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黃海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目前已發展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和諧進步的示范區,海陸一體開發和城鄉一體發展的先行區,目前正在打造基于經濟、科技、社會和開放的陸海一體區域及系統創新體系的”藍色經濟區”。5月17日,作者來到了這座世人矚目的”宜居城市”,并造訪了位于經濟開發區的威海鹿洲電動汽車研發有限公司。
電動汽車研發企業的成功典范
早在2000年的時候,鹿洲的前身————山東省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便開始與德國方面共同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究,并掌握了城際(City Car)及以下的中短程純電動汽車(括電機、電控及電池等部分)的核心技術。2007年7月,這支研發隊伍進行了重組和公司化改革,由于正值電動汽車領域的又一次低潮期,在無法得到市政府財政支持的情況下,他們并不氣餒,而是積極地尋求商業化轉變,終于在2008年10月份,憑借試制的第一臺樣車打動了投資人,獲得了澳洲Eagle Motor公司10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
威海鹿洲重新起航后發展速度很快,2009年他們與兩家(目前已曾至四家,包括力帆、長安等)一線整車廠商展開了合作,原先掌握的核心技術優勢得到了充分展示。2010年4月,他們研發的LUJO電動汽車成為中國第一輛通過歐盟EEC M1類乘用車類全面測試(包括安全碰撞測試在內)的產品,這件事當時引起了歐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轟動,路透社、德國新聞周刊都曾對此事進行了報道,這款電動汽車已經投放西班牙市場。不久前,鹿洲與澳大利亞Alpha金融服務公司進行了重組并購,完成了在美國OTC板(美國上市公司名稱為ALPHA LUJO)的計劃。進入2011年,鹿洲的發展速度很快,除了正在研發的多款新車型外,還與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開展了合作,位于澳大利亞悉尼市附近的生產基地即將動工,并已獲得了在澳洲生產、銷售的資格。
輕型電動車 門檻低不代表技術含量低
剛到鹿洲,CEO路建統先生便熱情地邀請作者坐上一輛型號為LUJO LD150100LA的純電動微型車,體驗了一把電動汽車的”風馳電掣”。
坐上車后,令作者驚喜的是這款車外觀雖然樸實,動力性能卻十分強勁,從0加速到90公里僅需10秒左右,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以上,得益于永磁無刷直流電機低速大扭矩的特性,電動車在威海坡高路陡的路況下,仍然動力十足、操控靈活。據介紹,該車采用的是高性能鉛酸電池,夏季一次充電續航里程可達150公里,冬季約為130公里。駕駛電動汽車和開無級變速車幾乎一樣,在加速時輕踩”油門”即可獲得較大推力(電機瞬間放電的能量要大于汽油機),但在制動時需要的距離比傳統燃油車長一些。
這輛以鈴木微車改裝而來的純電動車內部并不簡單,電機電控系統技術均源自于德國,經鹿洲改進后,在穩定性、續航里程等方面都要優于國內多數同類產品。
路石超總經理告訴作者,相對于傳統汽車的兩萬多個零部件來說,電動汽車的核心主要由電機、電池、電控系統組成,零部件較少、構造相對簡單,因此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要低很多”,所以街上也就出現了那么多輕型內飾簡單、外觀粗糙的三輪、四輪電動車。
”但這并不意味著低速電動車沒有技術含量,”路總強調,有些人認為玻璃鋼是塑料(纖維強化塑料),用來做電動汽車外殼不安全,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現在包括日產聆風、雪佛蘭沃藍達Volt這樣有名的新能源車型,它們的保險杠、擋泥板等外飾件使用的都是玻璃鋼材料。這樣不僅提高了汽車造型的美觀與設計的靈活性,加快了汽車從圖紙到成品的生產速度,降低了零部件加工、裝配與維修的費用,而且還可以降低汽車的能耗,是解決世界能源緊張的一個有效途徑。
電動汽車的電池就占了將近一半的車身重量,車身越重、消耗的能量就越大,所以就更需要在減重上面下文章。像山東時風的電動汽車,體積小、重量輕、操控簡單,由于速度受到控制器的限制而降低了車速,也提高了安全系數。
( 編輯/邵陽 )
來源:電動車時代網
作者:蔣偲佳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539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