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北美,通用汽車還與本田汽車和Nikola簽署了戰略合作,在柏歷看來,第三代電動平臺的推出將幫助通用汽車實現技術的規模經濟效應。其成本效率和技術領先性獲得了其它企業的認可。
2020年的一場疫情,將原本有條不紊的工作節奏打亂,間接壓縮了下半年的時間,車企也在這場與時間的競賽中爭分奪秒。在北京車展如火如荼進行之時,遠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海口舉行的一場關乎新能源行業走向的峰會同樣吸引了業內的目光。作為全球跨國集團,通用汽車自然也不會缺席。9月29日,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歷(Julian Blissett)接受了包括新浪汽車在內的媒體采訪,向外界介紹了通用汽車在新能源浪潮下的機遇同時分享了對行業看法。
未來五年超過50%的資源投入到電氣化和自動駕駛領域
在各個車企都在大談電動化的聲浪中,通用汽車的聲音并不算大,但并不代表它們沒有準備,現實可能還恰恰相反。
今年3月通用汽車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公司電氣化戰略的核心:模塊化的驅動系統以及搭載Ultium專屬電池的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該平臺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將全面覆蓋各級別車型,包括皮卡及性能車。
據柏歷介紹,作為該平臺下首款車型凱迪拉克LYRIQ將于2022年初推向市場,同時GMC Hummer純電動皮卡也將于下個月正式發布,此外,基于該平臺打造的Cruise Origin自動駕駛汽車也于今年年初正式亮相,其將很快以實現共享模式為目標在北美市場投入量產和運營。
近期在北美,通用汽車還與本田汽車和Nikola簽署了戰略合作,在柏歷看來,第三代電動平臺的推出將幫助通用汽車實現技術的規模經濟效應。其成本效率和技術領先性獲得了其它企業的認可。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這場變革,柏歷重申通用汽車始終聚焦電氣化和自動駕駛,快速推進業務轉型。未來五年,通用汽車計劃將超過50%的全球資金和資源投入到電氣化和自動駕駛領域。在中國市場,通用汽車業也將緊密接軌全球轉型,在合資企業層面開展積極布局,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不斷增長的需求。
多樣化的非財政支持將提升新能源汽車接受度
盡管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廣闊,但是現階段如燃油車相比其銷量仍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而在已售的新能源汽車中,個人消費者的數量遠低于商業用途數量。新能源汽車仍是以政策驅動為主的市場。而在由政策驅動向政策+市場共同驅動的過程中,企業和政策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對此柏歷認為,新能源汽車要實現市場化,首先要激發消費者購買的興趣和意愿。為此,車企需要打造消費者青睞的電動車產品,展現出色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并且解決里程和充電等用戶痛點。第二是改善新能源車的使用環境。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都能滿足出行需求。消費者的里程焦慮主要源于充電基礎設施的不足。充電服務的便利性和一致性也有待提升。例如,目前在中國市場主要由兩家公司運營加油站。用戶能夠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支付,過程簡潔明了。
第三是獲取更多的政策支持。由于年齡、性格和個人喜好的不同,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接受程度不盡相同。政府的支持仍然不可或缺。
柏歷還特別指出,在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多樣化、本地化的非財政支持,提升新能源車的使用度和接受度。“在這一領域,上汽通用五菱所在的柳州市成功地樹立了‘柳州模式’,得益于免費的充電與停車服務以及公交車道使用權限,柳州的新能源車雖然只占全市汽車保有量的10%,但在全市汽車使用量中占20%。”柏歷舉例說。
(責編:林嘉興)來源:新浪汽車原創
作者:林嘉興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28473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浪汽車原創,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