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馬云真有可能要“退位”了。
說真“退位”,是因為馬云曾經有過一次轟動一時的“退休”,五年前,在黃龍體育中心舉行的淘寶10周年慶典,馬云宣布正式從阿里CEO之位辭職,不再參與具體事務,將CEO交棒給陸兆禧并舉行交接儀式。
然而此后馬云在螞蟻金服、菜鳥、天貓等業務上依然投入不少精力,云棲大會、天貓雙11,諸多重要場合媒體都有機會見到馬云本人,改變中國商業世界的“五新”、奠定阿里全球化格局的eWTP,都是在退休后提出,可見馬云從未真正退休,但徹底放權給阿里巴巴CEO張勇,不再參與公司具體管理倒也是事實。
馬云退休傳言四起
今天早晨醒來收到一堆App推送,來自《紐約時報》的報道稱,馬云將在下周一辭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但仍將在阿里巴巴董事會擔任職務,并繼續指導公司的管理。
去紐約時報官網看了下,這則報道確實存在,其中關鍵部分是:
HONG KONG — Alibaba’s co-founder and executive chairman, Jack Ma, said he planned to step down from the Chinese e-commerce giant on Monday to pursue philanthropy in education, a changing of the guard for the $420 billion internet company.
下周一是教師節,也是馬云54歲生日。事實上,關于馬云辭任董事局主席的傳聞,昨天就已見諸網絡,有中文媒體報道“馬云準備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職務”,其援引美國商業媒體BusinessInsider報道,看到這個消息我覺得很奇怪,馬云才54歲,尚未到退休年齡,如果真辭去董事局主席,就是徹底退休了,不只是中國,就算是世界企業家都很少這么年輕就退休的。
“羅超頻道”找到BusinessInsider的原文,標題是《Alibaba chairman Jack Ma is getting ready to quit, and says he's following the Bill Gates playbook》,即《阿里巴巴主席馬云正準備退休,其表示將走比爾蓋茨的路》,比爾蓋茨在2000年建立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2006年正式退休,不再參與微軟任何業務,而是將時間投入到公益事業中。
馬云在2014年成立馬云基金會,專注教育。英語老師出身的馬云本人將大量時間和財富花在公益事業上,特別是教育。馬云本人親自深度參與鄉村教師支持項目,在杭州建立云谷學校嘗試新一代教育方式,創辦湖畔大學讓中國企業家精神得到建立和傳承。此外,阿里巴巴高管和員工都有公益指標,阿里巴巴將公益當成公司核心業務來經營。
馬云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是這樣說的:
“我能從比爾·蓋茨那兒學到許多。我永遠不可能像他一樣富有,但有一件事我能做得更好,就是早一點退休,”馬云在采訪中表示。“我想有一天,不久后,我會回去教書。我覺得這件事和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相比,我能干得好得多。”
當時說的是英文:
"I think some day, and soon, I'll go back to teaching. This is something I think I can do much better than being CEO of Alibaba.”
就是說,馬云并沒有說什么時候退休,只是說了一個模糊的“某天,而且很快,我會回去教書”,并且他認為,教書可以比做阿里巴巴CEO更好。然而這則報道到了中國某媒體,就成了《外媒:馬云準備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職務》。表面上看字面意義是沒錯的,馬云確實在準備,他創辦阿里巴巴第一天開始就在為退休做準備了。
不過這樣的標題顯然會給讀者誤導,讓人覺得馬云近期就會退休,成了有流量的大新聞。
今天紐約時報最新報道則明確了辭任董事長時間為下周一,如果是傳言就很有可能是被假消息誤導,“馬云周一退休”就是典型的以訛傳訛的假消息,但也不排除《紐約時報》在彭博電視臺外單獨采訪馬云得到了更具體的消息。
昨晚,阿里巴巴就“馬云準備辭職”的消息第一時間對《第一財經》進行了回應:
“不管是在社會公益還是在阿里巴巴,馬云天天都在做老師,也天天夢想著再去做老師,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這個回應對于馬云是否退休,沒有確認,也沒有否認。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阿里巴巴回應的傳聞中,沒有周一這個時間點。
受阿里巴巴60億美元回購消息影響,阿里巴巴股價收盤上漲1.56%;或許是受馬云退休消息影響,盤后跌去2.32%。
馬云可以說退就退
話說回來,現在馬云徹底退休是不是可以呢?答案是可以。
如果順著比爾蓋茨成立基金會6年后退休的腳步,馬云成立基金會6年后退休時間應該在2020年左右,那時候馬云56歲。馬云這次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說了“我永遠都無法和他一樣富有,但是我能比他更早地退休。”比爾蓋茨在2008年正式退休,當時年齡53歲。馬云馬上54歲,不可能比比爾蓋茨更早退休,但馬云早已萌生退意。
去年,馬云在美國參加活動時表示:
“我想著45歲的時候退休,沒有想到到了45歲還是停不下來。人們說馬云你就是下一個比爾蓋茨,我跟比爾蓋茨比不了,但要是跟他比誰退休早,誰幫助更多中小企業,還有的一拼。”
