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動化時代下的產物,微型電動車正在朝著一個更好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即將完成從萌芽起步期、全面爆發期到整改規范期的過渡。
4月8日,在汽車測評國際峰會暨C-NCAP年會上,中汽中心正式發布《微型電動汽車專項評價規程》,《規程》是綜合考慮了產品特點和市場訴求,推出的為微型電動車量身定制的重要考題,旨在加強車輛安全監督與質量檢測。
據悉,該規程計劃于今年7月份正式實施。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心里想著:終于來了!在微型電動車飛速發展又沒有規范化制度的時候,我就覺得針對微型車市場的規范制度應該很快就會出爐,目前來看,這份《規程》來的不早也不晚,可以說是剛剛好。
好在哪呢?一方面是目前微型電動車市場已經發展起來,不會脆弱到被《規程》一碰就會破碎;另一方面會加速促進該市場的有序發展。
正如汽車分析師、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所說:“《規程》的發布對微型車市場會起到一個規范的作用,幫助這個市場健康的發展,對車企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好事情。”
微型電動車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這個問題要從消費者和市場兩方面來思考。
對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3月A00級批發銷量11.9萬輛,環比增長75%,占純電動的32%份額;A0級批發銷量5.5萬輛,占純電動的15%份額。從這個數據來看,微型電動車已經有了很大的體量,但是在安全方面,微型電動車的表現成為了消費者的潛在顧慮。
以2021年初秦皇島的一起交通事故為例,當時一輛宏光MINIEV與一輛奧迪A4相撞,兩車均出現損毀,但是可怕的是宏光MINIEV直接被撞爛,車上的一對母女因重傷不治身亡,而奧迪A4車身部分僅有損毀,車上人員也沒有生命危險。
要知道宏光MINIEV可是月銷超2萬輛的主,這種安全保障是太讓人不放心了。
張翔也表示,目前微型車的使用范圍是在改變的,以前只在三四五線城市,現在像宏光MINIEV這種微型車已經進入了一二線的大城市,像上海就有不少這個車,但是這種微型電動車跟奧迪、奔馳這種車在同樣的高速公路上行駛,肯定是有安全隱患的。
第二就是市場問題,雖然目前微型電動車勢頭正好,但是產品可謂是參差不齊,因為行業門檻太低,大大小小的品牌林立,導致產品的同質化嚴重,不利于行業的發展。
張翔認為《規程》可以有效改善上述兩個問題,他表示《規程》的安全準則,讓消費者在購車選擇品牌的時候有據可依,同時也促使廠家積極的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從而對整個行業起到規范性作用。
《規程》設置了哪些考題?
《規程》主要針對車身長度小于4米的純電動乘用汽車,也就是A0/A00級別。
具體考題分為碰撞安全、使用安全和續航充電三個版塊。
在碰撞安全方面,主要評價車輛在發生碰撞事故的過程中,車身結構及約束系統(諸如座椅、安全帶、安全氣囊/氣簾等)對于內部駕乘人員的保護效果,測評內容主要包括正面碰撞、側面碰撞和鞭打試驗三個項目板塊。
在使用安全方面,主要涉及到用戶日常用車過程的安全問題,例如充電安全、制動性、電磁抗擾、涉水電池安全以及人體電磁防護等多個項目。
在續航充電方面,主要評價用戶使用痛點問題,內容包括常溫續航、低溫續航、低溫充電和充電兼容性四個項目。
三項測試首先表明,其對于車身結構、車身材料、電池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硬性要求,也代表著微型電動車的成本將進一步上升。
《規程》的評測目的也和常規車型的評測相同,都是強調在先期引導廠家提升車身結構安全,增加安全氣囊等必要的安全配置,解決用戶痛點問題,以循序漸進引導微型電動汽車的各項性能最終向常規尺寸車輛看齊。
雖然都是汽車圈很常見的基礎評測,但是這對于微型電動車市場來說可以說是一次“生死考驗”。
對微型電動車市場有何影響?
只有在潮水退去時,你才會知道誰一直在裸泳。
事實上,就算中汽中心不出面,微型電動車市場也會開啟淘汰制度,因為首先由于電池原材料的漲價,微型車也開始了一系列價格的上漲,消費者不一定會為其買單;其次當微型車市場飽和時,邊緣化的品牌就會面臨淘汰;最后消費全體的升級必然會淘汰一部分劣質品牌。
張翔也表示,以后smart可能也算是微型電動車,光束汽車也會推出小于四米的微型電動車,它們的價格可能會達到20萬以上,而五菱宏光最便宜微型車價格在3萬塊錢以下,可以看到價格區間參差不齊,那么這時候必須要有一個比較各方面的法規管理辦法。
因此,《規程》的發布只是在加速淘汰制度的同時為整個市場提高了入場門檻。
可以預計,在《規程》發布后,很多品牌不能拿出產品力強的車型,很容易就會被市場淘汰。不過這也意味著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車價的上漲。
有媒體和網友戲稱,想買微型電動車可以先等等,建議7月以后再入手!你怎么看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孫銘青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7308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