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2015年行至尾聲,本輪新能源汽車推廣到了沖刺階段。但是,仍有許多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激活。第一電動網檢視推廣城市的全局,解剖部分重點城市,再分析車企的應對之策,推出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系列報道,此文為第二篇。
第一篇: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一:封閉的多數
第二篇: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二:深圳政策出臺,無人喝彩
第三篇: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三:北京目錄制的倒掉
第四篇: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四:比亞迪北汽知豆各有攻略
第五篇: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五:申補路漫漫
第六篇: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六:業內94%認為保護問題明顯
第七篇: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七:79%車主要求至少5個外地品牌
【第一電動網】(作者 杜俊儀)深圳的8月,盛夏如火。穿過車水馬龍的公路,進入寶安區廣興源互聯網創意園,左手即可見一排微小可愛的汽車。車漆有的是中國水墨山水,有的是Hello Kitty卡通圖案,還有幾輛是簡潔明快的藍、黃和白色。仔細一看,汽車后面還有一排充電樁。
深圳知豆4S店外停放的電動汽車
這里是深圳知豆電動汽車4S店電動汽車試駕車輛停放區。十幾米開外,就是4S店,店頭和墻上被知豆LOGO的墨綠點綴著,與店內放立、懸掛的綠植相互映襯。
此時是工作日的上午,店里客人不多。店員告訴第一電動網作者,他們已經在深圳做了多場巡展,收集的銷售線索已經超過千人。不過,由于深圳新能源汽車實施細則還未落地,知豆電動汽車還沒有做完備案事宜,還沒有開始交車。
近兩個月后,9月26日,深圳市發改委公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參見:深圳新能源車補貼細則終落地)。新能源汽車實施細則有了,知豆等外地車企,終于可以據此開展銷售了。
然而,《辦法》細讀下來,有意進入深圳市場的車企人士無人喝彩。一方面,門檻很高。另一方面,《辦法》針對的是2013年-2015年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而此時據2015年結束,僅有三個月。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先鋒:既是全國首批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也是首批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城市,但在本輪新能源汽車推廣上,施政拖沓,姿態高冷。
5000萬元高門檻
只有投資設立5000萬元的公司,廣汽傳祺電動汽車才有資格在“當地”推廣。“這5000萬元更適合用在產品研發和推廣上。”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所說的“當地”正是廣汽同省城市——深圳。
對于上述深圳《辦法》,人們最感意外的是,外地車企要參與深圳新能源汽車推廣,需在深圳市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資銷售子公司,并且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這意味著除了深圳本地的比亞迪、五洲龍,所有外地車企都要在深圳再投資5000萬元,否則無法申領當地補貼。
深圳政府方面人士對此解釋稱,深圳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直補銷售企業,如果每家車企在深圳賣1000輛純電動小轎車,光地方補貼就5000萬。“注冊資本5000萬,高嗎?”
車企覺得高。和廣汽吳松的觀點類似,另一家車企的銷售負責人也表示,5000萬元注冊資金這一進入成本太高了。“88個城市要是都這樣要求,我們光注冊資本就得44個億?”
外地車企核心零部件當地配套
雖然在政策中沒有寫明,但有車企人士反映,在與深圳新能源汽車管理人員交流時,對方提出,希望配套當地的核心零部件。
在深圳當地的車型推廣計劃中,新能源公交車、純電動出租車、私人和社會購買小客車很可能花落本地企業。外地車企的機會在純電動物流、環衛車、通勤旅游客車等市場。在這些市場,等待外地企業進入的,是一個名叫“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機構。
2013年10月,在深圳市發改委的倡導下,深圳市成立了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深圳知名核心零部件企業囊括其中。成員包括沃特瑪電池、大地和電氣、欣銳特、巴斯巴、藍海華騰、元正能源系統、英維克、快車道汽車電子、福工動力等。這9家發起單位的產品覆蓋了除車身以外的所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該聯盟此前透露,有數個重點項目正在推進,包括深圳市城市環衛車輛電動化項目、深圳市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電動化項目、國際航空公司運輸設備電動化項目、叉車自主知識產權電動化項目等。這些項目對應的,正是外地車企可能進入的市場,也就意味著外地車企需要配套聯盟的零部件。
不過,類似深圳這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在全國有幾十個,其職能除了集聚地方資源發展汽車產業,盡量將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留給當地企業也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初衷。(參見:爭補貼搶市場 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知多少)
充電運營企業也要備案
