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北京首次向社會提供電動汽車租賃試用服務首戰告捷,15輛嶄新的北汽E150EV純電動汽車開租當天就被一搶而空,北京電動汽車面向私人消費的首次推廣出人意料地順利。
租賃試用首戰告捷
據中國消費者報6月28日報道,在首個電動汽車租賃點清華科技園谷歌大廈樓下辟出的專區,作者看到一排排醒目的綠色充電樁,包括10個慢充樁和1個快充樁,幾輛E150正在充電。北京易卡先鋒電動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運營部經理張瑤清告訴作者,雖然租賃分為分時租賃、短租和長租三種模式,價格分別為49元/2小時,99元/天和1999元/月,但首批嘗鮮者都不約而同選擇了3個月的長租。”太劃算了!”一位正在充電的小伙子告訴作者,首批租賃享受”租三(月)免一(月)”優惠,也就是3998元租三個月,折合每天租金不到45元。由于每個充電樁對應一個車位,租了電動車意味著每天可以免費停車,而清華科技園園區內停車收費6元/小時,即使包月也要580元/月,租個電動車相當于免費贈送了一個車位。
這一點倒是主辦方始料不及的,雖然多數租賃者都熱切地盼望著期滿后能續租下去,但主辦方已經明確表態,三個月后租金肯定要漲。
低成本最具誘惑力
”0-80km/h加速非常快,油門給就有,不過提速到100km/h,相對吃力一些。”談起駕駛感受,姚小姐興奮不已,她原以為純電動車提速會很”肉”,沒想到”搶綠燈”毫不遜色,松踏板和踩剎車還能回收能量。
更讓使用者每每興奮不已的是,與傳統汽車加一箱油動輒三四百元相比,電動汽車充滿電還不到20元錢。
家住北京房山的陳海瀅給作者算了一筆賬,他每周末回家,來回100公里,E150充滿電大約需要23度,每度電0.8145元,行駛里程約120公里,即使保守估算100公里,每公里使用費用還不到0.2元,而傳統汽油車起碼要0.7-0.8元,充電的行駛成本僅僅是燒油的1/3-1/4。
塞車時最淡定
作者在清華科技園采訪的六七位電動車租賃者,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年輕人,以80后、IT圈居多,不止一名電動汽車使用者興奮地告訴作者,開電動車最大優勢體現在堵車時。”開電動車讓我堵車時的心態都變好了。”作為首個北京電動汽車租賃私人車主,清華遠程的陳海瀅一開口引來哄堂大笑,事實上這一優勢在隨后的采訪中不斷得到印證。
”電動汽車最適合堵車”,”月光族不適合開電動汽車”,”會理財的人適合開電動汽車,找對象應該找開電動汽車的”……發表這些雷人宣言的是大名鼎鼎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前些天他冒著36度酷暑高溫、沿北京東三環國貿擁擠的車流駕駛電動汽車穿行時感慨:”開電動車最開心的事就是遭遇堵車,靜止時能量沒有任何損耗,再看看‘左鄰右舍’怠速行駛燃燒的汽油,相當于每小時、每分鐘都在一張一張往外扔人民幣啊!”
充電網絡郊縣先行
如果說,減速制動時能量回收、堵車時無損耗、使用成本低廉是最吸引消費者的亮點,那么續航里程較短、充電便利性不夠則是困擾電動車使用者的最大問題。
首批電動車租賃嘗鮮者大都是清華科技園的上班族,其中一大原因是只能在園區專用充電樁充電。到郊區出趟遠門,回程時會有些擔心。盡管幾位 ”光電行動”(指給汽車充滿電后,一直跑,直到車內電量全部耗盡)的親身體驗者,E150都跑出了130公里以上的好成績。但多數試駕者心里沒底,不敢用得太狠,警示燈一亮(還能行駛50公里)就隨時充電。
陳海瀅曾嘗試過在郊區房山自家獨門獨戶的小院里拉電線充電,但充得比較慢,充滿要8-9小時。國家電網的陳強告訴作者,北京市家用電源最大負荷一般是6000瓦,這意味著關閉家中所有電器才勉強夠用,一些車型設計超過這一紅線,樓里拉線很危險。”大規模建充電樁缺的不是錢,而是地。”陳強告訴作者,協調小區、停車場、汽車維修網點劃出專用區域設充電樁并非易事。
不過,充電網絡擴展的瓶頸有望在地廣人稀的郊區縣得以突破。北京市科委新能源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表示,目前北京7個郊區縣正在建設快充補電網站,原則上每個近郊區縣不低于10個快充充電點,每個點能服務5輛車,15分鐘內充電后行駛不低于50公里,打消續航顧慮。”開電動車到郊區縣肯定能回來,城區內明年也將形成5公里半徑內可充電的網絡。”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綜合媒體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00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