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超級開箱》本周剛剛進行了一場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大橫評,四位參賽選手分別是:問界M7 Max、小米SU7 Max、理想L7 Pro、領克08EM-P。
華為、小米、新勢力和老牌造車,新能源市場四大陣營的產品這一次我們都找來了,毫無疑問的頂流陣容。
通過一場高速 NOA 大橫評,不僅能帶大家了解目前主流車企在高速NOA功能的前沿進展,也可以給大家在買車購車時提供一個有力參考,值得買單的高速NOA功能應該是什么樣的?
此次測試路線的有效高速路里程共575km,包含城際高速公路和城市內的高架路兩部分,同時我們也統計了變道、接管、降級、匝道等一些客觀數據。
針對這些數據我們提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指標:NOA啟用里程占比、有效變道占比、每兩次成功有效變道的平均里程、匝道通過率、每兩次置險接管之間的平均里程。
從測試整體來看,問界M7 Max、小米SU7 Max、理想L7 Pro、領克08EM-P四臺車,在高速NOA功能表現上可謂各有風格,總結下來就是;
問界M7 Max:大膽奔放,狼性加成
小米SU7 Max :初生牛犢,性格分裂
理想L7 Pro :慢工細活,i人走位
領克08EM-P:穩中求勝,體驗出色
問界M7 Max,搭載的華為ADS 2.0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系統將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的數據進行融合處理,可以不依賴高精地圖實現高速NOA。
測試過程中,著實領略了一把華為NCA全國范圍內的道路覆蓋的實力。
首先在啟用里程占比這一項上,因為問界的高速領航已經切換成無圖,所以不存在降級的說法了,即便是臨時改道到對向車道,功能仍然不退,整個測試過程全程零降級。
“無圖NCA,全國都能開”誠不欺我,只是全程不降級并不意味著全程駕駛員都可以“放手”不管,一些施工復雜場景還是非常考驗駕駛員心理素質的。
全程不降級,也不代表全程體驗都在線。
在自主變道這一項,問界M7 Max的風格著實奔放了一點,全程215次變道總次數,是四車中變道意愿最強的,但再一看,變道結果只有193次成功,有效變道占比96.74%,是四車中變道成功率最低的。
另外,體感上問界M7 Max也屬于果敢型,有時會給后車帶來壓迫感,我們內部戲稱:狼性NOA。
其實頻繁發起變道也體現了這套智駕系統的信心很強,即便失敗也無妨,這或許就是華為的風格吧。
問界M7 Max表現較好的場景是匝道通過率,匝道通過率100%。即便是施工場景+大卡車近距離cut in,也依然挺得住,當然駕駛員心理上也得繃得住。
總的來說,問界M7 Max高速NOA實力確實很強,但前提駕駛員要有心理準備,要能hold住。
小米SU7 Max是小米3年造車的成果,圍繞全車從硬件到軟件都有諸多熱點話題,這次高速NOA大橫評自然少不了它的身影。
小米SU7 Max配備的是Xiaomi Pilot智駕系統,搭載有2顆算力502TOPS的英偉達Orin X智駕芯片,類似于城市領航輔助、高速領航輔助、代客泊車、智能泊車輔助、遙控泊車輔助等都不在話下。
高速NOA實際表現如何?
坦白說:有時候挺生猛,有時候也挺慫。具體來說就是降級很多,變道很猛、匝道易甩鍋。
比如在匝道表現上,小米SU7 Max的通過率比較低,有時會出現匝道入口前狂飆不變道,有時則是在匝道的匯入/匯出口會出現降級,把最難的工況交給駕駛員。
其次,四臺車中,降級最多的也是小米 SU7 Max,降級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或地圖斷點或是匝道過不去了,最終小米 SU7 Max 在五百多公里的測試中降級了 57.92 km,NOA 啟用率為 89.93%。
有時路況很好也會遇到降級,這種要么是高精地圖有斷點,要么是高精定位信號不穩定,不過小米SU7 Max作為剛入場的新人,一上來就挑戰高速NOA這張高難度考卷,其表現暫時也能理解,期待后續優化升級!
