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一期產銷數據顯示,2024年5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7.2萬輛和241.7萬輛,產量環比下降1.4%,銷量環比增長2.5%,同比分別增長1.7%和1.5%。
1-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8.4萬輛和114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和8.3%,產銷增速較1-4月分別收窄1.3個和2個百分點。
消費信心不足,乘用車國內銷量同比下降2.8%
5月,乘用車銷量環比、同比小幅增長。當月,乘用車共銷售207.5萬輛,環比增長3.7%,同比增長1.2%。1-5月,乘用車共銷售976.5萬輛,同比增長8.5%。
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5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32.3萬輛,環比增長4%,同比增長20.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3.7%,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0.2個百分點。
1-5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98.7萬輛,同比增長25.2%,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1.3%,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8.2個百分點。
1-5月,中國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占有率分別為53%、66.9%和66.9%,與上年同期相比,三大車型市場占有率均呈明顯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從銷售地域來看,5月,乘用車國內銷量167.8萬輛,環比增長6.7%,同比下降2.8%;乘用車出口39.7萬輛,環比下降7.4%,同比增長22.1%。
1-5月,乘用車國內銷量782.8萬輛,同比增長3.9%;乘用車出口193.7萬輛,同比增長32%。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指出,5月乘用車國內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這表現出目前國內消費信心的不足。
今年4月底,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細則》顯示,自文件印發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符合節能要求乘用車新車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額補貼。
其中,對報廢上述兩類舊乘用車并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萬元;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7000元。
根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期財政部已下達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中央財政預撥資金預算,預撥資金總額為64.4億元。地方補貼方面,已有超過30個省市出臺相應政策。另外,多家車企也紛紛推出置換購車補貼以鼓勵汽車消費。
據不完全統計,自上述《細則》出臺后,已先后有奔馳、寶馬、奧迪、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日產、比亞迪、長安汽車、吉利汽車、蔚來、小鵬等品牌宣布,在政府補貼之外疊加推出品牌方的優惠,以承接住這一波以舊換新釋放的市場紅利。
整體來看,汽車以舊換新工作進展順利,開局良好。不過,陳士華也提醒,目前,我國汽車市場內需增長相對緩慢,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汽車行業總體運行依然面臨較大壓力,需要相關利好政策加快推動落實,持續提振發力,充分釋放消費潛力,保障行業穩定發展。
油車月銷減少28萬輛,新能源市占率逼近40%
另在5月乘用車國內銷量中,傳統燃油乘用車銷量比上年同期減少28萬輛,當月銷量僅86.3萬輛,環比下降1.7%,同比下降24.5%。
與之對應的則是,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4萬輛和95.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8.1%和12.4%,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3.3%,市場占有率達到39.5%。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三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產銷均呈不同程度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產量下降、銷量增長,其他兩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產銷均呈不同程度增長。
這是新能源汽車月度市場占有率首次接近40%,不過陳士華也提到,個別月份的占比情況并不足以代表市場真正趨勢,還需要看季度、年度的情況。
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市場占有率達到33.9%。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產量兩位數下降、銷量小幅增長,其他兩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產銷呈不同程度增長。
從企業表現來看,1-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335.6萬輛,同比增長32.5%,占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的86.2%,與上年同期持平。
圖源:中汽協
值得關注的是,在5月產銷數據發布當天,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正式啟動,與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相結合,全面拉動農村市場的消費潛力。且相較于此前,今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參與車型數量創歷年之最。
根據5月發布的《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活動首批遴選99款新能源下鄉車型,而此前2020~2023年新能源下鄉參與車型數量分別為60款、52款、70款、69款。
據了解,在2020~2023年間,新能源汽車下鄉共舉辦了24場專場活動,累計發布7批目錄263款車型,下鄉車型累計銷售732萬輛,有力支撐了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
另外,國務院在《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中也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落實便利新能汽車通行等支持政策,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出口延續增長背后:插混走向全球,歐盟出口受損
5月,汽車出口也延續快速增長態勢,當月汽車出口48.1萬輛,環比下降4.4%,同比增長23.9%。
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39.7萬輛,環比下降7.4%,同比增長22.1%;商用車出口8.4萬輛,環比增長12.6%,同比增長32.7%。
分燃油類型來看,5月,傳統燃料汽車出口38.3萬輛,環比下降1.8%,同比增長36.6%;新能源汽車出口9.9萬輛,環比下降13.3%,同比下降9%。
進一步拆解新能源汽車出口數據可知,5月,純電動汽車出口7.7萬輛,環比下降13.8%,同比下降22.3%;插混汽車出口2.2萬輛,環比下降11.6%,同比增長1.3倍。從同比增速來看,說明我國插混車型不僅在國內增長很快,全球市場對插混的接受度都在提升。
在整車出口前十位企業中,奇瑞5月出口量達9.2萬輛,同比增長24.8%,占總出口量的19.2%。與上年同期相比,比亞迪出口增速最為顯著,出口達3.8萬輛,同比增長2.4倍。
1-5月,汽車出口230.8萬輛,同比增長31.3%。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193.7萬輛,同比增長32%;商用車出口37.2萬輛,同比增長27.9%。
1-5月,傳統燃料汽車出口178.9萬輛,同比增長37.5%;新能源汽車出口51.9萬輛,同比增長13.7%,其中純電動汽車出口41.4萬輛,同比下降1.8%,插混汽車出口10.5萬輛,同比增長2倍。
在整車出口前十位企業中,1-5月,從增速上來看,比亞迪出口17.9萬輛,同比增長1.6倍;長城出口16.3萬輛,同比增長65.2%;長安出口23.9萬輛,同比增長64.1%。
陳士華指出,汽車出口表現良好,說明中國汽車產品在海外市場有一定競爭力,不過對歐洲市場出口處于下降的狀態。
在反補貼調查的影響下,中國新能源汽車今年以來出口歐洲的步伐放緩,而近期高達38.1%的臨時反補貼稅的出臺無疑將進一步壓縮中國新能源汽車在該市場的銷量。根據瑞銀測算,預計加征關稅之后,對歐盟BEV出口將減少15%~25%,對中國整體乘用車出口將減少2%~4%。
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顯示,4月,汽車出口55.6萬輛,環比增長13.3%,同比增長30.8%。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20.6萬輛,環比增長20.7%,同比增長57.7%。
1-4月,汽車累計出口187.8萬輛,同比增長25.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66萬輛,同比增長27.3%。
從出口目的地來看,俄羅斯、墨西哥和巴西出口量位居前三。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分別為比利時、巴西和英國。
事實上,在出口歐洲受阻后,部分制造商開始瞄準產業基礎水平相對落后、市場需求穩步增加的南美地區,例如,比亞迪、長城、奇瑞、哪吒等公司在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巴西已有布局。不過,長期來看,歐洲仍將是中國電動汽車的最大海外市場,實力車企應繼續堅持歐洲戰略,并隨著市場變化,做好相應的應對舉措。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408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