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2016首屆全國小型電動車測試大賽在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結束完上午的初賽之后,測試大賽進入復賽階段。
中午12:30,裁判組開始對下午參加測試復賽的第一批50臺車輛進行第二次的稱重。作者了解到,此次參賽的車型的整備質量都集中在800kg左右,也有少數超過1000kg的車型,以及低于500kg的車型。
裁判員在打印被測車量的質量信息
整車的重量主要受車身材質以及電池裝備數量影響,重量較輕的車型一般都有采用復合材料的外覆蓋件。由于稱重設備的面積比較小,稱重的車輛只能緩慢的開上稱重儀器。
稱重過程中,也有失手的駕駛員,導致跌落在稱重臺之外。
進行二次稱重,主要是為了與25日進入初賽場地前的稱重結果進行對比,防止參賽車輛在此期間,為取得更好的動態性能而進行改裝,比如為了增加續航里程而增加電池數量,或為了得到更好的加速性能更換大功率電機等。
車輛在稱重之后,50部參賽車輛集結并轉移至減河大道進行道路測試。復賽環節將對對車輛進行加速性能、最高車速、制動性能以及等速百公里耗電量的測試。
到達減河大道后,車輛分兩組進行測試,其中一組的測試項目為加速性能、最高車速、以及制動性能;另一組的測試項目為百公里耗電量測試。
加速性能、最高車速及制動性能這三個項目的測試使用的是非接觸式汽車速度測試儀進行測量,該儀器應該配有高精度的GPS。賽車只要安裝上該測試儀,在道路上以最高的車速行駛,然后全力制動,就可以得出以上三個數據。
非接觸式汽車速度測試儀
GPS信號接收模塊
測試的賽道往返約兩公里,車輛由企業派出的駕駛員駕駛,測試員攜帶儀器坐副駕駛。在兩公里的行駛過程中完成項目的測試。返回起點后,當場打印測試的參數。
測試等速百公里耗電量,采用非接觸的電流表對車輛等速行駛時的電流情況進行測量,同時用電壓表對行車時的電壓進行記錄。從而可以測算出百公里耗電量。
藍色的環狀物為非接觸式電流表
雖然在下午的比賽中,有50臺車輛參加了復賽,但是作者并沒有得到任何官方公布的初賽結果。因此,初賽會有一定比例的賽車遭到淘汰的消息還無法驗證,裁判組依然非常保密一切關于評判標準以及初賽成績的消息。不過,作者依然會繼續關注賽事,有任何新的進展,我們會繼續報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許博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367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