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全球股市遭遇巨震。日經225指數兩度觸發熔斷機制,最終收于31458.42點,跌幅達12.40%。該跌幅已抹去日經指數今年以來創造的所有漲幅,而這也是日經指數有史以來創下的最大下跌幅度,超越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的紀錄。韓國股市綜合股價指數全天下跌8.77%,韓國科斯達克指數跌超11%。臺灣股市方面,臺灣證交所加權股價指數收盤下跌8.4%,為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收于19830.88點,臺積電收跌9.8%,創有史以來最大跌幅。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下跌4.4%。
美股股指期貨亦出現集體下挫。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跌超5%,標普500指數期貨跌近3%。與此同時,美股夜盤交易科技股全線回調,英偉達博通暴跌超14%,AMD跌超12%,美光科技跌超10%,微軟跌超8%。受海外市場等多方面因素擾動,A股三大指數也集體收跌,跌幅均超1%,香港恒生指數跌1.46%。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超3%,孟買SENSEX指數跌2.74%。MSCI亞太指數更是跌超6%,預計將抹去2024年的全部漲幅。
新加坡瑞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策略師維什努·瓦拉坦認為,“這是一場大清算”。用交易員的行話來說,試圖選擇正確時機買入正在下跌的資產,就像試圖接住一把落下的刀一樣。瓦拉坦表示:“如今到處都是落刀”。
“今天外圍市場的暴跌大大超過了預期。”一位資深市場參與者對經濟觀察網表示。該人士認為,目前,多個國家的股市跌幅或受情緒影響較大。市場在擔心美國經濟衰退硬著陸風險,以及日本央行的逆勢加息。日本央行7月31日決定,將政策利率從0%到0.1%提高到0.25%左右。加息有利于日元匯率,但不利于股市。歷經多輪大漲日本股市一直處于高位,日本央行在7月底的加息則給了市場一次進行獲利套現和融資、做空的機會。
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2點,美聯儲公布的最新利率決議選擇連續八次維持利率不變。美國勞工統計局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新增11.4萬人,遠低于前值的17.9萬人;7月失業率環比增長0.2個百分點至4.3%,創下2021年10月以來的最高值。2日,美股三大指數均告下跌。此外,歐美日韓股市的泡沫化越來越明顯。韓國交易所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周一凈拋售的股票規模創2022年1月以來最大。全球股市中前期漲幅過高的芯片股和AI概念股成為這次市場下挫的“重災區”。亞馬遜,特斯拉等科技股近期發布最新財報,透露出資本支出增加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市場對于AI“泡沫”的擔憂,還包括巴菲特近期大筆減持蘋果股票,增加現金儲備。
基于此,市場擔憂美聯儲等了太長時間才會開始降息,從而出現政策失誤。受此影響,全球多數主要國家收益率已大幅下降,投資者開始預期美聯儲將不得不在9月份降息50個基點。主張美聯儲應該提早降息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系名譽教授杰里米·西格爾(Jeremy Siegel)在當日早間表示,考慮到7月份令人失望的就業數據,美聯儲應該緊急降息75個基點,并在9月份議息會議上再降息75個基點。高盛認為美聯儲接下來的降息步伐會加快,有研究員預測認為,美聯儲在一周內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達60%。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宇寧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4037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