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七國集團(G7)領導人在德國舉行了第41屆年度首腦會議,不用說,從國際恐怖主義對經濟復蘇的威脅、油價沖擊到貧困饑餓,依舊是大家熟知的議題,但在會議的最后,七國首腦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宣言:全世界應該在本世紀結束之前,逐漸終止化石燃料的使用消耗,2050年,全球碳排放量應比2010年降低40%至70%。此舉被看作是七國集團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性決議。
BBC報道稱,G7峰會達成的這一聲明雖然不具約束性,但卻傳達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信息——從長遠來,世界經濟動力最終來自清潔能源,而自工業革命以來推動經濟發展的化石燃料時代將由此終結。
化石燃料是目前全球能源的主要來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瀝青砂等。這些能源是古生物殘骸碳化所成,因此被稱為化石燃料。眾所周知,化石燃料儲量有限,難以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此類含碳燃料的燃燒也會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入大氣,溫室效應則會引發氣候變化。
G7包括世界上七個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法國、意大利和英國,除此之外,還有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歐盟委員會(EU)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代表。德國是此次G7峰會的主辦國,該國希望七國集團領導人能就削減燃燒石油和煤炭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達成一致。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40%僅是上述目標的最低限度,“很顯然,40%是不夠的。”
在聲明中,G7表示,“在本世紀結束前,需要大幅削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并推動全球經濟進行‘脫碳’。到2020年,各國將每年籌集10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通過補貼和投資鼓勵發展中國家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科技。”
G7一致認為,到2050年,全球的碳排放量應比2010年降低40-70%。這和此前商定的目標相比,更為明確。七國領導人意識到,這一目標只有通過“全球負責”(global response)方可實現,并表示G7國家將盡力實現長期低碳的全球經濟,發展和部署創新技術,力圖在2050年之前,實現能源領域的轉型。
不過,本世紀末仍是一個遙遠的未來,那是在85年之后。20國集團(G20)曾在2013年原則上達成一致開始逐步取消對化石燃料的補貼,但是到目前為止卻鮮有行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這些補貼需要各國政府每年耗資5.3萬億美元,幾乎等同于抗擊氣候變化需要的費用成本,例如治理空氣污染、應對自然災害等。該組織預計,取消對化石燃料的補貼將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并釋放大量經濟資源。
無疑,全球最富有的七個國家做出終止消耗化石燃料的決定,將有助于推動有近200個國家參與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峰會,爭取在12月份的巴黎會議上達成一份全球性氣候協議。
原油價格信息服務公司(Oil Price Information Service)全球能源分析師Tom Kloza稱,石油企業依然預計化石燃料將在22世紀甚至23世紀占能源市場主導地位,但由此,更多的吸引力將轉移到非化石燃料。對于美國來說,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加州,如果90-95%的汽車在2025年之前仍在使用化石燃料,那么油價將出現前所未有的暴漲,溫室效應引發的海洋上升等災害將刺激全球采取行動。隨著去年以來,油價持續10個月大跌,短期內,化石燃料仍然是汽車更有競爭力的選項。但是,本世紀結束前,肯定會有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化石燃料從運輸燃料中消退是必然趨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883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