問界M7 Max和小米SU7 Max都有激光雷達加持,我們拿到的理想L7 Pro是無激光雷達的版本,搭載了理想AD Pro系統,采用算力為128TOPS的征程5智駕芯片,也能實現高速領航輔助、城市LCC、智能泊車等智駕功能。
從實際表現上看,最新的5.2.0版本的理想L7 Pro多少有點i人的感覺。
曾經是降級狂魔,變道E人,這一次變成了降級次數并不算多,575km測試總里程中僅降級8次,此外還是四車中全程變道次數最低的車型。
新版本迭代后,明顯感到理想L7 Pro變道更謹慎,對左側快車道也會更加執著,不會輕易向右超車變道,此次全程變道成功次數126次,無效變道僅3次,有效變道占比97.79%,整體表現也不錯。
在匝道通過率上,理想L7 Pro幾次未通過基本都是因為施工情況,和領克08EM-P 基本一致,都因為施工和道路變更,系統沒有提前規避風險,需要駕駛員主動接管,其余場景也都基本順利。
理想L7 Pro和領克08EM-P的成績很接近,在智駕的硬件系統上,這也是唯二沒用激光雷達的車型。
領克08EM-P智駕系統是Lynk Co-Pilot Navi智能領航輔助系統,基于億咖通天穹 Pro 行泊一體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搭載了兩顆黑芝麻智能華山A1000 芯片,具有116 TOPS的算力,結合高算力芯片及高精地圖,領克NOA高階智駕領航輔助系統能覆蓋0-150km/h工作速域,涵蓋全國高速/高架100+日常使用場景。
而從NOA啟用里程占比、有效變道占比、每兩次成功有效變道的平均里程、匝道通過率等這幾項測試數據,以及駕駛員實際體驗來看,領克08EM-P的表現都是挺讓人意外的。
首先是降級次數,領克08EM-P全程降級僅7次,是除問界M7 Max因為無圖全程不降級之外,降級次數最少的。
而且領克08EM-P測試過程中每次降級也都是因為施工,不會無故降級,且免疫隧道傷害,3km的隧道依然穩定在線,說明定位信號丟失后的推算能力比較強。
在全程變道次數中,領克08EM-P變道次數僅次于問界M7 Max。看起來變道次數多,但無效變道抑制地非常好,成功有效變道185次,有效變道占比98.48%,四車最高。
變道次數的多少體現智駕策略的不同,但有效變道占比更多,更能給駕駛者帶來信心,此外領克08 EM-P 的變道體驗對新手用戶也挺非常友好的,不沖不猛,動作很柔和,讓初次使用功能的人能夠很快建立信任感。
在匝道通過率上,領克08EM-P和理想L7 Pro成績接近,但還是勝出了理想L7 Pro 1個匝道。
在同一個匝道上,領克08EM-P是提前200米就開始減速,打燈匯出主路,匝道內,系統也跳出了前方車道交織,請謹慎駕駛的提示,但系統依然穩定運行,在岔路口自動選擇了正確的車道行駛,直至匯入主路,非常靠譜!
其實幾臺車中,論智駕硬件裝備領克08EM-P或許在參數上不是最強的,但其高速NOA最終實際表現卻讓人意外,功能不僅足夠穩健,且對比新勢力等智駕熱門對手也不落下風。
據悉,領克08EM-P搭載的中國芯片廠商黑芝麻智能自主研發的華山A1000芯片,是目前唯一能實現單芯片支持行泊一體域控制器的本土芯片平臺,也是目前面向主流車型L2+高階行泊一體的,具備性價比的,高算力強視覺方案。
毫無疑問,這套芯片平臺未來還會賦能更多的車型,這也都為國內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規模化上車提供更多的選項,讓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的全面普及來得更快一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AutoLab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2639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Lab,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