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汽中心安全試驗室成為EuroNCAP官方認可的試驗室,這意味著出口歐洲的自主品牌車輛,在C-NCAP的官方試驗室實施EuroNCAP試驗得到的測試結果,EuroNCAP即完全認可,這大大促進了我國汽車貿易國際合作。
在2006年以前,自主品牌出海屢遭“碰撞門”,當時在國外的NCAP測試中表現并不理想。15年來,C-NCAP用自身立足國情、面向世界,不斷完善測試場景,硬生生開拓出一條“中國標準引領世界方案”之路,為中國汽車安全技術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的自主品牌,在國外做NCAP試驗也能更加的應對自如了。
堅持本土化,全球首倡后排假人測試
“我們是第一個在后排安放假人測試的,這在全球NCAP屬于首例。”談到C-NCAP深度結合中國國情的本土化特色,C-NCAP管理中心第一任主任趙航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激動不已,“這是我建議的,主要就是根據中國實際用車情形。”
C-NCAP管理中心第一任主任趙航
時光倒回到15年前的本世紀初,那時的中國剛入世不久,汽車產銷量、保有量迅速增長,轎車開始陸續進入家庭。可是與歐美一人一車的消費情況不同,中國基本上是一家一輛車,全家出行都用,后排經常有乘員,使用率很高,“所以我們根據中國的使用情況,后排要加假人,測試后排的安全性。那會兒06年,有別的NCAP建議直接都用他們的,標準一致起來,我說不行,我們要形成中國自己的C-NCAP特點和使用要求,服務中國的消費者。”
于是,2006年第一版C-NCAP便設有后排假人測試評估,一個5%女性假人和一個兒童假人,兩個假人的安放、測評都是中國首創,相關試驗完全靠自己摸索研究。
C-NCAP后排假人測試場景
從2006版首倡到2009版正式納入測評,后排假人測試已在C-NCAP成熟實踐了15年。直到最近,隨著現實情況的發展,EuroNCAP也開始系統考慮將后排假人納入整體評價,并取經“中國經驗”。C-NCAP以自己勇于“中國特色”的堅持,逐漸成長為可供世界交流參考的安全測評方案。
立足中國實際,關鍵標準貼合國情
熟悉C-NCAP的人,一般都了解,與始于美國IIHSNCAP的25%小區域重疊碰撞不同,C-NCAP始終采用40%的重疊碰撞測試。不同的重疊碰撞面積和區域,使得測試效果完全不同。
在曾任C-NCAP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的文寶忠看來,“美國高速路車很近,有可能出現擦肩而過、避讓不及的情況,我們的高速路,四車道很寬,中間還有護欄,出現25%重疊碰撞概率很低。不能拿別人的強加給我們,太主觀了,不符合中國國情。”而通過中國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數據分析也顯示,在中國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中等重疊是前部碰撞的主要形態,在全部前碰事故中占比49.6%,在嚴重交通事故(氣囊展開)中占比56%。
C-NCAP40%重疊碰撞測試場景
領先世界的中國行人保護測試
如果說2018版C-NCAP還只是全球NCAP秘書長所認為的“發展前景很好”,那么即將于2022年1月實施的2021版C-NCAP,則在前沿科技陸續展露頭角,技術引領與規則互認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根據中國交通事故數據統計,從2011年至2018年,乘用車碰撞事故有80%都是車外人員的弱勢道路使用者和乘用車碰撞,這些弱勢道路使用者不僅僅包括行人,還包括自行車、電瓶車的騎行者。
“結合中國的實際道路場景和中國電瓶車尺寸規格、包括中國人的身高,2021版C-NCAP把頭部仿真測試區域從2100毫米擴大到2300毫米,且加入腿部APLI先進腿型碰撞器,更能代表人車撞擊的事故場景真實情況。”在C-NCAP行人保護試驗技術專家畢騰飛看來,中國的行人保護測試比國外早一年更新發布,且測試技術實現本土化自主研發之余,已與國外先進機構并駕齊驅。
據悉,目前澳大利亞NCAP和拉丁NCAP有意借鑒C-NCAP行人保護腿部評價指標和規則。自2006年成立以來,C-NCAP一直面向世界、立足國情,以國際先進NCAP為標桿進行本土化再造,然而,這一次,15年之后,C-NCAP將越來越承擔起引領國際的角色。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忻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5580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