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殺紅眼了。
5月13日,智己汽車第四款量產車型智己L6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5個版本,官方指導價21.99萬元~34.59萬元。
同時,智己還推出了一系列上市權益:6月15日前鎖單,最高可享總價值56,600元的上市權益,包括2,000元意向金兌換22,000元購車現金抵扣券,3,000元個性外飾選裝基金等。
圖片來源:智己汽車
換言之,在現金權益禮基礎上,智己L6最低價將探至19.99萬元,而最高配的智己L6 Max光年版也僅為32.59萬元,均低于一個月前公布的23-33萬元的預售價。
不得不說,確實誠意滿滿。
但細想之下,其實也并不令人意外,因為智己現在確實太需要一款新車來沖量了。
據公開信息,繼2023年創下3.8萬輛的銷量成績,今年智己汽車的銷量目標是12-13萬輛,與2023年銷量相比增幅超過214%。然而今年前4個月,智己累計銷量只有1.3萬輛。這意味著,接下來智己如果想要順利達成目標,月均銷量必須保持在1萬輛以上,甚至更高。
要知道,自智己開啟交付以來,還未有這樣的月銷量成績,其后壓力可想而知。只是,在當前車市激烈的價格戰下,19.99萬元起的智己L6,能扛起智己汽車闖關“10W+”的銷量增長大旗嗎?
低至19.99萬元,智己“殺瘋了”
從目前的市場反響來看,智己L6的表現還算令人滿意。
據官方最新公布數據顯示,自4月8日正式開啟預售,截至5月13日,智己L6預售訂單累計已突破29,000輛。
當然,亮眼市場表現離不開出色的產品力。作為智己汽車面向下一代智能車的先鋒車型,智己L6主打“入門即高配”,全系標配6大配置,分別是靈蜥數字底盤、智慧四輪轉向系統、超遠距高精度激光雷達、英偉達OrinX芯片、高通驍龍8295芯片和ISC智慧燈語系統。
圖片來源:智己汽車
簡言之,現在最少花費19.99萬元,就可以買到一款搭載了上面這些“黑科技”的新車。
其中靈蜥數字底盤,主要聚焦底盤各個執行器的協同控制。比如發布會上展示的“蟹行”、一鍵極限出庫、云臺車身控制、高速避險,以及高達90.96km/h的麋鹿成績,都是得益于該系統。
智能化方面,憑借“英偉達Orin X+高通驍龍8295”雙旗艦芯片,智己L6不僅全系搭載IMOS 3.0智能生態駕艙系統,支持一鍵AI代駕、多視角Carlog、全畫幅3D無界交互、全兼容車手互聯、蘋果生態拓展包、City Drive城市漫行、ISC智慧燈語等功能,同時全系具備去高精地圖城市NOA智駕能力。
圖片來源:智己汽車
一季度,智己已經在上海地區率先推送城市NOA。按照規劃,4月下旬智己會在全國范圍內正式開啟IM AD無圖高速高架NOA公測,并于二季度開啟去高精地圖城市NOA公測。從三季度開始,智己將逐步量產無圖城市NOA,年內實現無圖NOA開通全國。
可以說,在智電汽車高端配置上,這一波智己L6給足了誠意。
雖然在此之前,20萬元以下市場中也有應用了激光雷達、英偉達OrinX、高通8295等前沿配置的車型,但同時搭載了這幾項配置,并且價格低于20萬元的純電車型,目前來看并不多,除了智己L6,也僅有零跑C10、零跑C11等少數幾款車型。
也難怪智己自己都坦言,智己L6“不是掀桌子,而是掀屋頂”。甚至在高配版本上,智己L6也絲毫沒有掩飾“殺氣”。
根據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智己L6同時提供磷酸鐵鋰、三元鋰和固態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以及400V、800V和準900V三種不同的平臺。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區別智己L6不同版本售價的核心差異所在。
具體來看,智己L6 Max 標準版搭載的是磷酸鐵鋰電池,與之匹配的是75kWh電池包和400V平臺,CLTC續航650km。
而Max長續航版、Max超長續航版和Max超強性能版均搭載的是三元鋰電池,分別匹配83kWh電池包/800V平臺、100kWh電池包/準900V平臺、100kWh電池包/準900V平臺,CLTC續航分別為710km、850km和780km。
圖片來源:智己汽車
在此之外,智己L6還推出了一款固態電池版車型——智己L6 Max光年版。這款車型最大亮點是搭載了上汽集團與清陶能源合作研發的第一代光年固態電池,能夠實現超過1000公里的CLTC續航,并采用了準900V超快充技術,充電12分鐘續航即可增加400km。
按照智己最新公布的價格,智己L6 Max光年版上市權益價僅為32.59萬元。要知道在此之前已經上市的千里續航電動車,售價基本都在40萬元以上。比如廣汽AION LX Plus千里版,官方指導價為46.96萬元;極氪去年推出的極氪001 WE版 140kWh千里續航套裝,指導價也超過了40萬。
不過,光年固態電池雖然賦予智己L6出色的續航表現,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款車型所搭載的其實是半固態電池。
目前普遍認為,固態電池的發展路徑大致可以分為半固態(5-10wt%)、準固態(0-5wt%)、全固態(0wt%)等階段,其中半固態、準固態所使用的電解質均為混合固液電解質,即既有液態電解質又有固態電解質。
而智己L6所搭載的固態電池,雖然核心電解質化學物質底層是無機氧化物的固態電解質,仍然使用了浸潤劑——“在今天的工藝狀況下,這個固態電解質還需要非常少量的潤濕劑,讓它能夠導離子的性能更好。”在談及該問題時,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曾表示。而這,恰恰是半固態電池的常規做法。
清陶能源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李崢甚至親口證實,“上汽智己L6的電池屬于半固態電池。為增強固態電解質的鋰離子導電性,我們在電解質中加入10%的浸潤液。”
但即便是半固態電池,憑借智己L6這套配置,匹配19.99萬元~32.59萬元的上市權益價,在當前的智能電動汽車賽道也相當具有吸引力。
可以說,頂著巨大的銷量大力,“掀屋頂”智己是認真的。
圖片來源:智己汽車
L6,能救智己于水火嗎?
