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6年能源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關于推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提出“2016年,計劃建設充電站2000多座、分散式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人專用充電樁86萬個,各類充電設施總投資300億元”的年度規劃。可見,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的重中之重。特來電作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先行者,通過幾年的探索,積累了大量經驗。針對特來電未來建樁計劃,以及現存支持政策的得失,作者采訪了青島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崔群。
青島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崔群
特來電建樁計劃
2016年,特來電在很多城市都做了建樁規劃,但是目前各個城市的具體情況不同,政策不統一,各個城市熱度不同,就會導致不同城市發展的進度不同。制定規劃是起到一個指導作用,但是不能死板著規劃,否則就會陷入一種僵局。以北京為例,今年特來電在北京整個制定了16000個充電樁的目標,預計今年上線率可達到60-70%,今年一季度已經建設了4000多個充電樁,實際上線的數量達到了1800個,覆蓋了北京市區及周邊各個郊區。
在私人專用充電樁方面,崔群表示,不是特來電的強項,而且住建部等相關部委也沒有出臺明確的操作政策,所以整體的建設思路還不夠清晰。特來電會結合汽車銷售、汽車租賃業務,涉及到私人充電樁的需求做一些業務的發展,但不會大規模的做。
目前做充電樁運營的企業基本上都未實現盈利,再加上要執行充電接口及通訊協議標準會加大成本。但是從長遠看來,企業不盈利是不合理的,特來電會考慮通過打好組合拳,實現盈利的目標,比如說分時租賃平臺搭建。此外,對于出租車、公交車,特來電也有針對性的為他們提供服務的解決方案。在這些業務的配合下,再加上以后電動車數量會越來越多,所以實現盈利指日可待,只是從當前目標看還是比較艱難。
當前政策的利與弊
對于國家能源局提出的2016年全年建設公共充電樁10萬個、建設私人專用充電樁86萬個的目標,崔群表示,是有一些超前,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各個方面來配合,包括車輛推廣數量、電網的管理、地方政策的支持、媒體的呼吁等方方面面。從現在整體的推進建設來說,困難還是比較多的。
在政策方面,要加強基礎建設推進的鼓勵性和引導性,各部委、部門之間也要加強聯合,把政策細化,要制定明確的、具體可操作的政策。包括補貼模式、充電接口標準執行、物業進入等問題,要有明晰的操作流程進行指導,以引導產業營造一個穩定生態圈,否則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會很艱難。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發布的充電實施建設規劃中談到,對于建成的充電樁通過檢測后會給予最高30%的補貼,但是談到具體的落實情況,崔群表示,落實的量很小,因為政府也在摸索,具體補貼怎么給,按照什么樣的一種標準去給,包括整個操作的流程是什么都沒能確定。以特來電來講,目前在全國很多公司,實際上能拿到補貼的城市并不多,比如特來電在廣州建樁,政府非常積極支持。但是,就算能夠拿到補貼,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一個按照申請的管理細則,企業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條件,以及按照什么樣的流程去申請。所以希望相關標準能夠盡快明確,企業才能夠有章可依。
崔群表示,“踏入這個行業,就要堅定的干下去,有補貼叫錦上添花,沒有補貼,也要認真干好自己的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324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