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遠景動力打造日本最大動力電池工廠,加速推動全球碳中和轉型
據外媒報道,近日,遠景科技集團旗下動力電池公司遠景動力(Envision AESC)宣布將在日本茨城縣新建一座超級電池工廠,加速推動日本電動化轉型,實現2050零碳排放目標。這也是近期遠景動力宣布獲得國際一線客戶訂單并在法國、英國落地動力電池工廠后,國際化布局的再度深化。茨城電池工廠不僅將成為日本最大的單體動力電池工廠,還將是日本首個數字化、低碳化的動力電池工廠。
據悉,該工廠是遠景動力在日本建設的第二座電池工廠,規劃產能18GWh,全部投產后可為300,000臺電動汽車提供全新一代動力電池產品,一期工廠將于2024年開始量產。利用遠景科技集團全生命周期零碳解決方案,該工廠計劃將從量產伊始實現運營碳中和。
來源:第一電動
第一電動網消息,據外媒teslarati報道,特斯拉備受期待的全新入門級車型的開發進展似乎非常順利,該車最早將于今年年底小批量試產。
馬斯克曾在2020年特斯拉電池日上提到,特斯拉未來將會推出一款售價約為2.5萬美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的車型,該消息也在特斯拉202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上被證實。
來源:第一電動
3.國軒高科宜豐、奉新碳酸鋰項目先后落地,年產值將超100億元
國軒高科宜春項目近日取得突破進展。
8月3日、4日,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在宜春市分別與宜豐縣人民政府、奉新縣人民政府正式簽約,標志著國軒高科在宜豐、奉新兩地投資建設的碳酸鋰項目正式啟航。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碳酸鋰10萬噸,年產值過100億元。
兩大鋰電新材料項目相繼落地
據協議,宜豐縣鋰電材料綜合開發項目位于宜豐工業園區,占地60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包括年產2萬噸鋰電材料制備及其年產300萬噸采選礦綜合開發利用,二期主要包括年產3萬噸鋰電材料制備及其年產500萬噸采選礦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50億元。項目一期將于今年第三季度動工,2022年底前投產。
來源:蓋世汽車
4.特斯拉Cybertruck訂單總數超125萬輛
第一電動網從相關外媒獲悉,據非官方預訂跟蹤機構稱,僅上周,特斯拉就收到了17000輛Cybertruck的訂單,使得其預定總數超過125萬輛,其中雙電機版本仍然最受歡迎,約占總預訂量的48%,而如果這些數據轉化為真實訂單,特斯拉的潛在收益將超過790億美元(約合5108億人民幣)。
而就在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剛剛表示Cybertruck可能并不會成功:“說實話,Cybertruck一直有可能失敗,因為它太不像其他車了。不過我不在乎。就算別人不喜歡,我也太愛這款車了。其他卡車看起來就像同一個東西的復制品,但Cybertruck看起來像是來自未來的外星人制作的。”而現在的情況發展可能與其想法背道而馳,雖然說125萬輛的訂單并非準確官方的數據,而是更多來自于粉絲群體的非官方跟蹤機構。
來源:第一電動
5.廣汽Aion7月份終端銷量達10604輛
最近,東京奧運會正在緊張激烈地進行中,中國健兒奮勇拼搏,向一塊塊金牌發起沖擊。而在增長迅猛的新能源車市場,各大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來自廣汽埃安的官方數據顯示,7月份AION家族終端銷量達10604輛,已連續三個月實現月銷過萬,穩居萬輛俱樂部陣營;而在訂單量方面,AION家族7月份單月累計已超1.6萬輛,全線爆款再創新高。目前,埃安智能生態工廠已具備10萬輛/年的產能儲備,但由于用戶訂單量激增,產能利用率已超140%。
來源:第一電動
6.歐藍德PHEV Evolution或將于2022年發布
日前,我們從海外媒體處獲悉了一波關于三菱歐藍德PHEV Evolution車型的消息,受到疫情的影響,這臺本來打算在東京車展上正式發布的車型的面世日期將會被推遲,據悉,新車或許要等到2022年6月份才能夠與我們正式見面。
