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國際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大賽是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首次與專業機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合作共同舉辦新能源汽車的專業賽事,開創了大賽與專業化機構深度合作的先河,也是大賽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邁出的新步伐。
作為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創新創業領域的一場盛宴,由卡睿達(北京)科技孵化器主辦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之第二屆國際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大賽已經正式開啟,線上報名系統也已經開通(www.carieda.com),企業和團隊可通過大賽官網了解更多信息。
智充是在2016年舉辦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之首屆國際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大賽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了北京賽區的三等獎和百人會之星獎。
如今電動汽車市場如火如荼,產品層出不窮,為老百姓出行帶來更多工具選擇。同時記者調研發現,也有相當一部分車主高興不起來,為何?主要是使用電動車的配套環境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頻遭用戶吐槽:“電樁使用不方便,按鍵太復雜“,“小區物業不讓裝啊,得跑到幾公里外找電樁去充電!“
然而,智充正努力把車輛充電這件令人煩惱的事情,變成一件充滿快樂的服務體驗,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4日(青年節),公司的誕生,源于這位85后創始人丁銳對充電市場的觀察。彼時,丁銳還在電動汽車領頭羊特斯拉擔任中國家庭充電項目負責人,充電樁服務的一些問題引起了他的注意:
首先是用戶使用便利性,當時很多充電設備并非智能化,用戶交互界面不友好,還要裝各式各樣的運營APP,有的要辦儲值卡,非常繁瑣。
另外一個問題是,充電資源分布不合理,對于廣大車主(比如上班族),真正需要充電樁的,是諸如住宅小區、辦公區寫字樓、商場,這些電動車常駐地帶,存在著資源緊張;而公園、醫院等場所,充電樁使用頻率卻不高,丁銳認為,“這實際造成社會資源浪費“。
充電運營機構并非不想進入住宅小區、寫字樓這些場所,“這里很大一部分阻力來自于物業“,丁銳介紹:“物業不愿為電樁施工而改動線路,另外就是停車位稀缺和電力負荷的障礙。但其實這里還有一個更深層原因,我們沒有考慮到物業的需求和利益。“
丁銳充電樁創業的想法就這么逐漸成熟起來,他拉上了原特斯拉公共充電負責人侯亦飛(聯合創始人),“我希望為更多不同消費層級的用戶帶來充電的價值和快樂”。
既然有了想法,那就付諸實施,但智充科技團隊沒有和一些早期的充電領域創業模式那樣,一上來做“輕飄飄“的APP,智充科技從實打實的硬件出發。丁銳研究了當時的市場各種模式后,他認為:只有把握好硬件終端,作為切入點,打造平臺和載體,才能創造更好的服務。
可能源自于特斯拉的產品文化理念,丁銳對于產品非常重視,投入了大量心血,團隊60%以上為研發人員,先后陸續開發出“X-CHARGE智充”智能交流充電樁、智能直流高速充電樁,以及城市、社區、地產、公共服務空間等充電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獲得數十項行業專利和國際大獎。
在公司現場可以看到,智充所有的產品均為智能化充電樁,可以實時雙向通信,完成對充電業務、充電流程的遠程控制管理。平臺界面簡潔清晰,充電智能預約,狀態查詢,日常維護快捷。
“我們等于把過去車主、運營商操作上比較復雜的功能集成,裝進智能控制核心里,大大加強人性化和使用便利性”智充的工程師表示。
智充產品的另一大特點是普遍“顏值”高,時尚,科技感強。“早期市場上的充電設備,很多像工廠的變電箱,屏幕冰冷呆板,基本沒有擴展能力“,丁銳說:“ 我們高度重視用戶產品使用體驗,用智能化和精細設計來努力提高這一點。“
C2交流系列和C6直流系列以其優異的設計,曾獲得工業設計界的“奧斯卡”——紅點設計大獎“至尊獎”、“紅點獎”。
智充C2系列充電設備:擁有時尚元素、超清可交互屏幕,及自定義信息更改,自鎖型充電槍頭能夠在夜間照明使用
智充C6系列充電設備:是一款針對商場等公共場合的超快速直流充電器
據悉,智充科技新開發的大型設備——“未來”系列無人化管理充電站,已于2016年底在北京悠唐廣場投入商業運行,該充電站充分展現智充綜合研發實力:采用互聯網集群分布式管理智能設備,利于本地化商業空間快速部署。通過云中心,OTA遠程故障報警,排查,自動調節用電電流。“車位眼”配合地面停車雷達,智能判斷車輛停車狀態,待充電完成后,車主會收到智充微信通知,提醒挪車,超時則收取延時費,以提高充電車位的利用效率。也大大節省運營維護成本。是國內唯一獲得CQC認證的充電站產品。
除了充電,智充還要幫助客戶運營,因此智充更多做的是提供一站式充電解決方案。充電本質是一種服務體驗,如何讓別人來主動使用你的硬件及平臺,這是核心問題。
智充科技團隊設計的這套一站式解決方案(可以根據各運營商需求細化運營機制),是基于當前共享經濟模式理念,提供一個開放性的商業平臺,無論是運營單位,或者小區業主,均直接通過微信或支付寶實現充電和繳費,省去了額外裝APP的繁瑣過程。
而且,這也不同于一些運營服務商采取私樁共享或者眾籌共享模式,避免所有權不明和個人管理電樁、收費等問題,智充科技做到了資源真正共用,開放。
這種共享思路努力消除了市場壁壘,車主在家門口就能用樁,而且帶來另外一大好處,就是結合國情,兼顧到物業的營收利益。“今后不光個人,甚至住宅物業公司都可以自己買充電樁去做運營。充電資源最終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丁銳表示。
一個好漢三個幫,丁銳和聯合創始人侯亦飛不是兩個人戰斗,智充的整個運營團隊成員大多來自于施耐德、中電科、百度等各行業一線公司。正是這支年輕、有智慧的創業團隊,在公司成立后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里,在目標軌道上一步步推進著:
2015年11月,智充科技與先鋒金融集團達成金融服務協議;
2016年8月,獲得三星電子及真格基金Pre-A輪投資(這是繼比亞迪之后,三星集團第二個投資的新能源相關企業);
2016年11月,與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龐大汽貿簽訂C系列個人充電樁業務。
目前智充客戶群已拓展至社會生活圈的多個領域,包括電力巨頭、汽車主機廠、商用車場站機構、中間服務運營商、地產物業,以及C端私人用戶等。
根據行業報告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市場仍處于探索期,但2020年之后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充電樁是一個朝陽產業,那么,關于未來,智充科技有何考慮?
“下一步主要還是產品打磨“,丁銳表示:“我們需要從1.0時代向更高階的物聯網邁進,不斷打造成熟的產品,包括營銷模式、大數據。客戶方面,商業地產、住宅是我們近期的重點”。
正所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智充公司團隊從充電樁這個看似枯燥的工業設備市場中,通過人性化產品+服務解決方案雙管齊下,在工業設計、智能設施,商業模式等領域大膽創新,努力消除行業壁壘。2016年,智充科技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之國際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大賽中,獲得了不錯戰績,可謂實至名歸。
來源:企業供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5324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