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制造2025》對比2020年規劃 插電式或只有5年過渡時間
日前,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提出通過三個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強國的宏偉目標。《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藍圖,是其后二十年行動的腳本。其中提出的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關鍵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能淡出中國新能源汽車扶持補貼陣營。
二、《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正式發布
6月2日,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公告稱,《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業經國務院同意,現予以發布,自2015年7月10日起施行。正式文件放松了對投資規模的規定,但對產品技術的要求非常嚴格,對產品車速、續航里程、輕量化、制動能量回收等方面都有很高標準。
三、第70批節能與新能源車目錄 青年邁迪開始生產純電動乘用車
6月4日,工信部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第70批),共108款車型入選此次目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目錄只有純電動車型,而且純電動運輸車明顯增多。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純電動乘用車出現了一個新面孔。青年汽車的邁迪純電動轎車品牌首次進入《公告》目錄。青年邁迪JNP7001車型為五門四座“雙100”車型,整車尺寸3340 mm x 1564 mm x 1500 mm,30分鐘最高車速102公里/小時,工況法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上。
四、全球4月電動乘用車銷量前十排名:比亞迪新大洋風頭正勁
今年4月,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銷售了約32000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同比大增45%,表明市場走向穩健,但是北美和日本市場有放緩跡象。
位于銷量榜首的與往常一樣,依然是日產聆風(Leaf),售出3417輛,較2014年4月下降12%,其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減少(約14%),競爭對手正在逼近聆風。其中之一就是比亞迪秦,當月排名已升至第三位,距離第二位的特斯拉Model S只差212輛。新大洋知豆售出1131輛,排名第九。
五、大洋電機收購上海電驅動 新能源汽車市場小本博大利
6月2日晚,中山大洋電機股份(002249,SZ)有限公司(下稱大洋電機)發布公告,大洋電機全資收購上海電驅動,此次收購共35 億元,其中27 億元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發行價格為6.34元/股,其余7.99 億元以現金支付。大洋電機繼今年4月全資收購佩特來之后,再次收購上海電驅動,由此大洋電機從傳統電機行業向新能源汽車行業又邁進一大步。
六、天津12億收購NEVS 30%股份 兩年內推薩博電動車
5月27日,NEVS公司宣布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THT)和北京國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RIT)正式成為NEVS的股東。其中天津濱海新區地方政府投資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億元)收購NEVS 30%的股份,雙方還計劃在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合資新工廠,在全新的合資自主品牌下生產純電動汽車。天津工廠將成為NEVS除了瑞典特洛海坦原薩博汽車生產基地外的第二個工廠,所產車型主要面向中國市場銷售。
同時,NEVS還計劃在天津成立電動汽車研發中心,首款電動汽車將基于NEVS現有的電動汽車技術打造,NEVS天津后續還計劃推出基于NEVS未來“鳳凰”平臺打造的新型多樣化電動車。而另一家股東北京國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RIT),將以其自身在“IT軟件服務、車聯網和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獨特技術優勢”,為NEVS打造面向未來的“互聯網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方面”提供幫助。
七、協同“電動出行指數” 北汽新能源 “衛藍先鋒”2.0版本發布
6月5日,北汽新能源舉行 “衛藍先鋒”行動周年慶暨“衛藍眾享”計劃發布 活動。此次活動是“衛藍先鋒”行動的升級,進一步提出“衛藍眾享A+計劃”:攜手各個有志于環保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分時租賃聯盟、電動物流聯盟以及充電場樁聯盟,龐大汽貿、中信國安及經開、北京停車協會、Ucar科技、一度用車、北斗新能源等聯盟各代表上臺與北汽新能源簽署協議。三大聯盟(A+)的成立代表著一個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完整生態圈的建立。
據了解,在過去一年的“衛藍先鋒”實踐中,一萬多名消費者加入新能源汽車家族, 并建立5300余個充電樁。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875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