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油價一漲再漲,E97#汽油每升突破8元,E93#汽油每升也超過了7.5元。隨著油價的飆升,人們的出行成本也水漲船高。近日,作者采訪了部分私家車、出租車車主在運行成本上漲后,如何應對。
油價飆升 私家車主有些吃不消
隨著油價突破8元,不少私家車主開始想辦法”控油”。在薛城上班的董小姐給作者算了一下她每個月的油價賬單。從她家到薛城約30公里,每天駕車行駛的里程大約有60公里,每個月車輛行駛約1500公里。董女士說:”我的汽車百公里油耗差不多是8升,每月耗費燃油約120升。”如今每月燃油總體支出就接近900元,這比她幾年前購車時每月燃油支出多了近200多元。”加上汽車保養、保險等其他支出費用,每個月在車上面就要花去1500多元。”董小姐感慨道:”如今的汽車真是越來越難‘養’了。”為了節約養車費 用,董女士打算每星期乘坐一次BRT,一個月少開4天,就可以少行駛約240公里,這樣每個月就可以省下近150元。
說起汽油價格不斷飆升,很多市民開始減少汽車使用頻率。每天從勝利路開車到光明路某企業上班的劉先生告訴作者,為了省油,每天他都要提前20分鐘出門,避開出行的高峰期。下班的時候要么晚走,要么走外環。寧愿多走些路,也不愿堵車。作者采訪了解到,面對越來越高的油價,多數車主表示能不開車盡量不開車,不僅路上堵車,市區內停車也比較困難。
市民買車熱情依然高漲
油價越漲越高,如今已突破每升8元,離10元大關越來越近,可是新車市場依然火爆。10日,作者在光明廣場車展看到,廣場上人山人海。各汽車經銷商都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是新車上市、就是車展現場訂車大優惠等等。
作者看到,光車展商就10多個,每個展臺上都停滿了各商家的主打車型,小排量轎車占據了半壁江山,其中也不乏豪華品牌的大排量轎車。車展上的某品牌銷售員李小姐向作者介紹:”星期六一天就訂出了7輛,其中1.6以下排量的車占了5輛。而這些車 的價格都在10萬元以下,現在買車的消費者要不就是家用買小排量,要不就買大排量的豪華車。買小排量的消費者會斤斤計較汽車的安全、油耗、保養費用等。而定大排量轎車的車主,對汽車油耗不是很在乎,他們更在乎的是汽車安全、配置、空間等。
剛剛訂車的秦先生表示,他買車就是為了代步,越省油越好,但是他比較在乎汽車的品牌,對安全也看得比較重,花7萬多元買了輛最低配的1.4排量轎車。作者看到,棗莊車展不僅吸引了本地的汽車經銷商,連外地經銷商也來棗莊車展搶占”市場”。
油改氣 想說愛你不容易
11日上午,作者在西昌路加氣站看到,天然氣價格并沒有因為汽油價格漲價而上調,還是每立方3.8元。在排隊加氣的汽車當中,也有少量的非出租車。
等著加氣的王師傅告訴作者,天然氣幾個月前調過一次價,每立方3.3元漲至每立方3.8元。現在他的捷達出租車每天燒氣就要花約150元,每個月光加氣錢就要花去5000多元,這樣也比加汽油費用節省了一半。
此時,正巧來了一位要加氣的私家車車主。車主何先生告訴作者,他買的是一輛已經改為燃氣的二手捷達車,買這輛車的時候 就是因為能燒氣,每個月可以節省不少開支,但加氣不是很方便,市區內就這一個加氣站,要是下午來,正巧趕上排長龍,就要排上半個小時的隊。
據了解,棗莊市油改氣的私家車很少,主要是改造費用太貴,要5000多元。私車作為上下班之用,每年的行駛里程一般都在兩萬公里以內。以百公里耗油為8升的轎車為例,一百公里節省不到30元。所以,要跑很長時間才能收回這部分改裝的成本。這對于用車頻率低的車主來說,并不劃算。
電動汽車沒身份 看著挺懸
新能源汽車一直是不少準車主的熱門話題。作者從棗莊市多家汽車經銷商了解到,在棗莊市目前還買不到混合動力汽車,保險公司也沒有新能源車上保險的記錄。
12日中午,作者在解放東路看到,一家賣電動汽車商鋪門前人行道上停了幾輛像”QQ”的電動汽車,旁邊圍觀了幾位60多歲的老人,其中一位中年婦女在介紹她的電動汽車,不要掛牌、也不需要駕駛證,直接就可以開等等。該女士向作者介紹道:”充一次電能跑兩三百里,只要1萬8,給老人開最合適不過了。”
作者看了下停在路邊的電動汽車,這車做工極差,到處都是縫隙。作者關了三次門,都沒關緊,方向盤和昌河車的一樣,看上去十分破舊,變速器據介紹只有一個前進擋和后退擋,輪胎也小的可憐。
電動汽車聽上去挺新鮮,路上時不時還能看到一輛,養車費用也低。據了解,如果這車開上路,會帶來諸多安全隱患,如果發生交通意外,涉及到賠償時,對于無證無牌的車輛,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看來市民離開上真正的新能源汽車還很遠。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棗莊晚報
作者:馬高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473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