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共有公共充電樁8.18萬個;其中直流樁1.35萬個;交直流一體樁1.65萬個;交流樁5.18萬個;較2015年底增長65%。私人充電樁共計5.54萬個,較2015年底增長約12%,車樁比約4:1。
建了這么多的充電樁,每四輛車就有一個充電樁為其服務,貌似電動車充電的難題已經解決了,那為什么現在電動車充電依舊是困難大于便利呢?
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7萬輛,同比增幅達到了126%,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仍然高于電池充電樁的建設速度,這是令新能源車主感到充電不方面的原因之一,還有物業不配套的原因。充電樁本身也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充電樁標準不統一,不能實現“互聯互通”。
一位車主表示,如果自己沒有充電樁,那么在買純電動汽車前一定要做足“功課”,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這位車主還說,充電卡一定要隨身攜帶,手機里安裝的關于充電樁的APP最好4個以上,只有這樣才能踏實些。
騰勢電動車在公共充電樁為車充電時,當電量達到90%以上,充電樁便不再繼續充電了。這些車主也很不理解。而騰勢汽車的官方解釋是,此問題屬于公共充電樁電壓不夠引起,騰勢電動車的充電站輸出電壓能覆蓋220Vdc~550Vdc的范圍,充電樁屏幕顯示“充電電壓過高”是指,此時車輛動力電池的電壓已跟公用充電樁的最大輸出電壓一致,故無法再繼續對車輛動力電池充電。
對于這些用戶的心里問題,其實都是充電樁標準不統一,無法實現互聯互通造成的。要想實現電動汽車、充電樁、運營商三方的“互聯互通”,目前有三方面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是車樁兼容問題。不同的車不同的樁在理解標準上存在差異,這就帶來接入性的問題,車就充不了電?,F在的充電樁標準不一致是新老國標交替的原因。2016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充電樁新國標,新國標在兼容性方面做了明確的標注:交直流充電接口型式及結構與原有標準兼容,新標準修改了部分觸頭和機械鎖尺寸,但新舊插頭插座能夠相互配合,直流充電接口增加的電子鎖止裝置,不影響新舊產品間的電氣連接,用戶僅需更新通信協議版本,即可實現新供電設備和電動汽車能夠保障基本的充電功能。各企業要按照‘新國標’一個標準去執行就可以了。
第二是信息兼容問題。目前市面上關于充電樁的APP眾多,基本上是各自為戰的現象,幾乎所有的APP都有其局限性,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信息反饋不準確、覆蓋范圍小、APP本身的使用不便捷等,不但沒有為用戶提供方便,反而還帶來了困擾。
第三是交易不便的問題。目前,充電樁運營商的結算方式也是“各有一套”,有的線上支付、有的必須現金交易、有的要辦卡充電等,車主的充電消費并不便捷。
由此來看,統一標準才是實現電動汽車、充電樁、運營商三方“互聯互通”的保障。
我們了解到,北京、上海、深圳已展開標準試點工作,該工作將于8月底完成,而信息交換標準將于9月份出臺,同時向社會正式公布。新國標將于2017年1月1日后開始實行。各運營商如果按照這套規則進行,應該說互聯互通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作者:鼎新恒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5354
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