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13日,2020年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舉辦。軒轅大學新營銷學院院長、知萌咨詢機構創始人兼CEO肖明超就“數字化時代營銷到底怎么做”作主題演講。
肖明超提出,營銷的未來是“技賦與情,技入于心”。同時強調品效協同。“洞察,創意,技術,內容,媒介是環環相扣,一定不是基數大于一切,數字營銷,不是數字巨大的營銷,我想它一定是基于你的創意,因為如果你有人文,有技術的覆蓋,才能更好和消費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
以下是軒轅大學新營銷學院院長、知萌咨詢機構創始人兼CEO肖明超演講實錄。
肖明超:非常開心,我們能夠來到英雄的城市。
上午講了軒轅大學是跨界不越界,營銷是軒轅大學大學里面最跨界的。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所有的營銷都是為了更好的去和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關系。營銷的手段和方法又是千變萬化的。既是科學,又有藝術,既要討論技術的應用,也要關注內容,還要關注溫度。所以我想我們的新營銷學院也是希望以跨界的思維,整合各界最新的營銷的趨勢,能夠去呈現更豐富的內容,包括很多的課程。
我不在這里詳細介紹我們到底要做什么,我想今天這個環節我來和大家分享一個話題。這個話題也是最近一兩年營銷界特別關注和熱議的話題,就是“數字化時代營銷到底怎么做”。
數字化時代營銷變得越來越難,所以我說今天陷入一個新的跨界,這是一個全民所有的技術全面參與營銷,甚至在某些環節引導營銷。一邊是智能化改造創業,一邊是技術顛覆過去所認為的營銷邏輯。
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數據。今天說流量紅利已經消失了,為什么消失?我們看一下2019年中國互聯網廣告4367億收入,TOP10中互聯網公司占了94.85%,這說明什么?流量,我們所謂的流量其實是在集中化。流量集中化的結果是什么,流量越來越貴,紅利是什么,紅利就是你不再可能拿到高性價比的廣告,不能再拿到高性價比的營銷平臺,這意味著什么?品牌建設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所以在這樣背景下,我們看到傳播陣地其實已經斗轉星移。在這個過程里,我們今天看到大量的互聯網的手段,所以我們似乎一講到數字營銷的時候,我們認為所有的營銷就必須以效果去做衡量。我們看到行業里面的預測,到2020年廣告還會迅猛增長,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傳統基本是負的,但是社交廣告,信息流廣告,程序化購買等基本上2倍以上的增長。過去講品牌展示全面向效果廣告轉移,這是一個大勢,我相信很多廠商都在轉變。
現在談得比較多的是品效合一,到底是品還是效,很難劃清它的界限。直播帶貨,在座很多大佬都想直播帶貨。全鏈路,昨天阿里巴巴在杭州發布會也是講怎么構筑全鏈路的營銷,我們希望把我們的APP,私域流量,微信,各種各樣的東西全鏈路營銷。數字化轉型,今年又會作為重中之重。敏捷營銷,怎么快速針對社會情緒針對快速的反應,智能化的決策。
所以今天營銷變成數字觸點的爭奪戰,中國手機用戶日均解鎖122次,短視頻站所有互聯網應用的20%,第一大是微信,第二大就是短視頻。小程序日活達到8.29億,今天看到互聯網用戶往18歲和中老年人轉移。
所以我們對于數字營銷,對于這樣一個時代,營銷效率的追逐幾乎進入到了一種常態化,迅猛化,我們對于效果的這種苛求也幾乎是前所未有的這樣一個時代。有的時候我們回頭想,技術,內容,品牌,溫度,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營銷的本質是什么?
所以提出幾個問題?第一,我們到底是要精準的狩獵,還是觸動消費者的心弦。消費者已經是游牧,我們試圖用狩獵的方法,和過去有區別嗎?沒有,只是陣地轉移,過去在電視上轟炸,在地面轟炸,現在希望在APP,在各種移動上去轟炸,所以我們這種轟炸,甚至精準化的轟炸,我們用各種標簽追蹤消費者,追蹤導致消費者的信息超載。所以有時候我們想,我們將營銷目標驅動到對個體的持續追蹤和鎖定,但是消費者真的需要那么多個性化的溝通嗎?我們真的需要什么東西都要聯網嗎?