僅憑一款車型,智己就想扭轉眼前的頹勢,說實話很難,但這卻是不得不走的一步。
自2020年底正式成立以來,智己汽車就肩負著上汽集團品牌向上和新能源轉型的重任。為此,過去三年里上汽不斷將各種優勢資源注入智己汽車。從智己L7、智己LS7到智己LS6,再到如今的智己L6,過去兩年智己每一款新車的發布,都匯聚了上汽眾多的前沿技術。
不僅如此,在對智己的資金支持方面,上汽也毫不吝嗇。在智己汽車最初100億元的注冊資本中,上汽集團就出資了54億元,持有54%的股權。此后兩年,上汽又相繼參與了智己的A輪和B輪融資,兩次融資規模分別為30億元和80億元。
甚至于,上汽還曾在多個場合明確表示All in智己,包括技術All in、資源All in、服務All in,以賦予智己汽車新勢力品牌難以比擬的資源優勢和強大的體系競爭力。
然而,這些投入最終只換來了智己慘淡的銷量。
2022年6月,智己汽車第一款車型智己L7正式開啟交付,售價36.88萬元-40.88萬元,隨后上汽正式將智己汽車銷量納入產銷快報。根據上汽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智己汽車當年共計銷售了5000輛新車,月均銷量不足千輛。
圖片來源:智己汽車
在此基礎上,智己汽車于2022年12月推出了第二款車型——智己LS7,并于2023年2月正式上市,售價30.98萬元-45.98萬元。作為智己汽車首款SUV車型,智己L7的表現同樣差強人意。
根據上險量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智己LS7累計上險量僅為12,615輛,雖然與智己L7全年的1,351輛相比改善顯著,但放眼整個國內智能電動汽車賽道,這一成績依然難言出色。
于是,智己緊接著又推出了第三款量產車型智己LS6。相較于前兩款車型,智己LS6首次將智己的價格拉到了30萬元以下——官方指導售價區間為22.99萬-29.19萬元,基于智己提供的上市權益,智己LS6售價進一步下降,權益售價區間為21.49萬-27.69萬元。
正是得益于出色的配置,和極具吸引力的價格,智己LS6上市后持續熱銷。在去年10月正式投放市場后,次月上險量就達到了6,555輛,并于12月進一步增至8,818輛,創下了智己成立以來單車月銷量新高。
圖片來源:智己汽車
最終,在智己L7、LS7和LS6的共同發力下,2023年智己整體銷量由2022年的5,000輛大幅提升至38,253輛,同比增幅高達665%,其中智己LS6貢獻了絕大部分銷量。
然而進入2024年,伴隨著智能電動汽車賽道競爭持續加劇,智己LS6的火爆行情并沒有持續,反而一路走低,一季度上險量只有6,615輛,甚至不足上市初期一個月的成績。由此導致智己今年整體銷量也隨之下滑,前4個月僅為13,001輛。
如果就此前智己提出今年12-13萬輛的銷量目標而言,完成率不足2%。巨大的銷量壓力下,智己確實有理由“瘋”,就看接下來智己LS6能否托起智己的這份期待。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最新預測數據顯示,在智己LS6和智己L6兩款車型的共同發力下,預計2024年智己汽車累計將實現新車銷量8-9萬輛,其中智己L6月均銷量在5,000輛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剛剛上市的智己L6,下半年智己還將迎來LS6和LS7兩款車型改版上市,以加快車型迭代速度。
其中新款智己LS6 申報圖此前已經公布,已知將在外觀設計上進行多項優化。據官方表示,由于現款智己LS6市場表現不及預期,改款后的智己LS6價格將會非常炸裂。
由此來看,今年智己的“大招”不止L6一個。而在一次次的價格下探中,智己正在摸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進擊之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063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