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這座新晉的“萬億之城”正以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引領產業變革。近年來,常州依托堅實的汽車產業鏈基礎,不僅吸引了比亞迪、理想汽車等整車制造巨頭入駐,還匯聚了寧德時代、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動力電池行業的佼佼者。常州正加速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以整車優勢帶動零部件企業的集聚,向著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邁進。
一、整車和供應鏈
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全國第四。2023年常州高質量邁入GDP萬億之城,成為全國第25座、江蘇省第5座GDP超過萬億元的城市。常州經濟實力的顯著提升離不開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常州實現新能源領域制造業產值7,680.7億元,同比增長15.0%,對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98.9%。其中新能源整車、新型電力裝備、光伏行業產值分別增長126.6%、11.0%和6.1%。根據蓋世汽車蓋亞系統數據顯示,2023年常州新能源乘用車產量69.3萬輛,同比增長95%,其中理想汽車產量貢獻55%,比亞迪汽車產量貢獻45%。常州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在全國排名第四,占到江蘇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的67%,位列江蘇省第一,這也意味著江蘇全省生產的10輛新能源汽車中,有接近7輛都是常州造。
常州能夠起勢離不開在新能源賽道上的長期布局。2009年的“十城千輛”工程,被看做是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里程碑時刻。常州雖然沒有進入到此工程中,但常州政府前瞻性地預判到了新能源產業的“風口”,開始“放長線釣大魚”。十數年間,采用以培育本地明星企業和吸引外部龍頭企業落地布局的策略,緊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環節,堅持整車和動力電池兩條腿走路和持續的“強鏈補鏈延鏈”建設,常州打造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完整生態。
在新能源產業的賽道上,常州依托動力電池起勢。2016年寧德時代落地溧陽,成立江蘇時代,為寧德時代在常州100%控股的子公司,也為2017年寧德時代坐上全球新能源電池裝機量第一的“龍頭椅”貢獻不少力量。隨后,常州動力電池產業增長勢頭強勁,發展迅猛。進入2023年之后,常州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強勢地位進一步凸顯。按照官方公布的信息,常州的動力電池產能已經占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國首位。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2024中國主流車企布局圖》
如需獲取完整高清圖,可掃碼訂購
整車方面,目前常州聚集了理想汽車和比亞迪汽車2家乘用車整車企業。2016年常州市為理想汽車投資7.8億元,正式引入新能源整車廠,成為全國第一個投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地方政府,早于2018年上海為特斯拉提供土地,也早于2020年廣州投資小鵬及合肥投資蔚來。2019年比亞迪與常州市政府簽署戰略協議,在常州高新區投資100億元建設整車工廠。2022年1月,比亞迪常州基地一期正式投產。至此,常州北有“夢想”(比亞迪)、南有“理想”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開始形成。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2024年常州乘用車產能預計將接近100萬輛,其中比亞迪常州工廠規劃產能40萬輛,理想汽車常州產能60萬輛。預計2024年常州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將超過78萬輛,其中比亞迪汽車將貢獻44%,理想汽車貢獻56%。
2024年常州乘用車生產企業產能規劃情況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數據庫
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全國第四。根據《2023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報告內容來看,常州獲評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全國第四,投資熱度連續兩年全國第一。常州工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常州有37個;207個工業中類中,常州有191個;666個工業小類中,常州有600個。高度完備的工業產業體系,助力常州迅速聚攏起了一大批新能源相關企業。早在十多年前,常州就開始布局光伏發電、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培育了一批本地的明星企業,最近幾年又先后引進了多家新能源領域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的鏈主效應吸引了更多的配套企業扎根常州,加速了常州新能源產業鏈的聚集。
