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成功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后,東莞又有新的目標,市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推進宜居生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指出,東莞將實施綠色發展戰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到2015年,東莞將基本完成市內河涌的整治和生態修復,大氣環境明顯改善,酸雨頻率大幅減少,城市灰霾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生態環境顯著優化,基本達到國家生態市要求。也就是說,2015年東莞宜居等級要達到”國家級”。
東莞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全市汽車保有量已超過一百萬輛,而且每天都以數百輛的速度持續增長。為了緩解道路交通壓力,提高城市空氣質量,近年來,公交優先作為東莞城市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引起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且已經采取多項措施加以改進,其成效也在逐步顯現。但是,在公交發展的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車輛的節能減排、升級換代。隨著城市環境質量問題的日益突出,公交車的尾氣和噪音的污染問題被廣泛關注。公交車輛的車型大、噸位重,現有車輛都使用大排量發動機,不僅燃料消耗量大,很多車輛的尾氣排放標準也相對偏低。公交車在行駛中由于靠站和等紅綠燈,怠速時間長,因燃燒不充分而產生的尾氣污染尤為嚴重,排放滾滾黑煙的現象也比較常見。同時,公交車停車啟動頻繁,發動機和剎車所產生的噪音污染也比較嚴重。特別是在城市中心地帶,公交車線路密度大、車輛上路率高,尾氣和噪音污染更為突出。上述狀況與市政府提出的把東莞建設成為”國家級生態宜居城市”的目標相去甚遠,亟待從根本上加以改善。
辦法:
一、大力推廣節能環保的新能源公交車
根據相關資料,在目前各項新能源汽車技術中,混合動力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混合動力客車采用內燃機和電動機為混合動力源,在起步時主要采用電力,剎車制動過程產生的能量也實現回收利用。一輛采用歐Ⅲ發動機的12米混合動力公交客車在使用期內可實現節油約20%、減少排放約40%,達到或接近歐Ⅳ標準,行駛中的噪音也明顯降低。建議公交、旅游等企業加快淘汰老舊車型,在更新車輛時優先考慮采用混合動力客車,逐步實現新能源客車的廣泛使用。
二、制定有利于推廣新能源公交車的政策和規劃
推廣新能源公交車的難度主要在于其購置成本較高。國家已圍繞新能源汽車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9年還首批確定了北京、上海等13個城市試點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今年已增加到25個國家指定的試點城市,并采取一次性定額補貼等方式,實現到2012年不低于6萬輛的推廣目標。目前佛山市高明區成為廣東首個新能源公交全覆蓋區級城市,徹底告別”墨魚公交”時代,高明憑什么做到了?顯然憑借的不是雄厚的財力。相反,財力相對有限的高明,憑的是花小錢辦實事、踏實服務民生的誠意。建議市政府參考相關試點城市的政策措施,制訂發展規劃,在公交、旅游等企業采購新能源公交車時給予一定補貼,鼓勵全市機關和事業單位在政府采購中選用新能源客車,同時爭取把東莞列入國家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下一批試點城市。
三、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新能源汽車是朝陽產業、環保產業、高科技產業,具有輻射效應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等特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符合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美國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下一輪新增長最可能的動力正是新能源汽車。而就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來看,美國也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如果借助與科默斯汽車集團的合作,東莞引進美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承接新能源汽車生產的國際梯度轉移,實現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規模性商業化開發。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東莞后來居上,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又一個生產重鎮,也是一個可以期待的前景。建議政府高度重視,在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為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鼓勵和支持相關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建立新能源技術產學研基地,開展自主研發,不斷提高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從而擴大生產規模,降低制造成本,使新能源汽車的普遍使用成為可能,以技術進步帶動東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發展。
案由:關于推廣使用新能源公交車減輕城市環境污染的建議
提案人:農工黨東莞市委會
來源:東莞時間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038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