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點50分,杭州武林路,一輛電動出租車突然當街起火,從發現冒煙到躥出火苗,前后大約8分鐘,消防人員及時趕到撲滅火勢,但整輛車已被燒得只剩下空殼。因為發現及時,司機和車上的乘客及時逃離,未有傷亡。據提供”裸車”(不含電池)的眾泰汽車公關部有關人員透露,火源來自電池倉。
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原則,政府部門已經介入深入調查眾泰電動車自燃事件,這同時也是為了保護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前景以及維護消費者對電動車市場的信心。
針對此次事件,國內有關專家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北理工副教授孫立清:
”電動車動力電池自燃的現象并不奇怪,這是產業發展初期難免會偶爾發生的事故,別說電動車了,燃油車到現在還是不是有自燃的事故。以前國內企業曾使用過韓國生產的電池,結果車輛在靜止時就自燃了,所以這不是國產電池特有的問題。控制電池組內單體電芯的容量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方法,當個別電芯自燃或爆炸時,小容量電芯釋放的能量較小,不至于破壞整個電池包的安全結構,這都是不難實現的。”
北汽研究所副工程師李保成:
”BMS過于簡單化,電池的串并聯布局不合理都有可能導致電池短路,電芯內部升溫就有可能導致自燃。這并不是什么很嚴重的技術屏障,通過合理的電池布局和打包技術,搭配新型的BMS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這本身也不會增加太多電池的成本。”
第一電動研究院院長龐義成:
”眾泰國網在杭州的換電出租車試點項目是新商業模式的嘗試,是新技術的嘗試,我們在學習新的事物的時候肯定會交一些‘學費’,但如果不允許在發展的過程中犯錯誤,試點就無法推行,中國汽車工業也無法前進。我相信新能源的未來是十分光明的,這是世界汽車工業的歷史潮流。借此事件我也想呼吁,國家要盡快推出電池的各種標準,讓廠家有規可循,讓產業發展少走彎路。”
上海中科力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海:
”偶發的燃燒事故在包括高端品牌的傳統汽車時有發生,只是新車較少見。電動汽車是技術尚處‘發展期’的產品,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更并不令人意外了。杭州發生的電動車自燃警示我們要小心再小心!在批量投放市場前,還要嚴肅地對系統和整體布置再作一次或多次安全評估論證,也期待該事故的原因分析對同行有所借鑒。”
哈爾濱理工大學自動化技術研究所所長李革臣:
”任何一項新技術的應用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具體的那家整車廠、電池廠沒有直接關系。此事恰恰再一次提醒我們發展電動汽車,安全問題是第一位的,也是永恒的話題。其實只要我們以科學的態度認真考慮,安全性問題解決并不難,新能源汽車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 編輯/辛迪嘉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辛迪嘉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472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