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汽車產業在劇烈動蕩中深化變革。清晰認識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與任務,制定對應的發展策略和實施路徑,對發展更能有效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至關重要。1月16日下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1)高層論壇上,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圍繞““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主題發表了演講。
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 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論壇上,結合過去五年多理想汽車的發展歷程,李想做了一些總結和思考。
李想認為,品牌不是一種手段,而是一個企業的終極目的。 0—60分是品牌價值,一個品牌的0—60分決定了這個品牌能不能生存下來,這就是馬斯洛生存和安全的需求。
李想表示,在品牌上面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產品價值驅動的品牌,一類是渠道價值驅動的品牌。兩類品牌背后所有的驅動力是完全不一樣的,產品價值驅動的品牌其實更加自我,而渠道價值優先的品牌它所追求的很多是一種社會價值或者一種大的任務。
李想提到,像理想汽車這樣的一個產品價值驅動的品牌,背后很多方式也都是有理論可支撐的,最基礎的就是馬斯洛五層的理論,我們把品牌化成了三層,當然每一層都很重要。
在李想看來,“一個品牌60—90分,講的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而智能電動車品牌最重要的一點是和用戶如何構建一個社區,造車新勢力更傾向于選擇直營的方式,就是希望讓用戶通過足夠多的參與感形成認同感,進而形成歸屬感。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智能電動車的發展,在未來的10—15年中國能夠誕生全球頂級的品牌。
對于品牌和組織的關系,李想解釋稱,品牌回答了我們是誰,組織則回答了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到哪里去。我們把整個組織要解決什么問題做了一個橫軸、做一個豎軸,向左是相對收斂,向右是向外開放,向上是不可控,向下是可控,由這樣的組成決定了配合什么樣的組織模式。最早幾百年前出現的工業體系,我們稱之為標準的工業組織。
對此,李想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提到理想汽車,很多用戶會說,理想ONE的懸架不好,他們在社區發出這樣的聲音,但是我們的方式不是告訴用戶說我們的懸架好,而是問用戶您覺得懸架不好到底為什么,很多用戶說我身邊的朋友說麥弗遜懸架不如雙叉臂的懸架高檔。其實很多用戶說不出麥弗遜和雙叉臂之間的差距,但是我們會怎么做呢,我們很真實的告訴他背后的為什么,麥弗遜懸架用在增程結構上會比雙叉臂懸架多10厘米的縱向的空間,但是會損失3%的操控,作為理想ONE是一款三排座椅的中大型SUV,家用的,我們認為這10厘米的空間比3%的操控可能更重要一些,所以沒有什么對錯,就是一種選擇,這個時候用戶很多心理的疑問就得以解決了,也會更好的支持我們的產品。
李想認為,標準的工業組織向下發展出會變成一個智能組織。由于智能產品的出現、生態的出現會出現在一個不可控和向外開放的世界里。因此,在企業的要求上面也會發生很大的不同,從過去每個人的執行流程變成要求每一個人自己能夠做獨立的決策。企業的關注重點會相應發生變化,更加注重內容數據化、權利下放等方面。從過去關注完美和不出錯,到關注成長、關注去復盤,形成這樣一個特殊的組織。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王曙光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3632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