馬云還表示:
“2012年我從CEO的職位上退休,我從2012年以后就在準備這個,我在準備有朝一日從董事會主席的位置退休。我不想死在辦公室,我想死在沙灘上。”
現在,只要馬云不想干了,就真可以不干了。
戰略決策上阿里巴巴有獨特的合伙人制度,合伙人是阿里巴巴最高權力中樞,確保沒有馬云也能對公司戰略進行重大決策。馬云以及其團隊給阿里搭建了完善的人才更替制度,人才梯隊完整。如今70后已成阿里高管中流砥柱,80后嶄露頭角,出現了淘寶操盤手蔣凡這樣的年輕戰將,合伙人中80后開始出現,整個阿里體系將才可謂是層出不窮,不少都是打過硬仗、大仗的領軍人物。
馬云還給阿里搭建了一套完整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體系,這樣阿里巴巴在缺少任何一個人(包括馬云自己)的情況下,都能正常運轉。阿里不存在接班人問題。接盤人問題是困擾中國許多大型企業的終極問題,畢竟企業家都會老去,解決不好接班人問題難免青黃不接。
有馬云阿里更好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和階段后,創始人都期望不再親力親為,會將重心放在戰略方向,企業文化,頂層設計上。在互聯網行業,因為種種原因,不少企業創始人會找合適時機離開一線,特別是在互聯網發展已有二三十年的情況下,第一波互聯網創始人也都上了年齡,不只是馬云,萌生退意的正越來越多,大家都想成為楊致遠一樣的酋長。
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有個外號叫“雅虎酋長(YahooChief)”,意思是說他雖然參與制定雅虎的重要決策和戰略規劃,但是他并不承擔直接的運營責任,他更多是從戰略、公共關系、文化的角度來影響公司的發展,在科技圈,這樣的“酋長”挺多,比如梁建章之于攜程、LarryPage之于谷歌、黃章之于魅族,馬云2012年起,也已做上了“酋長”。
然而,創始人離開不見得是一件好事。科技史上,回歸企業做一把手的創始人也不少見。國外戴爾創始人Michael Dell、谷歌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Twitter創始人Jack Dorsey,國內搜狐張朝陽、魅族黃章,都有從退居二線到回歸一線的經歷。
最為人所知的是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在被“賣可樂”的斯考利(John Sculley)擠出蘋果后,他在12年的時間內創辦NeXT和皮克斯,都取得成功,然而蘋果卻瀕臨破產。喬布斯在最后時刻回歸蘋果,進行大刀闊斧的組織改革、重新劃定方向、解決疑難雜癥,通過推出劃時代的iMac,幫助蘋果起死回生,成為首家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公司。
“喬布斯式回歸”的發生,往往都是在企業最需要創始人的時候,創始人離開后的企業往往會遇到麻煩,創始人回歸后往往都給企業帶來了很好的變化。陸奇離職百度后,李彥宏回歸一線,也給百度帶來了積極的變化。
職業經理人有職業經理人的價值,然而創始人對企業卻有不容替代的意義,Andreessen Horowitz 創始合伙人 Ben Horowitz在《偉大創始人應該具備的三大特質》中指出:
“職業經理人在如何最大化利潤及降低運營成本方面是專家,但在尋找和發現新產品周期時,他們不擅長。創始人讓一個創始人學會最大化產品周期,要比讓一個職業經理人學會如何發現新的產品周期容易得多。”
發現新的產品周期意味著創新,創新是科技企業的核心驅動力。如果你不創造新產品周期,而是維持原有產品周期,就會被更創新的產品所取代,而且這種更替周期在科技行業相當快。
科技公司的本質是通過新技術來解決商業世界的問題,發明一個新產品解決了問題,但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因為會有新技術、產品和模式更好地解決問題。因此,科技公司一直都要源源不斷地在技術上投入,創造新產品,更好地解決問題。
此外,企業是創始人的“孩子”,創始人會更關注長期價值、公司遠景和創業初心,而職業經理人會對履職周期負責,這意味著他們會更加關注短期結果,如財務數據,短期指標,公司股價等等。還有,在公司要進行改革時,職業經理人遇到的阻力也會比創始人大。
從數據統計來看,企業最好的掌舵人是創始人,而不是職業經理人,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研究顯示:
創始人是CEO 的公司表現,持續擊敗職業經理人擔任 CEO 的公司,這種擊敗,表現在資本效率(獲融資次數)、退出時間、退出估值,及投資機構投資回報率等指標上。
《財富》雜志2009 年 11 月尋找當年最佳 CEO 時曾列出 12 位候選人,其中包括巴菲特,但最終獎項歸于喬布斯。當時《財富》指出:這12 個候選人,沒有一個是被董事會聘用的職業經理人。
然而,一個事實是,創始人不能帶著企業永遠跑下去,因為創始人會老去,企業要基業長青,就需要創始人提前籌謀,用足夠長的時間,將創新、可持續發展、進化和變革能力變為組織能力。
馬云是幸運的,用不到20年時間將阿里巴巴做成中國最大的公司,讓天下的生意不再難做,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辭職CEO后用6年時間為退休做準備,做到如今阿里巴巴可以沒有馬云。
而且,未來某天如果需要,馬云還可以像喬布斯一樣回歸,畢竟馬云下周一才54歲,依然年輕。
來源:騰訊科技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76567
以上內容轉載自騰訊科技,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