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 ABB 這樣的老牌德系豪華品牌,如果多年以前你還覺得它們有些「old school」,那現在必須換個視角重新審視了。
隨著汽車消費人群逐漸低齡化,豪華品牌們自然不能放過這個廣闊的市場。事實上,它們比你有更敏銳的嗅覺,面對市場的變化,早就開始投年輕人所好,給年輕人造車了。
于是,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年輕化的豪華品牌新車,這些產品也帶來了更低的入門門檻,比如今天要聊的奧迪 Q2L。
這仍然是一臺奧迪 SUV,但顯然,它傳遞出了不一樣的信號:鮮艷的車漆配上雙色車身,跑在路上自成一景。但如果你天真的以為外觀就是豪華品牌安身立命的全部,
那就太幼稚了。面對越來越聰明的中國消費者,光有感性的造型顯然不行。
Q2L 的顏值相比寶馬 X1、奔馳 GLA 這樣的對手來說當然是能打的,但除此之外呢?
我們不妨來拆解一下它的競爭力所在。
首先,當然是科技。「科技」是奧迪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年輕人購車時的核心訴求之一,如果我是 Q2L 的產品經理,必須得在這上面大做文章。
而現實呢?原本在奧迪高級別車型上才出現的科技配置,現在也下放到了入門級的 Q2L 上,比如著名的「虛擬座艙」。這塊 12.3 英寸的液晶儀表,對于內飾甚至整車的科技感提升是不言而喻的。而在 8.3 英寸的中控大屏上,除了奧迪自家的 MMI 系統(tǒng),還有在 C 端用戶里有著非常高口碑的 CrPly 手機互聯(lián)系統(tǒng)。
在車載互聯(lián)層面,Q2L 的這兩項配置已經基本能滿足它的目標人群的需求。
而智能駕駛方面呢?受限于定位和價位,Q2L 沒有我們常說的 L2 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但也提供了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和主動式車道保持系統(tǒng)等配置來把它武裝成一臺頗有自主駕駛能力的車子。在同級別里,這也是 Q2L 的一個優(yōu)勢。
國產的 Q2L,軸距相比海外版 Q2 軸距加長了 28mm,對于 Q2 這個尺寸級別的 SUV 來說,這個加長非常有必要。可能有些人喜歡原汁原味的設計,但如果有機會到國外,看到標準軸距的 Q2 時你就會發(fā)現,它在視覺上實在是有些小,后排空間的局促也可想而知。為了讓車內有更實用的空間,Q2 在國產時加長軸距,不失為一個明智之選。在空間實用性面前,所謂的「原汁原味」,更像是一種情懷標簽,很難在市場層面換來成功。
當然,Q2L 33mm 的加長顯得很「克制」。究其原因,太過夸張的加長一是會影響原本和諧的車身比例,二是會讓車身靈巧的 Q2L 因此喪失一定的靈活性。對這個級別的潛在受眾來說,實用的空間是必須的,但年輕人對空間的追求,又沒到「喪心病狂」的地步。 至于另一個重點——后備廂空間,我倒覺得問題不大。考慮到 Q2L 的用車場景,后排的利用率可能都不高,更別說把后備箱塞滿的情況。如果空間不夠,還可以放倒后排座椅,形成一個將近 1.6 米長的比較平坦的縱深空間,這樣的擴展性,對絕大多數場景來說都綽綽有余了。當然,對于身為豪華品牌的 Q2L 來說,電動后備廂門也沒有缺席。所以整體來說,實用性 ok。
而如果放眼整個座艙,奧迪特有的精致感還是會撲面而來。即使是在入門車型上,奧迪也沒有放棄強調內飾質感。不信,可以分別坐到 Q2L、X1 和 GLA 里面,擰一下中控面板上的旋鈕和空調出風口,相信你會認同這個觀點。為了凸顯年輕化定位,Q2L 的內飾條顏色和材質甚至都可以自選,隨隨便便就能拍出一張既精致又與眾不同的內飾大片。
這就是 Q2L,你從它身上很難找到一絲油膩氣質。在中國市場,這其實是挺難能可貴的一點。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這才是不油膩的年輕人應該有的態(tài)度。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04537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