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3000元的惠民補貼是否會被取消”的議論沸沸揚揚。對此,工信部站出來表示:”從未說過節能汽車補貼要取消,至于資金用完后是否延續,再行討論。”也有人士透露,即使3000元的惠民政策不取消,相關部門也將提高節能汽車補貼門檻。如此種種背后是因為,惠民補貼政策偏離了原先設定的環保節能、推優的目的。
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由于惠民政策惠及面太廣,120億專項補貼資金可能很快就要用完了。中汽研主任趙航認為,”所以節能惠民補貼逐漸失去了推優的目的,而相關部門不可能持續補貼,所以急需調整。”
3000元的惠民補貼是為了促進節能減排,而汽車廠商卻沒少在上面做文章。比如,一款上市新車的定價,如果之前沒有3000元補貼,廠家可能定價是7.98萬元,而因為可以享受3000元補貼,實際定價8.28萬元。在實際銷售中,銷售顧問告訴消費者,享受3000補貼后,車價不到8萬元。不難看出,國家補貼給消費者的3000元,變相進了廠商的腰包。
依據國外的經驗來看,在新能源車推廣初期利用補貼政策的確是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實施的范圍和力度必須好好拿捏才行。遲遲未推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或將加大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力度。趙航認為,混合動力車型并非傳統內燃機與電動車之間的替代品,而是比較現實的實現節能環保的車型,跟電動車一樣享受補貼是理所當然的。不過,補貼政策必須拉開檔次。比如用電超過30%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可以跟純電動車享受同檔次的補貼,而混合動力車型要根據節油性10%、20%、30%分開檔次來補貼。
( 編輯/邵陽 )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565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