根據三菱品牌的對歐藍德車系的規劃,未來,三菱歐藍德PHEV車型將會出現在最終的產品名單中,那么,這臺同樣搭載插電混動系統的三菱歐藍德PHEV Evolution將會與普通版車型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外媒猜測,新車預計將會在動力層面進行比較顯著的升級優化,同時,一系列更具視覺沖擊力的越野套件預計將會出現在新車之上,以彰顯車輛的不凡身份。
來源:汽車之家
7.英飛凌生產中斷,德國汽車業遭遇30年來最嚴重供應短缺
據外媒報道,芯片制造商英飛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表示,其兩家工廠的生產中斷影響了向核心汽車客戶的交貨,目前德國汽車行業正面臨30年來最嚴重的供應短缺。
據悉,新一波新冠病毒疫情迫使英飛凌在馬來西亞的一家工廠暫時關閉,而此前6月,英飛凌在得州奧斯汀的工廠也因得州風暴而短暫關停。這兩次停產意味著,與歐洲競爭對手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相比,英飛凌在其第三財季從智能手機到汽車的各種強勁需求中獲利的能力相對較弱。
在談到汽車行業(占英飛凌銷售額的五分之二)時,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表示,整個價值鏈中的嚴重供應限制阻礙了復蘇。“當前芯片庫存極其緊張,終端需求正在被推遲。總而言之,恢復供需平衡需要時間。在我們看來,芯片短缺將持續到2022年。” Ploss說道。
來源:蓋世汽車
8.豐田二季度營業利潤達9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8月4日,豐田汽車正式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得益于銷量的反彈及其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好地抵御了全球芯片供應短缺的沖擊,再加上有利的匯率波動的提振,豐田二季度營業利潤創歷史新高。
具體說來,豐田第二季度實現了9974.9億日元(合91.5億美元)的營業利潤,高于Refinitiv調查的10位分析師平均預估的7520億日元,也遠高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的139億日元。營業利潤率高達12.6%,較去年同期高出0.3個百分點。銷售額達7.94萬億日元(合727.7億美元),同比大漲72.5%。凈利潤達8978.3億日元(合8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88.4億日元同比暴漲465.2%。
盡管二季度業績強勁,但由于新冠病毒疫情還在持續擴散,再加上芯片短缺和零部件價格上漲等不確定性因素,豐田維持了此前5月份做出的本財年(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營業利潤為2.5萬億日元的預測。豐田這一預期要低于Refinitiv調查的24位分析師平均預估的2.88萬億日元。8月4日下午,豐田股價下跌了2%,延續了早盤的跌幅,因部分投資者對該公司沒有上調利潤預期感到失望。
來源:蓋世汽車
9.又漲3萬 特斯拉Model S/X長續航版調價
特斯拉對國內在售的2021款Model S/X的長續航版車型進行了售價調整,前者售價調整為85.999萬元,后者售價調整為90.999萬元,上調幅度均為3萬元。
不同于Model Y/3兩款國產車型的降價趨勢,由于Model S/X目前仍是在美國工廠來生產,海外市場芯片等零部件的持續緊缺推動了車型的價格上漲。本次價格調整也是特斯拉Model S(參數|詢價)/X長續航版近一個月內的第二次漲價,此前在7月16日,這兩款車型就已經將價格上調了3萬元。
來源:汽車之家
10.突發!著名汽車專家王秉剛離世
8月4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在朋友圈稱,“沉痛悼念著名的汽車專家、令人尊敬的汽車行業領導、原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國家電動乘用車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王秉剛先生。”這意味著,在汽車界德高望重的王秉剛已經離世,真的是太突然了!他的離世讓很多人惋惜,不禁感嘆世事無常。
來源:第一電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劉澤竑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5299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