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會不會造車,今天看來似乎不再是一個疑問,而是一件確鑿的事實。9月9日蘋果將發布其新一代蘋果手機。一個確實的數字蘋果80%的利潤來自于其手機產品,無論是蘋果手表還是其AppleTV都沒有成為蘋果的核心產品,這讓一家受世界尊敬的公司將命運寄于一款產品在資本市場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件。這讓蘋果進入汽車領域正在變成一件順理成章的結果。今天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原上汽通用總經理丁磊加盟蘋果并任職中國區總經理的消息可信度十足。今天我們轉載此文旨在向讀者傳遞一個信息,汽車工業確實到了改朝換代的節點,如果蘋果來了,那一定是一件顛覆性的事件。
一直未得到官方確認的蘋果造車項目或許正在為進入中國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近日作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此前一直被傳即將回歸汽車業的前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海通用總經理丁磊或已加盟蘋果,成為蘋果造車項目的中國負責人。
“最近有美國一家拓展造車業務的高科技公司員工正在北京物色辦公地點,據該員工稱辦公地點是用于公司的汽車項目。而且這家公司的中國負責人已經到位,是從上海的科技公司來的,之前一直是汽車企業的高管。”據上述知情人透露。
中國或成為蘋果造車第二主場
上述知情人士向新浪汽車透露,這家美國的科技企業過去一個多月一直在北京CBD地區物色辦公地點,該公司一名員工曾表示,辦公地點是用于公司的汽車項目,而且公司的中國負責人已經從上海來到北京進行相關團隊籌建工作。
“從她的描述分析,應該是蘋果公司。而且所說的中國負責人正是之前一直被傳回歸汽車業的前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海通用總經理丁磊。”上述知情人向新浪汽車表示,“因為我了解的信息是這位負責人是上海大型企業集團高管,后來在科技園區和政府任職,符合此條件的只有丁磊。”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若此消息屬實,這將是蘋果造車項目的實質性進展,甚至在正式宣布造車之前,已經開始在中國這一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市場進行相關布局。
蘋果造車的消息一直是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始終未得到官方的確認。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不僅在硅谷蘋果公司大約有1000名工程師正在緊張地進行汽車研發工作,而且蘋果公司購買了美國加州一大片開拓地帶用于興建一個設備齊全的汽車測試中心。
“如此看來,蘋果造車項目不僅在美國進行,中國可能是蘋果造車項目的第二主場。”業內分析人士認為。
新浪汽車也就此事聯系到上述美國高科技公司員工,但始終未得到正面回應。
丁磊借蘋果回歸汽車業
根據上述知情人的消息,如果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海通用總經理丁磊真的加盟蘋果,成為蘋果造車項目的中國負責人,那將是震動全行業的重磅新聞。
今年6月,有媒體爆出丁磊已辭去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準備回歸“汽車人”身份,但最終去向始終成迷。在任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職務前,丁磊曾在張江高科擔任董事長。
新浪汽車也向熟悉丁磊的知情人士詢問此事,得到的回復是:“丁磊的卸任公告在7月初正式公布,此后丁磊就已從上海轉戰北京,為自己回歸汽車圈做準備,他主要接觸的都是科技造車公司,包括特斯拉、蘋果在內的科技造車公司都找過他。”
有汽車媒體評論認為,對丁磊的回歸并不為怪,“這只是一個52歲的汽車人,對職業生涯下一站的再次選擇。”
“經歷過傳統汽車廠商最黃金的年代,面對如今市場的巨大變革,丁磊借蘋果公司重回汽車業,對傳統汽車人來說也算比較成功的新開始。”業內分析人士稱,”像夏治冰、侯雁、楊嵩、沈暉、呂征宇這些傳統汽車廠商的高管已經都開始自己創業或是加盟互聯網科技公司,這是汽車業的一個新潮流。
該分析人士補充稱,丁磊不僅是職業經理人,他的跨界背景和產業積淀,使他有可能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實現引領時代的創新。
蘋果借本土汽車精英加強本地化
了解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人對丁磊并不會陌生。丁磊曾分別在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工作8年和16年,直至做到上海通用總經理和上汽集團副總裁,復旦大學半導體物理碩士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畢業。
從2004年底到2011年初的六年時間里,丁磊用銷量業績書寫了上海通用的“丁磊時代”,這也成為上海通用最巔峰的六年。2004年,上海通用實現銷量25萬輛,到2010年,銷量達到103萬輛,成為國內首家銷量過百萬的汽車企業,六年中四次全國銷量第一。在丁磊任職期間,他主導引入雪佛蘭品牌,如今占據了上海通用半壁江山;從2009年推出新君威、新君越,丁磊開始推進上海通用產品轉型,豐富上海通用的中高端車產品,鞏固了上海通用在中高端市場的地位;此外在產品戰略上,丁磊帶領上海通用實現了全球產品平臺戰略的實施,促使上海通用進入了通用全球研發平臺。
此外,丁磊在上海通用推行的汽車產品信息化、多品牌戰略以及綠動未來戰略至今仍在沿用和發展,對于上海通用保持持續競爭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丁磊為中國的合資汽車品牌創造了很多個第一,從學歷背景、工作履歷、行業跨度來看堪稱中國汽車第一人。”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蘋果在產品仍處于研發階段就花大手筆邀請到丁磊“重出江湖”,可見蘋果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PC和手機產品的熱銷,讓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但汽車行業顯然更加復雜,蘋果顯然也是在吸取如特斯拉等公司早期在中國市場上本地化不足導致銷量止步不前的經驗教訓。尤其是本土化高管的早期介入對于中國市場的拓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分析人士稱。
來源:智駕時代
作者:李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9978
以上內容轉載自智駕時代,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