常州擁有3,400多家新能源產業鏈企業,新能源產業鏈完整度達94%,居全國首位。動力電池產業已經形成了全產業鏈深度布局,擁有電池材料、電池系統技術研發等31個關鍵環節,產業鏈完整度達97%,全國第一。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的龍頭企業中,有4家都在常州進行了布局,這4家電池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蜂巢能源、中創新航,其中中創新航和蜂巢能源的總部就在常州。雄厚的工業基礎、完善的產業布局,不僅帶動了常州的產業結構調整,也顯著提升了常州的產業競爭力。
根據蓋世汽車供應鏈平臺數據統計,江蘇省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共計28,158家,其中常州地區汽車產業鏈關聯企業4,349家,在常州地區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中占比最高的是通用工藝類企業,共907家,占比20.9%;其次是電子電器類企業共827家,占比19.0%;車身內外飾類企業共466家,占比10.7%;電動化、原材料和傳統動力類企業數量分別位列四五六位。
常州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TOP10(家)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供應鏈平臺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供應鏈平臺
全方位政策引擎,加速新能源之都建設。新能源在常州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2010年發布《常州市振興五大產業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強調要鼓勵新能源產業發展,將新能源產業納入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的相關獎勵范圍。2013年,常州強化頂層設計,明確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新能源、智能電網在內的十大產業鏈,開展“建鏈、補鏈、強鏈、長鏈”建設。“十四五”規劃中,常州的目標是要打造成為立足江蘇、輻射長三角、面向全國的新能源發展新高地。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常州規劃了每年安排100億政策性資金、5年帶動8,000億元以上社會資本的“大手筆”,以推動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
2023年開年,常州召開了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正式發布了《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通過十條新舉措,要力爭到2025年,實現新能源產業規模超萬億元,到2035年產業規模要在2025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2024年《常州市新能源產業促進條例》頒布,這是全國首部新能源產業促進條例,旨在以建設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為目標,全面系統構建促進常州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生態體系。這一條例的發布,標志著常州市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市場狀況
(汽車消費偏好洞察)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終端數據整理,常州地區2024年1-3月乘用車終端銷量為3.1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3萬輛,占比為43.5%。自主品牌是推動新能源銷量增長的絕對主力。一季度,自主品牌在常州地區新能源銷量為1.1萬輛,占整體市場份額的36.2%。自主品牌新能源對常州新能源銷量的貢獻率為83.3%。
自主品牌占比54.1%。常州地區2024年1-3月自主品牌銷量1.7萬輛,占比54.1%。歐系銷量0.7萬輛,占比23.4%。日韓系和美系分別銷售了0.4萬輛和0.3萬輛。在各派系銷量榜車型銷量前三名中,中國品牌中,比亞迪3款車型霸榜,其中秦PLUS以1,014的銷量排名第一。歐系前三名均為豪華品牌車型,分別為奔馳C級491輛,寶馬3系402輛和寶馬X3 377輛。日韓系前三名分別為日產軒逸575輛,豐田卡羅拉銳放178輛和豐田RAV4 178輛。美系前三名分別為特斯拉Model Y 730輛,別克微藍6 636輛,特斯拉Model 3 247輛。
比亞迪品牌最受歡迎。常州地區品牌銷量TOP5分別是比亞迪、大眾、寶馬、豐田、別克。在品牌銷量排名前五名中,比亞迪品牌以0.4萬輛位居常州地區一季度銷量第一名。比亞迪品牌如此受歡迎主要得益于強大的新能源品牌口碑傳播、產品極致性價比,以及絕對的本土優勢。
轎車是常州地區購買最多的汽車類型。2024年1-3月常州地區轎車銷量1.5萬輛,銷量占比49.1%,SUV銷量1.4萬輛,銷量占比45.1%。在轎車車型中,常州消費者最喜歡的車型是比亞迪秦PLUS、別克微藍6和日產軒逸。SUV車型中,消費者更偏好特斯拉Model Y、比亞迪宋PLUS和比亞迪元PLUS。在MPV車型中,騰勢D9、別克GL8和小鵬X9最受歡迎。
新能源滲透率43.5%。2024年1-3月常州地區新能源銷量1.3萬輛,滲透率高達43.5%,其中純電銷量0.9萬輛,整體市場占比30.2%,插混銷量0.4萬輛,在整體市場占比13.3%。燃油車銷量1.5萬輛,銷量占比49.4%,燃油車仍然是消費者最偏好的動力類型車型。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終端數據)
作為一個二線城市,常州依靠相關部門合理的產業規劃、一攬子的鼓勵政策、百余年間積累的工業基礎和逐步形成的產業集群效應,在新能源賽道上脫穎而出。常州將乘著萬億之城再出發的東風,咬定新能源產業規模超萬億元目標,力爭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938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