車等各個領域的企業普遍缺乏深厚的技術積累,產品開發流程不完善,以滿足基本功能為主,對新能源汽車和零部件的特性沒有深入足夠的研究,特別是在安全功能設計過程中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證,導致了電池組發生熱失控。
這意味著,企業如果單純通過挖人的方式短期內來解決整個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問題,基本沒有可能,而如果市場再繼續容忍這種缺乏技術研發的企業的產品擾亂行業,后果將不堪設想。
從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羅煥塔的建議是,要在政策監管、產業自律、企業自覺等多個角度來應對目前的挖墻腳亂象,在政策層面,政府可以在動力電池準入目錄的規則設置上對于技術研發及團隊上做具體的要求;而在政策監管的空白區域,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間可以建立自發性的“潛規則”,建立企業和人才的黑白名單,最大程度的規避挖墻腳亂象。
“從動力電池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看,技術團隊和系統性的開發體系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企業一定要沉下心來踏實積累,太多的案例警示我們,認可不切實際、心存僥幸的捷徑到最后你會發現其實是走向死亡的絕路。” 羅煥塔表示。
(稿件轉自高工產研)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4689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