汽車行業可能不算最厲害,家居行業現在說燃氣灶搞到智能化,炒菜也要和它對話,燃氣灶也想下次換的時候也換我們家的,我每天和你溝通一下。有的消費者家里放五臺智能音響,講話都和他們講。我們真的需要溝通嗎,我們可能是需要一些思考,所以有的時候,技術出現的時候我們又容易出現技術膜拜,技術膜拜導致的結果就是營銷空心化,空洞化,這是廣告主生態調研的結果。很多代理公司說,你現在不搞技術你搞什么營銷,談創意,創意是什么?創意能賣貨嗎?所以我想我提出來,我們可能是需要有一些思考。
所以我們在講個性化推薦,個性化推薦和人性化溝通哪個更有說服力?很多時候都相信大數據,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大數據只能發覺相關性,今天所有大數據都是在做猜測的營銷,我點了一個汽車的東西,你就認為他肯定要買車,馬上就給他推一個汽車廣告,但是其實很多時候這個人已經買完了。那我們在猜,它能解決因果關系嗎,我們發現因果關系還得要看全結構的數據。全結構的數據怎么建立,我們在私域流量建立不能能建立全結構數據,所以我們看到數據又忽視了洞見和價值。
我們做金軒獎的時候,有這么一點特性,技術只是工具,而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技術。我們說品牌是什么?品牌它一定是對于人心的捕捉,而技術只是幫你去做這個連接,所以技術手段可以很豐富,回頭細膩的表達,體系化的整合依然很重要,我們要在數字化時代去思考新的整合營銷是什么。
未來是人文和技術融合,技術力+內容力+服務力,才是具備情感力。強調信息覆蓋,強調品牌植入,用戶需求識別,用戶情緒感知。未來智能技術就在那里,就像空氣一樣,我們的精準化它也就在那里,但是它不會隨便跳出來打擾消費者,消費者需要的時候你再和他溝通,那么我想這個可能是我們營銷下一步需要去思考的。
第二個思辨,要短周期還是長期主義?什么叫短周期,賣得特別好,刷屏技巧,10大刷屏H5,發朋友圈的海報希望是這樣的,都是看到這樣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流行總是會消失,在知萌對這個定義當中,6個月會結束的東西不需要看,是網紅的東西。短周期導致營銷人集體失能。失什么能,直播帶或除了薇婭,李佳琦,還有李一刀之外,還有誰?今天說快手上的TOP10是誰,我們不知道,所以有的事情是流行。那么我們要做什么,我們要做品牌,要做抓住趨勢,2到4年的小趨勢,足夠我們去建構一個品牌的一個階段,大的趨勢。我們講智能,5G,它會是大的產業趨勢,20年左右。如果還能做到極致,什么是能夠長久影響消費者的?文化。如果抓住一股文化,把文化核心發揮到極致,有可能你的營銷不需要那么盲目,這是我們要考慮的一件事,要考慮長期主義。
我們要引領社會文化,生活方式和潮流趨勢,做到獨特性的不同,而不是做到同類里面的最好,我想你的品牌才不是流量品牌,而是心流品牌。消費者做某一件事情就能想到你的品牌。
怎么做品牌價值?一定要堅守,才能對付更長周期。我們快速迭代的時候,下一個的煥新的時候,我們和過去的關聯性是什么,理念留下是什么,品牌主線是什么,我們品牌的整個價值,我們需要去塑造更強的勢能。
就像我們在金軒獎最近幾年的案例,一直討論,比如說雷克薩斯做品牌,溫度的東西,可能是有一點耽誤時間,但是他堅持,因為它要影響高端人群,豪華車的消費者,這些人更關注情感,人文價值,更關注社會層面的一些東西。沃爾沃所有講安全,所有東西出來都是講安全,消費者認為是最安全,這個原則一直在堅持。
第三個思辨,我們講行業話術還是用戶語境?我們和競品比較有30項超過,50項超過,我們很多時候講自己的話術,但是消費者選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和你想的不一樣,所以我們怎么變成以用戶的語境來思考。今天消費者和顧客參與的品牌建設的發展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所以今天我們看到很多品牌出現問題的時候,消費者首先提出來,對你進行鞭策,對你進行相應的回應,所以我們說今天進入了一個用戶引導的時代,這個不光是知名度,更重要是塑造品牌的信任度,另外要保證品牌的調性,消費者覺得這個品牌是懂我,為我,愛我的品牌。
品牌一定要適應新的群體的變化,要去建構品牌的新的全層話語,這個全層話語是什么?取決于我們對于新消費群體,我們是不是對他們有足夠的研究。
大家看看我們的95后,2000后怎么講話,真情實感。90后講火星文的時候我們聽不懂,今天又怎么講。中堅力量25到35歲非常范,年輕人會自己定義自己,怎么樣和他們共鳴,消費者怎么找到自己,怎么通過品牌表達自己,我們可能需要新的定義。年輕人做什么,喜歡電競,他們在看一個虛擬的偶像,這都是新的消費的文化。
