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由GNEV官方機構主辦、第一電動網承辦的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2014)在天津隆重開幕。在主題為“動力電池全球展望”的動力電池沙龍上,北京環宇賽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原表示,預期未來兩三年,動力電池還將以大巴市場為主。“乘用車的技術更復雜,普及得更慢一點。客戶雖然也很多,但是都沒有量。”
北京環宇賽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原
葛原首先介紹了環宇賽爾北京公司和環宇賽爾河南公司的分工。“兩個公司其實只是結構上的安排,北京這邊是研發銷售,還是控股公司,生產目前基本還是在河南。”環宇賽爾目前產能分布,90%多都是動力電池,很小一部分是圓柱,主要用于消費類電子方面。動力電池汽車用的大概占80%多,主要是大巴,乘用車占10%左右,比較少。對于未來分布,葛原預測,乘用車的量會上去,至少比過去幾年的速度要快。“實際上乘用車的技術更復雜,普及得更慢一點。客戶雖然也很多,但是都沒有量。我們預期可能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兩三年我們的銷量還是大巴多一些。”
葛原也回應了目前大巴市場用投資換市場方式來競爭的現狀。他介紹,環宇賽爾從來沒有拿投資換市場。“我們也不是地方政府扶植起來的,可能是我們的不同,所以不會受將來政策的影響。小車(乘用車)這塊,現在也都是市場化在競爭,我們倒不擔心這個問題。”
葛原介紹,環宇賽爾目前產品分成兩大類,一個是鉛酸替代,一個是動力電車的高端產品。鉛酸替代部分產品是價格敏感型,“我們的目標是做到和鉛酸電池無補貼的競爭”。“如果說鋰電能夠跟鉛酸電池一樣的銷售量,至少價格不會比它貴。它的空間是非常大的。什么時候能實現每瓦時1.5元?1.2元?在我看不是多少年能實現,而是多大量能實現,多長時間能實現這個量各有各的看法。”
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動力電池全球展望”沙龍
葛原也直接回應了鉛酸和鋰電電池的競爭。他說,“如果說低速車給補貼,那立馬就是鋰電市場。如果不補,自行車就是一個例子,10%用的是鋰電,三年前大概只有1%左右,沒有替代。為什么能替代了?因為價格接近了,接近到什么程度?價格敏感型客戶可能在1.5元/瓦時就能夠實現大部分替換,過那個臨界點就可以了。”
對于動力電池企業的國際競爭,葛原說,國際企業進入中國的確是一個大的挑戰。“對電池企業來講,很多企業已經面向世界競爭了,人家現在打進來也很正常,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壞事,但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當然也會促進很多行業的發展。”
葛原說,18650電池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可以實現全線自動化,可以把價格打得非常低。韓國企業跟日本企業不一樣,日本企業是本土供應鏈,韓國企業采用了本地采購和海外采購兼有的關系。而中國的裝備制造業比較弱,還有很大的距離。韓國企業就采用供應鏈本土化,在中國建廠,獲得了中國政府的支持,就占據了很多優勢。
葛原介紹,環宇賽爾受到的沖擊相對小一些,18650電池只局限于電子類產品。車用電池的基本都是大軟包,自動化的很難做到像18650電池,因此這個領域的挑戰要小得多。“海外企業的競爭對整個行業沒有辦法的,也逼著你去提高我們的技術水平。我們也看到一些18650電池的本土企業已經克服了這個困難,把價格做得更低。”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717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