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成為首批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及私人購買補貼雙試點城市后,望江、壽縣、淮南、廣德也相繼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然而,由于客觀上缺乏整車生產經驗,以及無法最終解決上牌等問題,不少地方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漸暫停,“地方隊”如何融入“國家隊”成了最頭疼的問題。
20輛電動出租的尷尬
2009年,合肥成為全國25個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之一,此后又成為全國私人購買補貼試點城市。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合肥已形成了純電動汽車完整產業鏈條,掌握了核心技術,收集了大量數據,不斷對技術進行改進。基于全國最低價格等綜合因素,江淮同悅純電動汽車廣受歡迎。以安凱純電動大巴為主的車型,也已廣泛運用于城市公共交通以及環衛上。
在合肥成為試點的同期,安慶市望江縣就率先嘗試過純電動出租車,20輛外觀類似“奧拓”的電動出租車成為當時望江縣街頭獨特的風景。當時的純電動出租車,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的試運行。但后來,隨著合肥成為雙試點城市,省內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幾乎全部轉移到合肥,望江的純電動出租車漸漸也沒了下文。
同樣“沖動”不同結局
實際上,除了望江外,壽縣、廣德、淮南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產業規劃。在安徽省,與合肥一樣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地市還有兩個,蕪湖和淮南。
今年4月22日,蕪湖在該市政務新區投放20輛奇瑞純電動轎車,先期面向政府機關公務人員開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試點。到明年底,該市計劃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包括740輛公務車、450輛出租車和450輛公交車,環衛、物流更新和新增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將不低于30%,社會租賃與私人購車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2270輛。眾所周知,作為民族品牌奇瑞所在的城市,蕪湖雖不是試點城市,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也沒落下。
另一個城市淮南,則沒有合肥和蕪湖幸運。據公開報道,曾經在淮南市高調亮相的高瞻新能源電動汽車公司,因為去年9月總經理李遠紅的一封“歇業申請書”戛然而止。
產業到該梳理的時候
安徽省汽車工業協會會長梁華平介紹,安徽省從2000年就已開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當時是在奇瑞公司。合肥成為雙試點后,我省終于有了“國家隊”,在產業政策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合肥純電動汽車成為全國推廣量最大的車型。而望江、廣德、壽縣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在梁華平看來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新能源項目。例如,廣德采用鉛酸電池作為動力,早已是被產業淘汰的方案。
實際上,回頭看,更多時候國家層面是鼓勵地方進行積極的研發,這也是“國家隊”之外誕生如此之多“地方隊”的根本原因。但現實問題是,地方可以投入,可以研發,但要取得國家認可獲得財政補貼,必須要具備合格的技術條件和產業模式。梁華平認為,整個產業已經到了該梳理的時候。本月5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立大會暨2014年重點工作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其任務就是開展關系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重大課題研究,舉辦各種專題研討會和年度論壇,促進不同產業、部門、企業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最終形成研究成果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來源:安徽商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124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