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為成都發展新能源汽車 ‘加油’。”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專家組組長歐陽明高欣然接過聘書,成為成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聯盟首席顧問。
這是本次兩會期間的一個小插曲。對駐川全國政協委員們來說,赴京參會,不僅要認真履職盡責,也要廣交朋友,為四川發展爭取各類資源。這不,剛開完小組討論會,李鈾委員等人便與成都市相關工作人員一起,就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歐陽明高委員”借腦”。
新興產業
需市場與政府共推動
”成都已被列入2010年新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范圍,我們發展信心很足。”李鈾委員話里透著喜氣兒。
歐陽明高委員也為成都高興:”這是個難得的機遇,我一直覺得四川成都發展新能源汽車非常有潛力。”前年他曾到四川考察,成都市的現代化水平讓他對西部地區發展有了新認識,從此更是一直關注著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情況。
”我覺得成都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三大優勢。”歐陽明高認為,其一,成都的科研院所很多,而且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化學、電子、材料專業很齊全,有非常好的科研基礎和人才支撐。其二,從地理環境來看,成都四季溫差不大,地勢也比較平坦,市民對小型車、微型車的接受度也比較高,自然環境能夠比較好地滿足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各方面要求,有利于推廣。其三,成都市發展低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做法在全國來講很先進,出臺了很多新能源產業發展扶持措施。”畢竟,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市場力量,但也離不開政府推動。”
創新驅動
不能只壓一個寶
成都發展新能源汽車勢頭很猛,但與東部一些傳統汽車工業基地相比,基礎還不夠深厚,能否迎頭趕上?討論現場,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
”我倒認為,成都恰恰具備后發優勢。”歐陽明高微笑作答。201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才實現1萬輛規模,到2015年底規模可望達到100萬輛,到2020年規模將達到1000萬輛。我國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成都可以借助全國已有的研發基礎,加大投入,擴大產能,后來居上。
”要做到后來居上,需要做好兩件事。”歐陽明高出謀劃策:要充分利用四川乃至整個西部龐大的汽車市場,吸引更多的汽車企業來四川投資。通過”大塊頭”汽車企業的引入,提升汽車產業基礎。四川雖然在新能源汽車主要配件電池生產方面在西部處于領先位置,但也要注意不要只壓一個寶。”因為創新驅動和投資驅動不同,它不是投入了就一定有產出,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一般創新驅動的產業要扁平化、多元化發展。”
( 編輯/李驕 )
來源:網易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388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