在前述深圳《辦法》中,人們還第一次發現,深圳領先全國各城市,要求充電設施運營企業也實行備案制,而且也要求在深圳市注冊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
今年8月下旬,深圳市發改委發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運營商備案管理辦法》明確了具體備案要求:充電設施運營商必須是在深圳注冊的企業;快速充電設施運營商的注冊資本不低于5000萬元;在本市具有必要的運營場地;具有10名以上新能源汽車充電相關領域的專職技術人員;能夠在1年內建設完成總功率不少于8000KW的充電設施等等。
9月28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關于2015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運營商備案的通知》,共有六家企業獲得充電設施運營資格。截至目前,共有12家深圳企業獲得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運營資格。
備案提高了充電建設運營企業進入的門檻。12家企業中,有9家是純粹的本地企業,較容易滿足要求。云杉智慧、水木華程兩家是新建企業,且母公司不在深圳,但擁有足夠實力。云杉智慧是杉杉集團下屬企業,既是上市公司,也已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水木華程則是清華大學校產企業與深圳龍崗區國企合資建立。普天則已經在深圳耕耘數年,在2009年與深圳市接觸計劃進入當地充電市場,2010年深圳公司正式成立,當年11月份與深圳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公交大巴車和出租車的充電服務作為主要的業務范圍。迄今為止,普天在深圳已經建設運營74個充電站,903個充電樁,此前的投入也足夠大。
按照計劃規定,深圳市到2015年底將累計建設快速充電樁1978個、慢速充電樁21750個,充電站109座,滿足推廣應用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需要。但到2015年5月底,深圳建成快速充電站81座(其中公交場站74座、社會充電站7座,共計1100個快速充電樁)、私家車用慢速充電樁接近3000個,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充電網絡,但距離計劃目標仍有很大距離。深圳市新能源汽車主管官員表示,接下來建設工作會全面鋪開,七八家運營公司愿意參與運營這些充電樁,年初承諾快速充電樁的目標有望完成。無論是否能完成,充電網絡不完善都是當前困擾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主要障礙,深圳應該盡量調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積極性。
2.5萬輛目標難完成
在2013年-2015年的本輪推廣中,深圳目標遠大,原本和北京一樣,提出了3.5萬輛全國最大的推廣目標,后來調整為2.5萬輛,仍是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推廣目標。
具體而言,深圳計劃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達到4500輛以上(新增1500輛以上);純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到4500輛以上(新增4000輛以上);新增純電動物流、環衛車3500輛以上;新增純電動通勤旅游客車2000輛以上;個人、社會團體與企業新增購買新能源汽車9000輛以上。但是,截至今年5月底,深圳市累計推廣各類新能源汽車10514輛,完成率還不到一半。
在公交領域,深圳巴士集團、東部公交、西部公交共同承擔1500輛新能源公交的新增指標。三大公交公司的新能源公交招標工作都已完成,中標者均是比亞迪。
深圳東部公交正在運營的比亞迪K9純電動客車
1500輛是原本的新能源公交新增計劃,后來深圳又有所調整,希望新增推廣應用3600輛純電動公交車。深圳巴士集團9月底再次發出標書,啟動1000臺新能源大巴車輛采購項目。
電動出租車的推廣也啟動了。9月29日深圳西湖運輸集團率先投放首批35輛比亞迪新款e6純電動出租車,并將分批投放純電動出租車至 240輛,邁出深圳市2015年大規模推廣純電動出租車的第一步。不過,深圳2015年的電動出租車新增計劃是4000輛,任務非常艱巨。
新能源物流、通勤車輛是深圳準備完成“外地品牌車型占比30%”的市場。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經先搶得400輛電動物流車的訂單。
在社會和個人購買方面,從深圳的電動汽車搖號情況可見一斑。深圳實施限購政策,但每年新增的10萬個新車指標中,有2萬個指標指定給新能源車。但是,深圳前六期新能源汽車指標申請,總共僅有1938個個人申請和154個單位申請。
8月9日,深圳降低電動汽車購買門檻,允許名下已有一輛車的市民,再申請1個電動小汽車增量指標;符合要求的單位也可增加1個電動小汽車指標。在此政策激勵下,深圳第7期、第8期搖號中,電動小汽車搖號參與者有所上升。盡管如此,最新一期的申報情況顯示,個人和單位總共可分配12587個純電動小客車指標,僅有1374個單位或個人申請指標。社會單位和個人并不買賬。
市場層面亦可印證。除了比亞迪插電混動秦和唐,北汽新能源、江淮、上汽、奇瑞、知豆等國內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深圳的基本都沒有開始銷售。因為之前具體補貼細則一直不出臺,廠商和經銷商擔心領不了補貼,根本不敢賣車。
深圳一度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獨領風騷,至今還保持這全球推廣新能源公交最多的記錄。但在本輪推廣中,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深圳速度不再。特別是在面對外地車企時,深圳沒有了當年聚集天下英才,共同建設深圳的胸懷。前述外地車企銷售總經理說,“這已不是我們印象中的深圳。”
編者:就第一電動網推出的“調查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主義”系列稿件,歡迎各界朋友參與討論,請到文尾發表評論,我們將結集發布,或撰文發送至:content@d1ev.com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041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