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環保部公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要求到2013年底,初步建成京津冀區域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省級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系統。”要在重污染天發生24-48小時內預報,并啟動應急措施,是事前預警。”環保部相關人士說。
重污染提前一兩天預警
《實施細則》主要針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六個省份。具體指標:到2017年,京、津、冀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5%左右,晉、魯下降20%,內蒙古下降10%。北京PM2.5需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實施細則》要求,到2013年底,初步建成京津冀區域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省省級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到2014年底,完成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省級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建設任務。
環保部監測司相關官員表示,希望能在重污染天發生24-48小時內發出預警,要對污染等級做出盡可能準確的預報,以方便地方政府決策是否采取應急舉措,”預警將是一個實時滾動的過程”。
該官員表示,和天氣預報一樣,污染預警也有精度問題,希望初步建立起來的體系能將準確度控制在60%左右。
除氣象衛星外,環保部的環境衛星也將參與,將首次通過衛星遙感的方式對區域污染進行監測。
建設直管站防數據作假
《實施細則》要求,到2013年,京、津、冀、魯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監測能力全覆蓋。到2015年底,京、津各建3個國家直管監測點。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站點中的國家控制監測點,所有數據與環保部聯網,數據總體評價,確定空氣質量等級。
環保部監測司司長羅毅表示,國家直管站點是由國家而不是當地管理,目的是為了和其他站點數據比對,保證數據準確性和真實性。
據了解,北京等地原來站點比較多,可能直接從原有站點中劃出來歸環保部管理,原有站點較少的可能另外新建站點。
近日日舉行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環保部與上述六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呼吸保衛戰在京津冀大地正式打響。
個人買新能源車可直接上牌
公交、環衛等行業和政府機關率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濟南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的比例達到60%左右。采取直接上牌、財政補貼等綜合措施鼓勵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
電動汽車
黃標車淘汰計劃
2014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山東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全面實施”黃標車”限行。
2015年底:北京黃標車全部淘汰,天津基本淘汰,河北、山西、內蒙古和山東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
2017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黃標車全部淘汰。
四省市PM2.5監測年底全覆蓋
2013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和山東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監測能力全覆蓋。
2015年底:北京、天津各建設3個國家直管監測點;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濟南、青島等各建設2個國家直管監測點。
焦點:京津冀2015年實施國V標準
【規定】 環保部前日發布的國V排放標準,要求2018年全面實施。昨日公布的《實施細則》提出,京、津、冀要在2015年全面實施國V標準,晉、內蒙古、魯2017年底前實施。
《實施細則》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煉化企業要合理安排生產和改造計劃,制定合格油品保障方案,確保按期供應合格油品。
【解讀】 中國環科院副研究員岳欣表示,目前看來,還不好說這些措施是否能在2018年實現顆粒物控制目標,關鍵取決于油品供應。”油品供應越快,減排就可以越有效,現在車廠沒有太大問題,只要有油,馬上就可以實施國V標準。”
岳欣說,油品質量上去后,可以大幅提高在用車的減排效果。反過來說,如果車好,油差,則有可能會對一些車輛,尤其是柴油車造成一些影響。
岳欣表示,目前措施中只見對黃標車的要求,但沒有提到老舊車,雖然目前北京已經開始控制老舊車,但對于其他大城市來說,黃標車淘汰速度加快后,就應該開始慢慢淘汰那些剛剛推出綠標時購買的老舊車了。比如,2001年左右購買的國I汽油車,或2005年左右購買的國III柴油車。”黃標車淘汰后,這些車就要被界定成高排放車了,要往那個方向轉移了。”
京重污染應急方案正在修訂
昨天印發的實施細則里要求,到今年底京津冀區域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省要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系統。對此,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北京正在修訂的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更注重可操作性。
此前,北京市發布”2013-2017年清潔空氣5年計劃”中提出,要成立市空氣重污染應急專項指揮部,修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暫行)》,增加持續重污染的應急措施,包括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中小學校停課及可行的氣象干預等措施。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正在修訂的應急方案更注重可操作性。
據了解,北京去年實施的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是在重污染日到來時啟動。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可能在預判未來兩三天有重污染天時,就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希望啟動應急預案和污染到來之間的時間尺度越長越好,但目前中長期的重污染預警能力還有限。”
《實施細則》提出,到2015年底北京建3個PM2.5國家直管監測點。該負責人表示,這3個站點是新建還是在現有站點里挑選,”目前還沒定”。
來源:新京報
作者:鄧琦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202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