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 1 月 1 日,大眾集團的傳奇掌門人費迪南德·皮耶希正式出任奧迪 CEO。與此同時,他宣布開始生產奧迪 V8 車型,而奧迪 V8 正是奧迪 A8 的前身。
A8 用相當短的時間就達到了和奔馳 S 級、寶馬 7 系分庭抗禮的高度,并且獨具特色。
不過,歷史終究是用來懷念的,我們更應該放眼當下。歷經 5 代、度過 30 余年歷史的奧迪 A8,靠什么和它的老對手競爭?又是是如何開創 D 級車豪華典范的?
答案是,用科技定義豪華。
在這個級別里,早就不應該是某款車一統天下,因為,用戶群體越來越多樣化,他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了,D 級豪華車理應以各不相同的面貌呈現于我們面前,而這正是這一代 A8L 所試圖做到的,事實上它也確實做到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豪華」的理解也應該隨之迭代。奔馳 S 級那種玩材質、玩所謂「檔次感」的傳統豪華,其實只是「豪華」的一種,而奧迪正是在用科技、智能的力量重新定義「豪華」。
作為旗艦車型,A8L 自然在這方面是首當其沖的。在它身上,和科技、智能有關的革新,不勝枚舉。
比如,A8L 對內飾的革新,就是這個級別里步子邁得最大的。相比 S 級和 7 系,A8L 的中控臺實體按鍵數量是最少的,取而代之的是帶觸控反饋的兩塊大尺寸液晶屏。奧迪把旋鈕和按鍵的操作質感在大屏上進行了復現,這樣,A8L 依然保留了獨特的內飾精致感,也把觸控操作對行車安全的危害降到了最低。
奧迪開始審視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對汽車的改變,并作出了行動。革新不易,對于德國人來說更加不易。而變革的開始,往往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當然,提科技,不能忘了奧迪燈廠的名號。A8L 的矩陣激光前大燈照射距離達到了 600 米,而它的矩陣光源也特別聰明,可以對多個發光、移動物體進行照射角度和亮度的自動調節。而采用 OLED 光源、可以動態點亮的尾燈,在晚上開啟時充滿了儀式感。看著這樣的燈,你不會覺得是在面對一個冷冰冰的機器,而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伙伴。人和車之間的關系,正在悄然被改變。
A8L 還搭載了名為 zFAS 的自動駕駛中央控制器,一個類似電腦主板的芯片組,取代了原本分布式的電子控制單元,這是對傳統汽車電子架構的一個巨大變革。在燃油車領域,這是「前無古人」的。
這個「大腦」由運算能力極強的芯片組成,足以支持 A8L 向更高等級自動駕駛的邁進。它和眾多傳感器一起工作,讓 A8L 成為全球首款支持 L3 級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可能有些人并不看重這個,但對于有錢又極客的買家而言,這或許是比 12 個氣缸更有誘惑力的東西。而從更大層面來講,奧迪正在通過 A8L,探索下一個十年的出行方式。
回歸汽車的本質,它實際上是人類雙腿的延伸。怎么讓這雙腿更高效?當 S 級和 7 系開始在 D 級車上搭載 4 缸 2.0T 發動機時,是 A8L 依然在維護著大型豪華燃油車的氣缸尊嚴,而且全系采用的是 3.0T 6 缸發動機+48V 輕混系統。48V 系統的加入,可以帶來更平順的行駛感受和更低的油耗,尤其是在低速場景下。可能 A8L 的車主大多選擇自駕而非雇傭司機,更好的駕駛感受,當然是他們所需要的。
科技是性感的,而我們也不能僅僅把 A8L 上的科技、智能元素當成「配置」來看待,事實上,A8L 也因此變得更性感了。你會發現,上面提到的種種革新,其實是在全面沖擊著我們的聽覺、觸覺和視覺。在全方位的感官沖擊力下,A8L 的形象格外鮮明和立體。
如果說奔馳 S 級定義了「傳統豪華」,那么用科技定義豪華的 A8L,可以說是新時代的先鋒了,而它的出現,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在未來出行時代,汽車和人到底應該是怎樣的關系。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07076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