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新聞辦9月25日舉行政策吹風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表示,現在正在進行充電樁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無線充電等新技術標準研究也將加強。充電樁國標發布后,現有的充電樁將迎來全面改造,除此之外,針對外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國標要求其必須要按照中國標準才能進入國內市場。
目前,全球電動電動汽車標準各行其道,現有的四種形式——中、歐、日、美標準之間也存在差異,這加大了充電站建設難度,受此影響,國內充電站建設進程嚴重滯后。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 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約為10 萬輛,已建成3 萬多個充電樁,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配置比例超3:1,而標配為1:1,充電站數量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
新國標出臺,對國內與國外新能源汽車充電標準作出了規定,充電標準得到同意,這將有利于國內充電站建設提速。早前,業界曾透露,針對電動汽車充電樁的新國標預計將于年底前出臺,隨著第四季度臨近,我國充電站產業發展也將獲得利好。
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草案可知,我國到2020年充換電站數量需達到1.2 萬個,充電樁達到450 萬個;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比例接近標配的1:1。在上述要求下,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充電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未來六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的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60 億元;充電樁(站)產業年利潤可達18-27 億元。如果未來充電設施的年建設規模達到千億元,預計充電樁(站)產業年利潤可達70-100億元。
互聯網時代下,充電站的商業價值并不僅僅體現在充電業務上,它還包含以充電樁為入口進行廣告、保險、金融、售車、4S 增值服務及汽車工業大數據等。按照500 萬輛新能源車的發展目標測算,對應的充電網絡利潤空間為558 億元,其中充電服務費325 億元,增值利潤空間233 億元(售電81億元、廣告與保險9億、4S維修50億、售車13億、現金池&金融30億、汽車工業大數據50億),預計稅后凈利潤130-150 億元。
受上述利好因素趨勢,資本市場將長期關注充電站板塊。充電機、充電樁等充電設備是充電站的核心,占充電站成本的45%至55%左右。預計充電機和充電樁設備供應商奧特迅、萬馬股份與中恒電氣等公司將率先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03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