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車展,因去年底,受惠最大的純電動車再度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許多觀眾不僅看熱鬧,更表示想看看眼下能買到什么樣的電動車,避開高價拍牌的痛苦。
但失望大過希望。作者發現,本屆車展上純電動領域不少車型都是老面孔,個別出挑的新車卻沒有量產時間表。政策風向變動的預期下,不少車企選擇了低調和轉向。
電動車吆喝聲少了
車展上,新能源車口號仍在,但仔細看看展臺上的新能源產品,總覺得與往年相比還是缺少明顯變化。過去幾年的車展上,一談到新能源車量產,廠家往往滿口豪言,如今,口風緊了許多,理性務實多了。
在”電動車先鋒”的比亞迪展臺,已上市的電動車E6擺在了展臺的邊角上。展臺上的工作人員對于推廣E6并沒有太多的熱情,”現在上海還是很難買到,你若在上海預訂E6,我們可以幫助上深圳牌照”,無疑,沒有納入上海政府補貼和牌照支持范圍的E6,要在上海消費者中落地并不容易,其實即便在深圳,它的普通消費者銷量也很有限。
東風本田工作人員告訴作者,旗下思域混合動力產品已經不生產了,只是純進口有些量,但也很少。而純電動的產品目前還沒有。曾經作為自主品牌翹楚的奇瑞,這一次也沒有帶來任何的電動車產品,哪怕是展臺上的概念車,依然是采用傳統燃油技術。
記得在2009年上海車展時,當時算是國內自主品牌發展以及新能源車露面的高潮,那一年奇瑞一口氣帶來了32款新車,包括4款新能源車,今年奇瑞在新能源展車上的”失聲”,折射出新能源之路不好走。雖然本次車展國外巨頭帶來的新能源車產品多于國內廠家,但整車巨頭的產品并不比以往多。在福特的展臺上,展示重點是其傳統燃油效率提升技術的1.6升EcoBoost發動機。一位曾經的福特高層在展臺上告訴作者,實話實說,目前提升傳統燃油發動機效率,比研發電動車要實在。畢竟,要普及電動車,需要基礎設施跟上,這一點,路太長。
政策風向又轉變?
”截至目前,已有100多輛私人購買的榮威E50純電動車,懸掛免費綠牌,開上上海街頭。”上汽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干頻在上海車展上對作者表示。去年底上海地方新能源車補貼辦法出臺以來,上海已經成為全國聚焦的新能源車”試驗田”,各地新能源車紛紛緊盯上海市場。但政策落地至今,開上街頭的純電動車基本還只有這100余輛。
上海之外,全國新能源車市場也不容樂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出席上海車展相關活動時表示,各個城市實際示范推廣的情況也參差不齊,甚至個別城市運行車輛幾乎是零。業內人士指出,此前中央和地方的補貼都過于傾向純電動技術,但充電樁配套、續航里程不足、車價過高等問題,使得純電動產業與政策始終無法合拍。中央補貼到期后,更使得純電動車市場在觀望中停滯。
就在上海車展開幕前夕,新能源車的政策風向又一次變了。此前有媒體報道,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將繼續延續,但補貼辦法將從電池技術角度轉為按節油量進行。盡管新政策的具體內容還沒有正式發布,但車展上多家車企負責人均表示獲悉了補貼變化的消息,葉盛基也透露新辦法將加大對混合動力的補貼。干頻對作者表示,政策變化不但意味著混合動力重新得到重視,就連采用高效節油技術的燃油車也可能由此受惠,此消彼長下,純電動車發展前景可能出現不確定因素。干頻稱,目前上汽”電池、電機、電控”三線同步發展的新能源車戰略不會改變,”即使格局變化,對一步一個腳印的企業也是更有利的”。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丁波 徐蒙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918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