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作為微型電動車行業的發源地,在微型電動車的研發生產、標準化制定等方面可圈可點。如今,微型電動車的“準生”前景依舊不明朗,在此種背景下山東微型電動車企業選擇抱團作戰。在行業共同努力下,市場上興起了一大批優質企業,這些企業在地域上也相對比較集中,正在以“軍團”的形式迅速占領市場。
企業集聚催生行業軍團
自2009年山東省做出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大決定以來,山東微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就變得勢不可擋,“全國電動車看山東”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目前山東省被納入統計范圍的微型電動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有22家,電池、電控等與之配套的生產企業70余家,即整車生產企業與配件生產企業總數不過百家。據調查顯示,目前在山東超過100家企業在官方網站貼出了自有低速電動汽車產品,并明示自己為生產企業。
從區域來看,山東省的微型電動車企業主要分布于德州、濰坊、濟寧、聊城、淄博、濟南等地,聊城的時風,淄博淄川的唐駿,德州的麗馳、富路、寶雅,濰坊雷丁,臨沂沂南的新大洋,東營廣饒的蒙德金馬。德州市以42家企業數量位居全省首位,而濰坊市則排名第2。毫無疑問,德州已成為山東微型電動車企業的“大本營”。
縱觀山東市場,山東微型電動車領域已經形成了諸如時風、唐駿、麗馳、寶雅、富路、雷丁、中通、泰汽、新大洋等一批優質企業。與此同時,山東的各大中小微型電動車企業也全面輻射鋪開,形成產業化集群。而現如今,行業內名企御捷也加入到山東軍團序列,對行業而言,山東的一舉一動越來越影響行業內的走向。
剛需市場火爆倒逼政策出臺
就市場銷售來說,山東省低速電動車從2010年的1.82萬輛迅速增長到2014年的18.74萬輛,五年即增長了近10倍,且自2010年起,累計向海外市場出口3.2萬輛。2014年,山東省共生產低速電動車18.75萬輛,同比增長50.46%。
根據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對23家主力企業的統計,今年1-6月累計生產微型電動車14.6萬輛,同比增長61.95%。從上半年的產量趨勢來看,每月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若按全年50%的同比增長幅度計算,2015年山東微型電動車產量將超過28萬輛。可見,低速電動車市場增長勢頭依然強勁,已然成為百姓的剛需產品。
在產能一路飆升的同時,山東軍團微型電動車銷量也一直令行業內企業嘆為觀止。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1-5月,御捷以3萬輛的銷量排名第一,其次是道爵28700輛,第三名時風27000輛。
與全國眾多未定電動車生產企業一樣,早前山東省內大部分生產廠商缺少整車生產資質。但火爆的市場與不斷膨脹的需求倒逼政府直面微型電動車,并率先制定行業標準,規范微型電動車市場。
統計發現,早在2013年以前,在山東全省統一性的政策出臺之前,山東一些地市已經著手著手為微型電動車解禁,突出的地方有淄博、聊城、濟寧、濰坊、德州等,在市場倒逼過程中,這些地市自2008年開始陸續制定了相應的微型車管理辦法,先國家與省之前首先為微型電動車正名。
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莫過于2014年7月1日,山東省正式實施小型電動車行業標準,作為微型電動車大省,山東首嘗“頭啖湯”。此次地方性標準在小型電動汽車的技術 參數、檢驗規則、試驗方法、等九大方面做了詳細的規定。在小型電動車的行業準入、生產、銷售和使用等環節也給出了嚴格的規范。在微型電動車企業準入規范上,山東制定了10條準入規范,要求生產企業必須符合準入條件中八項以上的方可申請準入。
山東省微型電動車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有關部委積極調研、研究政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將小型電動車的“規范管理和有序發展”列入了第一個課題,現已結題并上報國家相關部門。
來源:中國電動車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948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