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智能汽車領域大事如下:
傳Momenta擬赴美IPO
據彭博社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自動駕駛公司Beijing Momenta Technology Co.已秘密提交了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申請。
知情人士表示,Momenta正在與中金公司、高盛集團和瑞銀集團就可能的上市進行合作,最早可能在今年上市。知情人士還表示,Momenta可能通過售股籌集2億至3億美元。知情人士還透露,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Momenta可能會決定不在美國進行IPO。Momenta、高盛和瑞銀的代表拒絕置評,中金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圖片來源:Momenta
小智點評:智駕競爭日益激烈,通過IPO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以更好地應對行業內的競爭壓力,推動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成為當下諸多智駕企業的選擇之一。如果IPO成功,Momenta無疑將獲得更多資源來加速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不過,Momenta最終是否以及能否在美國上市還存在不確定性。
星紀魅族換帥,沈子瑜卸任CEO
近期,星紀魅族集團官網公布了新的高管團隊,包括首席執行官蘇靜、首席運營官廖清紅、首席財務官戚為民,執行副總裁兼手機事業部總裁黃質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張亞東和執行副總裁兼戰略規劃負責人王勇。
圖片來源:星紀魅族集團
原星紀魅族董事長兼CEO沈子瑜已經不在高管團隊名單。與之同步的是,沈子瑜個人社交平臺賬號認證簡介變更為極星科技董事長兼CEO。沈子瑜于去年3月出任星紀魅族董事長及CEO一職,蘇靜此前擔任的是星紀魅族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首席財務官,主要負責集團的投融資與日常運營工作。
小智點評:星紀魅族正在進行管理層的重組,可能是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或是適應市場變化做出的戰略決策。沈子瑜在任期間擔任多個重要職位,退出管理層可能對公司的短期運營有一定影響。
美國或采取“極端”措施,禁止或限制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入美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美國可能會采取“極端行動”,禁止中國聯網汽車進入美國或對其施加限制,這是在美國以“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為由,針對中國聯網汽車展開安全調查后首次表明可能會出臺禁令。
今年2月2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拜登政府正在對外國制造(尤其是中國制造)的智能汽車軟硬件展開調查,以評估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潛在風險,并且美國商務部將在60天內就中國聯網汽車的所謂“潛在風險”征求意見。
雷蒙多透露,當前美國商務部正在審查在4月30日之前提交的公眾意見。“我們必須消化所有數據,然后決定我們想要采取的行動,”雷蒙多表示,“我們可能會采取極端行動,也就是禁止中國聯網汽車進入美國,或者采取其他緩解措施,包括保障措施、設立‘護欄’或其他要求。”
小智點評:國家之間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在智能網聯汽車這一新興領域。美國此舉傷人傷己,種種限制措施將更加堅定中國發展智能汽車的決心,也可作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調整升級的催化劑,包括供應鏈的多元化和全球產業鏈的地域分布優化等。
Luminar裁員20%
5月3日,Luminar宣布,作為今年重組計劃的一部分,其將裁員20%左右,并將更加依賴其代工制造合作伙伴。Luminar計劃通過重組將公司轉向更“輕資產”的商業模式,旨在擴大生產規模。
圖片來源:Luminar
據悉,該公司的此次裁員將影響約140名員工,并將立即開始。截至去年12月份,Luminar在美國、德國、瑞典、印度和中國約有800名全職員工。Luminar方面表示,這些重組措施將使其運營成本“每年減少5,000萬至6,500萬美元”。此外,該公司還將“轉租部分或全部設施”。Luminar發言人Milin Mehta指出,Luminar將繼續運營其佛羅里達工廠。該工廠被用于開發、測試和研發產品。
小智點評:海外激光雷達供應商憑借產業崛起的先發優勢,依托歐美市場完善的汽車供應鏈,長期占據中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形式在近幾年發生變化,國內激光雷達廠商呈現出急速發展的局面,給予海外廠商不小的壓力。基于虧損規模的持續擴大和量產的需要,Luminar迫切需要做出調整,以保持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相關措施能否起效,有待觀察。
特斯拉或在中國測試自動駕駛出租車
5月8日,《中國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特斯拉已提議在中國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據悉,中國可能會支持特斯拉在國內測試和示范自動駕駛出租車,但尚未批準FSD自動駕駛軟件在中國全面落地。
上月末,馬斯克極速到訪北京。知情人士當時透露,馬斯克此行的目的是尋求在北京與中國高級官員會面,討論在中國推出FSD的相關事宜,并爭取獲得數據方面的相關批準,以訓練其自動駕駛技術的算法。
小智點評:特斯拉在中國測試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計劃是其在自動駕駛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可能對國內的自動駕駛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不過,基于國內外道路環境、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差異,特斯拉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主線科技獲數億元融資
5月7日,主線科技宣布獲得數億元融資,由領先產業資本民航投資基金以及政府基金順創產投、常州鐘樓金控聯合投資。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推動公司在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及前瞻產品領域的研發與量產進程。
圖片來源:主線科技
主線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人工智能與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商,目前,該公司已經研發出三款L4級自動駕駛卡車,聚焦港口和干線物流兩大場景,每年收入達數億元。據介紹,在本輪融資前,主線科技已獲得了包括訊飛創投、普洛斯隱山資本、蔚來資本、博世創投、鐘鼎資本、越秀產業基金、眾為資本、渤海中盛、北汽產投、鄭州創新投、優勢資本等產業資本投資的加持。
小智點評:在自動駕駛強調商業化落地的當下,商用車自動駕駛在港口和干線物流等場景的發展正處于加速期,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接受度提高,預計將在這些領域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和更深層次的市場滲透。
超星未來完成數億元Pre-B輪融資
5月9日,邊緣側人工智能芯片提供商超星未來宣布完成數億元 Pre-B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安資本、梁溪科創、龍鼎投資、天智投資、陜汽智能汽車基金和訊飛創投。據悉,超星未來本輪資金也將用于開發新一代大模型推理芯片、擴大現有營收業務的規模、并進一步拓展產業合作。
超星未來成立于2019年4月,由清華電子系主任汪玉教授、車輛學院首任院長楊殿閣教授共同成果轉化成立,核心成員在高性能數字芯片領域具有完整的研發及落地經驗。該公司主要面向各類邊緣智能場景提供以AI計算芯片為核心、軟硬件協同的高能效計算方案。目前其產品已推廣到智能駕駛、智慧電力、智慧礦山等領域,在2023年內實現了數千萬營收。
小智點評:邊緣側人工智能正值黃金發展期。隨著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技術的不斷進步,邊緣AI的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邊緣AI的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廣泛。邊緣計算對于大模型的應用至關重要,專門為邊緣計算設計的推理芯片對于未來大模型的應用是關鍵所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037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