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到2020年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車規劃,預測2020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大概是71.7GWh,2016年才20.48GWh。”廣東猛獅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樂伍表示。根據安信證券的研究報告,2016年底動力電池行業整體產能將超過80GWh,動力電池供需關系逆轉拐點在2017年到來,結構性產能過剩無法避免。
2016年11月14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和電池中國網聯合主辦,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壹能(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16’第五屆中國電池市場年會暨第一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第二屆中國電池行業智能制造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陳樂伍發表動力電池未來發展的主題演講,從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動力電池產業。
廣東猛獅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樂伍
陳樂伍的演講內容部分引用了安信證券新能源產業研究員邵晶鑫所做的報告,報告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完成了從0—1的過程,國家花了三個“五年計劃”的時間走完這樣的歷程。鋰電池相關的產業鏈比較完善,有特點的是,隨著2015年、2016年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的爆發,各種原材料、零部件價格曲線也在猛漲。原來消費類鋰離子的電池企業、鉛酸電池企業,都轉型做鋰離子動力電池。
整理2016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鋰電池出貨量排名可見,比亞迪和CATL占了半壁江山。2015年底整個動力電池的出貨量大概16.5GWh,行業格局在高速擴張中形成,龍頭企業占比比較大。2016年底會有80多GWh的產能,可能超過市場的需求量。
表1 國內前20家電池企業產能情況一覽
根據國家到2020年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車規劃,預測2020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大概是71.7GWh,2016年才20.48GWh。
表2 中國動力電池需求預測
從另外的角度,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滲透比例來做預測:如果2020年銷售210萬臺電動汽車,全世界有一半的銷量是在中國,有140GWh。假如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在整個汽車銷售里面占40%,總的電池需求量是有500GWh。但是到了2030年,是不是還用鋰電池呢?這可不好說,鋰電池里面可能會用,是不是每部車里面還用那么多,是不是燃料電池增程式替代鋰電池呢?這個需要時間證明。
從上述分析得出三個結論: 第一,動力電池供需關系逆轉拐點在2017年到來,結構性產能過剩無法避免。第二,高端產能仍然供不應求,低端產能面臨分化淘汰,規模優勢+技術優勢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第三,國內鋰電產業鏈已經成熟,上游材料競爭力突出,有望率先進入全球供應鏈,誕生全球龍頭。
表3 國內外動力鋰電池市場需求預測
陳樂伍表示,根據各個省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的數量來統計,按照每輛車200公里的續航里程,45KWh電池,我們按照2020年各個省規劃的新能源汽車總量是562臺車子,這樣亂起來它的需求量是253GWh,剛剛PPT里面講的,前20企業如果它的產能在未來4年是翻3倍的話,剛好差不多滿足這個需求。我的預測可能比原來長江的江總還要樂觀一點。
“我們還有一個世界市場和一個低速電動車的市場,這個是還沒有釋放的,我相信中國的動力電池未來幾年肯定不止CATL一家能進入世界市場,肯定還有更多好的優秀的電動車企業進入市場。另外是低速車的市場,假如2018年底之前低速車進入市場,取得合法市場地位的話,可能會迎來很火爆的市場,因為這里要替代的是2億部兩輪車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假如代替率是5%,就是1千萬臺,每臺10度,就是100GWh。”陳樂伍表示。
最后,陳樂伍總結了動力電池發展的九大趨勢:
第一,技術進步會讓每單位電量成本會大大下降,預測2020年每瓦時成本1元錢,電池壽命可以達到3000次,用10年。
第二,更大規模的產業化,統一的技術標準會推動電池綜合成本的下降,特別是從材料開始。大家看看我們做材料的所有的上市公司他們的年報或者是定期報告,平均的毛利率都是50%以上,這個是遠遠高于我們整個總的產業平均的毛利率的。未來長期的趨勢肯定會下降,我認為至少會下降一半,到25%,這樣意味著現在2塊錢左右每W的電池可以降到1元。
第三,繼續抬高準入門檻,行業集中度會提高,國際競爭力一定會提升。
第四,不需要補貼也能普及電動汽車,路權代替補貼。
第五,基礎設施的普及會讓電動車的使用變得方便。
第六,汽車產業的金融化會促進電動汽車的普及。
第七,新能源汽車在全球主要經濟體新車產量的占比急速提升。
第八,智能駕駛技術的應用加快了電動汽車的普及。
第九,汽車行業勢力會重構,不管國內還是國外,新車企會獲得進入的機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688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