最近我們在金屬標的大賽里面,有一個PK,這里面有一個案例,非常有意思,我們怎么去用戶視角講品牌故事,做實踐營銷。雪碧想推新品,想去找到年輕人,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視頻叫情人的眼淚,就是年輕人喝雪碧的時候兌江小白,很多是失戀,情感遇到問題的時候,這個非常好玩。我們能不能和江小白跨界,很多喝雪碧的人也會喝白酒,我們能不能出一個白酒味的雪碧,所以什么叫跨界,這就是跨界機會的尋找。然后他們去做了一個測試,針對幾萬人做了一個測試,大家發現覺得這樣的做法我是可以接受,消費者參與進來了。然后他們就真的出了一款,其實沒有白酒,但是有白酒味的雪碧,然后找了江小白,它很開心,我都不需要花錢找我跨界,但是因為是情人的眼淚,所以我們不僅是情人的眼淚,混在一起,越混越對味,這樣的跨界就是以用戶為核心的。今天講這幾年上汽的名爵,做了很多后備箱的營銷,都是圍繞年輕人來做。
第四個思辨品牌向上,泛眾而談還是精眾而生?都在向上,效果非常好,品牌向上之路一定要解決的是精眾而生。我們為什么向上,過去的市場基本上集中三、四線下沉市場,我們所有的產品基本都集中在15萬以下,要向上的時候一定要找到引爆你的人群,是先鋒人群,一定是要做價值層的營銷。價值的營銷我們要找到那些真正的精眾人群去引領新的潮流,所以我們要去向上定義一種新的潮流和風尚。為什么?這是我12年定義出來的精眾營銷,有四個標簽,精選,精致,經營,精明去定義這個。我們的受眾是不是在這里面,我們不是泛泛的大眾,是精眾里面的大眾。我們幫海爾打造高端品牌卡薩帝,講它的人生,它的態度,不凡的人生,藝術設計+人生哲學結合起來。我們看到吉利,紅旗等等,都找到那個精神的連接,和精眾精神的連接,和精眾全層對話的界面。
第五個思辨,數字化轉型,從單一點到一體化。我們認為數字營銷就是數字化,兩微一抖就是數字化,這個時候發現整個的體系它不是一個單點,數字化是一個一體化的過程。大家越來越偏向于投入什么?全行業來看越來越關注投入用戶的運營,所以我把整個的話總結四點,一開始要流量,要暴光,再接下來就是銷售,觸點消費。3.0是回憶,4.0是運營數字資產。昨天阿里巴巴講用戶,能不能投資用戶,投資用戶是什么?就是要投資用戶更長的生命周期,建立用戶更長消費價值,所以這個如何去建構用戶資產。所以爭奪注意力,用數字化驅動商業的增長將成為必然的一個趨勢。
那么這個趨勢怎么樣去完成它?我想它一定是基于數字驅動,到未來要驅動整個全新化組織的重購,一會兒李鎮宇老師會講,我們組織怎么樣去回應新的變革,更重要怎么從制造端,產品端,運營端,產品端完成數字化的一體化,不光只是數字營銷這一個觸點,那么我覺得這個是最后一個思辨。
我們在提這些問題的時候,我今天提的,我站在我們的角度觀點,未必完全都對。總結來講營銷的未來是什么?“技賦與情,技入于心”。它到底給用戶帶來的利益點是什么,汽車品牌生態場是汽車和人關系,汽車和社會的關系,汽車與出行生態的關系。我們的品牌的增長有四個核心,第一要提升你的用戶鏈接力,你的場景拓展力,你的品牌情感力是不是足夠強,你的價值交互力能不能陪伴用戶長的生命周期,讓用戶參與眾創,能夠幫你進行擴展。品牌關系將會從滿意轉向讓用戶喜悅,用戶參與,到最后能夠真正的,甚至你的品牌幫助用戶賦能,用戶還可以為你賦能,我想我們的營銷一定會比過去會做得更加的輕松一點。
未來一定是品效協同。洞察,創意,技術,內容,媒介是環環相扣,一定不是基數大于一切,數字營銷,不是數字巨大的營銷,我想它一定是基于你的創意,因為如果你有人文,有技術的覆蓋,才能更好和消費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
數字時代的營銷,不能止步技術的膜拜,也不能僅僅關注交易合轉化行為,更應將技術作為共聚合載體,從心出發,引領未來趨勢融入產品里。
我今天的演講到這里,幫助大家看清趨勢,贏在未來,不再迷盲。
謝謝大家。
敬請關注蓋世汽車“【蓋世直播】2020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專題。
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62.html
來源:蓋世直播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2289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直播,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