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建議,大中型客車和中高檔乘用車應以增程式純電驅動為主要過渡,是我們區別于歐美發展道路的一條捷徑。
楊裕生院士建議,大中型公共客車和中高檔乘用車以”增程式”純電驅動為主要過渡車種。增程式電動車,就是在純電動車上加一個油箱,給電機供油,通過內燃機、發電機給電池和電機提供能量。它只有電動機一種動力,行駛前電池組充電,行駛間小功率發電機發電,發電機與電池并聯驅動發動機,也給電池充電,雖然仍用油,但可省油50%以上。
目前,全國的公交客車有40多萬輛,一輛客車每天用油大約100升。如果我們能節省50%的油量,一天就能節省2萬噸油,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量。如果我們把這個技術發展好、成熟了,把它推廣到其他車種,比如說現在的城市出租車?,F在我們國家城市出租車有100萬輛,它每天里程在300~400公里,它的耗油量也是非??捎^。
現在純電動的公交客車和純電動的出租車都在推行、演示,在目前的電池技術下,純電動公交客車和純電動的出租車都有很大的難處,都很難大力推廣和長期不虧本的運行。電池技術需要發展,增程式車可以說是純電動車和燃料電動車發展的一個過渡。過渡期有多長要看電池技術進展,看電池價格是否降到一個相當的水平。這個過渡期恐怕也不是十年八年的問題。因為電池的技術發展和進步問題太多,實在是太困難。
楊院士認為,電池在公交車,電動車上應該怎么使用。電池在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下,國家電動車應該怎么發展。增程式車和其他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實際上沒有完全截然的不同,但是它有它的特色。幾年來,國內的杭州賽恩斯、寧波波導、江淮、蘇州金龍都在做,確實效果很好。
背景鏈接
微小型、低速、短程純電動汽車應優先發展。2010年年初,中國工程院楊裕生、陳清泉、陳立泉、鄭綿平四位院士曾撰寫了一份關于發展電動汽車的建議,并上報到國務院提交報告建議:牽引”大”廠,善待”野”廠,加速推進純電動車市場化。楊裕生院士建議:”在純電動汽車方面,我們認為微小型、低速、短程純電動汽車應該優先發展?!睋?,行駛百公里微型車耗電是6~8度,小型車10~13度。對于小型鉛酸電池電動車,俗稱”山寨電動車”,楊裕生也曾表示保持開放的態度,售價在3萬元左右,使用成本也很低,電池折舊加上電費,每公里花費在0.16元,相比普通微型轎車每公里0.35元左右的燃油費用,低了一半左右。
案例參考
蘇州金龍海格KLQ6129GQHEV1增程式電動客車增進經濟性。增程式電動客車完全可以滿足公交車低速大扭矩行駛要求,其能量源不僅來自于電池,也來自于發電機組。海格KLQ6129GQHEV1增程式電動客車采用傳統小功率發動機,對發動機要求較低,無須考慮復雜機械耦合,保障了可靠性。增程式電動客車電池容量只需純電動車的30%~40%左右,成本大幅度下降。也可以小功率充電樁在夜間充”谷電”,不需換電池,節約充電站和換電池設施建設費用。KLQ6129GQHEV1能夠滿足的純電里程為50公里,其燃油消耗比基礎車型降低30%至35%,其排放指標和加速性指標都優于基礎車型。比如從蘇州到上海的短途,就可以考慮使用增程式電動客車,可利用到站的休息時間進行充電,路上運行靠小功率發動機恒轉速帶動發電機發電補充不足的能量。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科學時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62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